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2018-08-21姚哲
姚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急诊科是各级医院重要组成科室,急诊科护理质量将对急救效果及医院关系造成直接影响。传统护士管理模式多采用平台式管理模式,此类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护士护理水平与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会导致护士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护理体系的衔接。而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是受循证醫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类新型护士管理理念,综合协调护士资源在治疗、护理、感染、心理及生活等方面综合服务改善护理观念,制定科学的方案提升护理质量,从多方面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率[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层级护理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41~85岁,平均(53.65±8.87)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39~88岁,平均(54.07±8.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责任护理模式,由责任护士分管固定患者6~8例,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宣教及电话回访等。
1.2.2 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1)设置层级。首先将病房内的所有护理人员依据职称、学历、工龄、工作能力进行分层级管理,从低到高分别分为N0、N1、N2、N3几个层级,将所有护士分为3组并要求每组配备4个层次护理人员,在病房的日常护理中实施小组轮班制度[2]。(2)制定流程。工作流程的制定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种、病情以及护理需求[3]。(3)层级管理办法。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不同,其中N0级护士主要以提供基本护理干预;N1级护士则以专科护理为主,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常规检查方法的应用、基本专科护理技术,并负责对记录单的书写与医嘱的执行;N2级护士则主要负责对患者各项监护参数变化的观察以及意义分析,并负责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与医师的配合;N3级护士的职责为日常工作中的查房及对下级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指导与操作、示范;护理人员的带教与科研管理中,护士长负责提升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定期对科内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能力考核[4]。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水平、沟通交流、主动服务意识等方面,每项满分为100分,超过90分评定为满意,统计两组患者满意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应用t进行检验,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应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急诊急救患者来说,由于其起病较急,病情比较严重,且病情进展较快,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对患者实施救治,控制其病情发展,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急诊患者实施救治的过程中,配合以科学合理的急诊护理流程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并不注重于护理人员自身特点,仅根据工作内容及接诊量分配工作,有可能造成专业素质差、低年资护理人员搭班工作,而专业素质强、高年资护理人员搭班工作,因此护理差错率随之上升,不利于为急诊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层级护理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具体级别、层次(职务、职称、业务能力等)提供相应管理方法,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研究表明,分层次护理管理将以往平面管理转变为阶梯式立体管理,可将急诊科护理工作岗位与具体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人员层级有机结合,此举有利于充分调动低年资护士主观能动性,而高年资护士专业优势也将得到充分利用,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放置于相应岗位中从而使其发挥最大作用[5]。另外,利用层级护理管理可使本科室护理人员明确护士职业前景并树立奋斗目标,通过自身努力上升至另一层级有利于提高其职业成就感及认可度,对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其日常护理中工作热情、责任感随之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
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责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应该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萧佩仪,张桂芬,何艳梅,等.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2):132-135.
夏利,XIALi.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9-161.
邓润霞.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65-367.
喻道会.护理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469-469.
梁俊华,李娟.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