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书福: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

2018-08-21李德喆

中国汽车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李书福私家车甲醇

李德喆

“我们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用户的消费体验能够更好实现,实现新时代下用户对于汽车消费的新追求。因此,我们要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不断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推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递交的两会议案,分别是《发展“液态阳光经济”推进甲醇汽车市场化》、《净化网约车行业发展空间促平台提升内功》,以此推动我国汽车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建议一:推进甲醇汽车市场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甲醇汽车推广李书福一直不遗余力。之前,他在全国两会上多次提出推动甲醇汽车发展的提案,希望尽快出台甲醇汽车的国家标准。此次,他的议案之一仍是关于甲醇汽车发展。

在李书福看来,“液态阳光经济”和甲醇汽车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政策支持不足、技术有待突破、国际竞争激烈、配套设施不成熟等诸多挑战。针对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中央牵头,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李书福建议设立“液态阳光经济”示范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综合资源优势,统筹布局甲醇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聚集。通过体制机制探索和市场化运营,形成示范区内各平台间的紧密联动,建立国际一流的甲醇经济创新创业环境,并与示范区外的特色优势研发资源形成合作,实现甲醇应用示范基地。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或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出任组长,相关部委和示范区领导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可考虑设在中国科学院,大力推进“液态阳光经济”发展。

其次,持续推动技术产业化,瞄准实现甲醇生命周期碳中性。他建议设立甲醇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专门从事从甲醇合成到甲醇广泛应用全链条相关高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占领技术高地、实现甲醇产业持续升级与突破、完成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化。建议整合业内顶尖科技研发力量,并通过资产运营平台推动并实现技术产业化。

再次,掌握甲醇产业链话语权,确立我国主导地位。组建“液态阳光基金”,委托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公司。

第三,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制定相关行业政策与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醇基燃料行业政策,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包括甲醇锅炉国家标准、车用甲醇国家标准等,建立相关技术和产品认证体系,加大标准实施推广力度,同时进一步支持甲醇燃料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

最后,由于甲醇汽车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应尽陕推动甲醇汽车的市场化运行。

建议二:规范网约车的管理与发展

李书福在议案中提出目前网约车市场的三方面问题和建议。

首先,鼓励驾驶员考试形式更灵活。李书福建议,政府应严格要求驾驶员的素质和培训体系,但可以鼓励驾驶员考试形式更灵活,比如在保证考试公平、公正性的前提下,在网约车平台公司各服务所在地设立的服务机构设置考点,方便司机考试。

其次,由保监会牵头,保险公司参与设计针对网约车的创新型运输保险,促进主体参与者主动合规、合法运营。

在他看来,一些网约车司机没有按规定將私家车变更为“营运类”车辆而未取得运营许可,原因有三点:第一,目前大多数的网约车由私家车组成,一旦变更成为营运车辆,私家车报废年限就变成八年,这让很多私家车打退堂鼓。第二,变更成营运车辆后,就必须投保营运车辆相关保险,同时还需要为乘客购买承运人责任险等相关保险,这使得成本大大提高。第三,一辆私家车是家庭重资产,网约车司机不愿意将私家车辆转为营运性质挂靠在网约车平台下,因为司机跟平台只是注册制关系,平台可以随时封号,携重资产加入平台,风险大。

其次,从全国政策层面明确—人、一车、一平台,即一名持有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司机,只能使用一台合格的车在一家持证平台登记注册,开展营运。

再次,由交通运输部牵头,清晰各部门的权责,加强跨部门协作,有法必依、执法严格。让规范平台迅速发展,解决百姓出行安全的问题。为了有效运用数据进行有效监管,李书福建议,将网约车纳入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进行统筹管理。

在今年两会的“代表通道”中,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总而言之,我们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用户的消费体验能够更好实现,实现新时代下用户对于汽车消费的新追求。因此,我们要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不断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推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李书福私家车甲醇
浅谈天然气制甲醇与煤制甲醇的区别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上海车展怎么见不到李书福?
李书福的汽车“野心”究竟有多大
低温甲醇洗装置甲醇消耗高原因与应对措施
我国发展甲醇汽车的四大障碍
李书福
甲醇生产精馏操作技术探讨
我们在变,私家车也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