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个新建水站全面开工、全速推进
2018-08-21郑秀亮黄慧诚
郑秀亮 黄慧诚
揭阳市榕城区临江南路人行道上,一栋两层楼高的房子正在加紧施工,这里是榕江北河龙石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工地。现场可以看到,水站一层架空,不影响人行道功能,二楼作为站房,可以全天候监测榕江水质。
“水站选址实在不好选,既要方便指定点位水质监测,又要考虑实际情况能够建设。”揭阳市环保局副局长胡壮国告诉记者,“龙石站通过一层架空解决了‘走路问题,等水站全部搞好后,我们还要进行‘特别美化,增加公众环境教育功能,使之成为榕江河畔一道绿色点缀。”
龙石水站是此次生态环境部上收的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之一,也是广东省按照国家要求新建的70个水站之一。截至4月26日,全省70个新建水站已全部开工建设,加快推进;21个需升级改造的已建水站,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及系统功能更新等工作正稳步推进。
部门配合,
协同推进水站建设
“请省水利厅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建设。”
“请省交通运输厅、广东海事局支持,加快办理。”
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叶贞琴、陈良贤等多位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共同做好全省水站建设工作。
“不少地市反映,部分水站建设涉及通航论证、安全评价、防洪评价等手续,前期工作繁杂,审批周期较长。”为此,省环境保护厅在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的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为水站建设工作争取更多主动权。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海事局、广东省水利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广东省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涉及航道通航有关意见的复函》《关于明确广东省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通航安全评估方式的通知》《关于配合做好全省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水站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审批事项,加快建设进度。广东海事局还组织有关单位对辖区的70个水质监测站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就项目建设对水域通航环境和船舶通航安全影响程度进行了调研摸底。
省市联动,
聚力推进水站建设
为切实加快推进水站建设,全国水质自动站建设推进视频会议后,省环境保护厅随即召开全省视频会议,对全省水站建设提出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3月26日~29日,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李晖带队分三组同步督导广州、珠海、惠州等9个地市水站建设工作,深入了解各地水站建设进度和实际困难。
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为水站建设有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惠州市副市长林洪、清远市副市长彭裕殿等地方领导赴现场调研督办水站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建设难题。
珠海市各区政府(管委会)召集站房选址所在的区直属相关单位、水控集团、供电局等部门,召开水站建设工作协调会,统一推进建设工作。
揭阳市把水站建设纳入地方环保责任考核中,并在全市环保决战决胜年动员大会上,把水站建设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各县(区)环保责任书内容。
湛江市政府将水站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列入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将相关县(市、区)政府列为督办对象,3月份起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并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根据部里最新要求,本周报送进度时,要逐一说明未完工的原因,预计完工时间。”自2月28日起,“广东省国家地表水事权上收工作”微信群建立,目前包括省环境保护厅处长、各地分管局长、监测站长及其他工作人员共254人加入。每天各种于水站建设相关的政策、信息从此第一时间发布,及时了解各地工作进度,随时解答疑难问题,相互沟通学习借鉴,实现国家、省、市工作无缝对接。
想法设法,
落实水站建设资金
资金不足是水站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财力相对薄弱,不少地市征(租)地、“四通一平”、仪器更新等所需资金未纳入年度地方財政预算。
为加快落实水站建设财政资金,省环境保护厅发文给各市政府,要求先行垫支开展征(租)地、“四通一平”等工作,为顺利推进水站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把水站建设列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重点内容,向省财政厅申请专项资金2.6亿元,其中2018年申请国控水质自动站点征(租)地、“四通一平”、航道论证等前期工作经费6875万元。
各地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解决。惠州采用“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安排落实建站资金的垫支,全市先后筹集水站建设资金共785万元。湛江市水站建设任务较重,全省新建站房中固定站房46个(其他为小型或简易),湛江就占了8个,但市级财政优先安排500万元,财力相对较差、水站建设任务较重(新建4个站)的廉江市也先期垫资92万元。
梅州市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梅江区采用实时按实结算方式、大埔县采用单位先行垫付的方式,落实水站建设资金。
“我们是贫困县,经济能力有限。以前县政府财政都是比较‘抠的,但是这次水站建设任务一下来,县里马上就落实了90多万的建设资金,可以说是难得的‘慷慨。”饶平县环保局局长林祥宏告诉记者,水站建设资金由县财政提前垫付。
因地制宜,
着力解决选址难题
征地困难是水站建设中碰到的有一大难题。各地“各显神通”,因地制宜推进水站建设选址、征地以及具体施工等工作。
汕头市外砂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就是建在水利站内部。环保部门监测用房建在水利部门的院内,看似简单,却不容易。汕头市环保监测站站长肖亮笑言,“有赖于市政府统筹协调和支持,我们汕头环保率先实现水利和环保工作的‘打通。”
选址难题在广州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更显突出。从2017年10月开始,为解决各站点具体选址和征地问题,除市里发文要求各地配合外,一个多月时间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9个拟选点位来来回回跑了不下二十趟,与市水务局、番禺水务局、从化水务局、海军部队、白云湖景区、增城石滩镇政府、石滩镇岳埔村村委等众多部门单位进行多轮沟通协调,几经周折最终才全部解决水站选址和征地问题。
“在整个项目前期,东莞市环保局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查勘是否满足建设站房要求,并编制了完整设计图纸。”东莞市环境监测站工程师梁庆炜介绍,为做好水站建设,当地细致规划,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中则采用分段实施,全面把握重要节点,随时进行优化调整。在站房建设过程中,以设计图纸为基础,边施工边优化调整,同步进行各种报建手续及设备安装。
“和村民打交道还真是考验我们这些搞监测工作的门外汉。”在磕磕碰碰后,终于和两个村委会达成租地协议并签定合同,阳江市环境监测站站长黄钢如释重负地说。在征租地期间,监测站多次派员联合区政府、街道、村委会深入一线,面对不同的声音,多方游说,最终按时完成选址工作。
“水站建设专业性较强,部分市县区并未开展过水站建设工作,缺乏水站建设经验,缺乏第三方技术支持。”据省环境保护厅科技监测处处长林文介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省环境保护厅通过组织现场考察或专题培训班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同时注意发现总结好的经验做法,通过部分地市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水站建设工作。
在全省上下各方努力下,广东水站建设进展顺利。截至4月26日,广东省70个需要地方新建水站中,建设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征(租)地、“四通一平”等工作全部完成,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2个完成站房主体建设,10个完成站房装修布局和辅助设施建设,5个完成采水系统建设。21个升级改造的已有水站中,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及系统功能更新经费已全部落实到位,仪器设备已填平补齐的有3个,完成水站系统功能更新的有3个。
下一步,广东将继续加强调度各地水站建设进展情况,对进展缓慢的地市进行现场督办,确保7月底联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