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小学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8-08-21王瑞霞

学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综合素质小学

王瑞霞

摘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会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育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它们的综合素养。本文将从小学活动课程开展的方式及其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活动课程;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74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变革,要在教育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活动课程开展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系统知识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实践活动中去,并从中获取实践经验,养成主动动手参与各种活动的良好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与实践能力。因此,小学应该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结合生活实际,编写具有校园特色的教材

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其所拥有的文化氛围也不尽相同。小学应该以校园文化特色为中心,结合日常教学生活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具有本校文化氛围的教材、书籍。在这种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选取能体现校园文化特点的内容作为教材的重点,还要注意教材中章节体系的编排问题,使其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对校园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1]。

(二)转变教师观念,培养活动课程专业人才

小学校园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一方面积极吸收专业化的人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对原有教师进行培训,促使其接受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学研究交流会等活动,让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在会议上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吸取其他教师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三)加强管理,保证实践活动的时间场所

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受到时间、场地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时候都难以实施。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统筹全局、加强管理、合理安排,确保学生可以拥有充足的时间与广阔的场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学生在自己班级内部,经过教师的指导与示范,积极主动地开展实践活动,并互相交流经验,促进素养全面提升;另一种是学校开展统一的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各个班级中的优秀代表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课程,让部分学生得到更好发展机会的同时引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够更努力地投身校园实践活动。

二、活动课程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被动接受,一种是主动发现。传统的教育观中,学生是被动者,接受教师传授的系统性的知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发现者,自觉探索未知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坐在课堂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自身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树立其终身学习的理念[2]。

(二)充分发展个性

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且充满个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使学生能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与认可的机会,促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活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传统知识课堂上得不到解答,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调查、采访、体验等方式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得到知识的反馈,同时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都是新时期人才发展所必备的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促进学生这些能力发展的最佳舞台。

(四)升华情感态度

小学开展的綜合实践活动课程大部分都与日常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以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等问题进行研究、发掘,使学生亲近自然、贴近生活,从中获得在书本上难以获得的对社会、对自然的了解与体会。也正是这种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获得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促使了学生不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而是以更健康、全面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从而推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升华。

三、结论

学生的发展必然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对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社会需要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小学应该在保证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大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克词.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0):17.

[2] 刘志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J].华人时刊(校长),2015(10):40.

[责任编辑 张亚欣]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综合素质小学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