APP下载

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2018-08-22杨兵张丹丹崔安宁

智慧健康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乳头状

杨兵,张丹丹,崔安宁

(任丘市人民医院,河北 任丘 06255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全球增长的趋势,尤其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我国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发地区,甲状腺癌的高发人群为城市人群,其发病率占据恶性肿瘤第四位[1-2]。本次研究旨在探究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2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在25~82岁之间,平均(43.52±6.52)岁;病程在2~7年,平均(3.52±1.21)年;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压迫感、声嘶、无痛性肿块等。48例患者均接受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并回顾分析其诊断结果及病例资料。

1.2 方法

对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施行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同时进行B-raf基因检查。超声引导下进行细胞病理检查和B-raf基因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点突变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穿刺诊断结果主要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不典型增生和意义不明的甲状腺良性肿瘤以及可疑甲状腺乳头癌四种情况。主要采取2种分析方法: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他状况,并认定为阴性诊断;确诊甲状腺良性肿及其他状况,并认定为阳性诊断。

1.3 观察指标

分析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穿刺活检结果、B-raf基因诊断情况及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活检结果和基因诊断情况比较

方法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2.63%、34.52%;方法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62%、25.63%。B-raf基因突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0.86%、93.52%,详见表1。

2.2 B-raf基因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B-raf基因与年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侧方区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侵犯、是否为多灶癌无密切联系,详见表2。

表1 穿刺活检结果和基因诊断情况比较(n, %)

表2 B-raf基因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近年来医学界热议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方法尚未统一,导致多种诊治观点存在。为了能实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各医学专家做出了大量努力[3]。随着国家医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进,要求临床诊断达到精准的水平[4]。在这样的医学发展的背景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技术得以发展,该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还能确保日后的治疗效果[5]。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诸多分子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靶点及预后评估中[6]。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来预测疾病发展,并为治疗靶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7]。美国学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施行了基因分析,其研究中主要对BRAF、TERT、TP53等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既有助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一步风险分层,又能促进甲状腺癌临床诊断技术飞速发展[8]。多数文献报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施行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可有效提升对可疑恶性结果的判别准确性,促使临床治疗模式更加合理化、先进化,从而大大增强其日后治疗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B-raf基因与年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侧方区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侵犯、是否为多灶癌无密切联系。此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治疗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采取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对B-raf基因具有较高的判别准确性,可为日后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乳头状
细针穿刺可怕吗?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