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人工泪液凝胶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2018-08-22王新乔
王新乔
(乳山市人民医院眼科,山东 乳山 264500)
0 引言
干眼症(Xerophthalmia)是指泪液的量或质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出现异常改变,使泪膜的稳定性被打破,并伴有眼表组织病变、眼部不适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该症早期即可影响患者的视物能力,此后伴随病情发展,可逐步出现丝状角膜炎、角膜穿孔或溃疡,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1]。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对部分干眼症患者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处理,经证实该疗法可行性较高,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数据来源于我院诊疗的74例干眼症病例,数据搜集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入选患者均在接受系统临床检查后确诊,符合干眼症相关诊断依据[2];已排除过敏体质、伴严重肝功或肾功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等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4例,年龄25~73岁,平均(43.2±6.6)岁;按随机数表法划分患者至两组,Ⅰ、Ⅱ组(37例/组)各项基线数据经统计对比(P>0.05),满足研究对照条件。
1.2 方法
Ⅰ组接受人工泪液凝胶(卡波姆滴眼液)单药治疗,每日使用本品滴眼4次,持续用药20d。Ⅱ组在上述用药下配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4次/d,共治疗20d。
1.3 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不同治疗阶段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S)、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泪液分泌实验(SIT)3项指标。同时以美国眼科研究所研究报告为参照,拟定两组的临床药效:①治愈。无相关临床症状,Schirmer试验超过10mm,且荧光染色为(-);②显效。相关症状明显缓解,Schirmer试验介于5~10mm,且荧光染色为(-);③有效。相关症状有一定好转,Schirmer试验不足5mm,且荧光染色为(+);④无效。未见相关症状变化甚至加重,Schirmer试验不足5mm,且荧光染色为(+)[3]。
1.4 统计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经χ2和t检验,由率(%)和的方式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相比Ⅰ组,Ⅱ组患者在临床药效的提高方面更显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对临床药效的影响(n, %)
2.2 两组用药对不同治疗阶段临床指标的影响
治疗前,两组在FS、BUT等各项指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的FS显著低于Ⅰ组,而BUT、SIT值显著高于Ⅰ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对不同治疗阶段临床指标的影响
表2 两组用药对不同治疗阶段临床指标的影响
观察指标 Ⅰ组(n=37) Ⅱ组(n=37)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FS(分) 1.83±0.28 1.54±0.45 1.81±0.31 0.89±0.18 BUT(s) 5.42±1.43 5.70±1.55 5.51±1.52 10.45±1.73 SIT(mm/5min) 2.23±0.91 4.43±0.97 2.25±0.95 6.97±1.22
3 讨论
干眼症是眼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其病因机制复杂,在临床上常有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眼痛、畏光及视疲劳等症状表现。补充泪液是目前临床治疗干眼症的推荐疗法,但泪液补充疗法不同,对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关研究认为,干眼症是一种炎性眼部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均有参与[4]。梁冬梅等[5]研究报道称,导致干眼症发病与发展的炎症因子多为非感染性免疫相关性因子。局部使用皮质激素抗炎对缓解眼表炎症有显著作用,但副反应较多,且不适宜长期使用[6]。卡波姆滴眼液是一种亲水型凝胶,能够黏附于眼球表层,并模拟生理泪液,及时为眼球补充泪液,具有较好的角膜及结膜上皮保护作用,适用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7]。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于干扰白三烯与前列腺素的合成,由此发挥抑制眼表炎症的作用。多项研究实践显示,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均可用于缓解干眼症的症状及继发症状,并且长期使用安全性高,副反应较少,尤其是两药联用,还可优化治疗效果,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8-10]。本组实验中,Ⅱ组患者经上述两药联合治疗后,总药效提高至91.9%,并且在FS、BUT及SIT等几项指标的评估上均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的Ⅰ组,与上述研究看法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对干眼症患者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凝胶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有显著的药效,并可促进眼部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