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2018-08-22孔敏
孔敏
(江苏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京 211300)
0 引言
血液透析(HD)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式之一,由于其工作和设备的特殊性,在实施HD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疏忽或者操作不当诱发一些安全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此,如何提高血透护理质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护理风险泛指在护理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或者事件,而风险管理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评估、预测并以此制定对应护理措施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2]。基于此,本次研究特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行血透的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实施血透的过程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均为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实施血透的患者53例,参照盲选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②患者精神、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患者依从性差;②合并存在严重精神性疾病;③合并存在表达和语言障碍。其中,观察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7~63岁,平均(50.5±2.7)岁;对照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36~64岁,平均(51.2±2.4)岁,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风险因素分析
1.2.1 护士因素
①护理操作不当:现阶段,大部分的护理人员未能接受系统化的血透知识培训,在血液透析实施过程,很容易因为疏忽或者操作失误造成风险事故,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例如,在操作血透机的时候,对于血流速的调整不及时或者忘记调整,在拔取针头的时候用力过猛造成患者伤口流血等;②工作责任心不强:很多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机械性地完成工作,不用心观察,无法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等,很容易诱发一些护患纠纷;③服务态度差,服务意识缺乏:护理工作繁忙、压力大,护理人员无法有效地对自身情绪进行调控,进而被工作压力影响自身情绪,导致对患者实施护理的时候出现态度恶劣或者言语不当等情况;④慎独精神差,护理过程不规范:在实施血透的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消毒等原则,随意性大,导致患者很容易在血透后出现感染或者其他的不良反应症状。
1.2.2 患者因素
①心理因素:患者在发病初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不相信自己发生疾病、怀疑医师治疗方式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血透治疗,进而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②对疾病缺乏认知:很多患者或者家属对于疾病缺乏一定的认知,甚至不在意治疗的重要性,认为疾病尚未达到严重程度,以至于不接受治疗等。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适时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在患者实施血透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等,以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为:①建立风险预测管理小组:小组人员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和护士组成,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小组人员需要查询相关资料或者根据现阶段临床研究寻找血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将其列举归纳,以便制定详细的护理预防措施[3];②加强护理评估: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良好的治疗场所,在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在询问患者病史的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测量,观察患者内瘘流量是否充足,有无血肿、渗血等情况,检查无误后方可对患者实施血透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血管通路方式等,以便于后续能够为判定风险因素提供依据;③健全工作制度:实施轮班制和责任制、在每次换班交接的时候,必须由当天的责任护士将当天患者情况告知接班护士,并在记录单上署名,以便于护理风险发生后能够准确的找到责任人;④加强培训和考核:小组组长需要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保证小组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相关仪器和设备,必要时可以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小组人员的学习积极性[4];⑤健康宣教: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讲解一些与血透有关的基本知识以及血透重要性,让患者对血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此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⑥心理疏导:在患者实施血透的过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n(%)]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n(%)]
组别 n 护理质量评分(分) 出血 感染 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χ2/t P 24 29 96.27±2.12 81.53±4.31 15.277 0.000 1(4.17)5(17.24)8.935 0.003 0(0)1(3.45)3.511 0.061 1(4.17)6(20.69)12.536 0.000
1.4 观察指标
制定护理质量评分表,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以及患者透析过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包括出血、感染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6.27±2.12)分高于对照组(81.53±4.31)分且不良事件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6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血透护理工作具有操作要求高、危险性大、难度大和工作量大的特点,不仅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6]。现阶段,大部分的护理人员缺乏一定风险管理意识以及血透相关护理知识,导致临床血透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层出不穷。为此,如何改善和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是当前临床护理中最重要的问题[7-8]。
本次研究发现,影响血透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和患者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护士因素和护士自身意识缺乏、操作不当、服务态度不好、工作责任心弱等等有关,而患者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心理变化等[9]。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制定对应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其中,成立专业的护理小组,由小组人员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并制定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深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减少护理失误的发生;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健康宣教,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0]。
综上所述,加强血透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