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值得一读的小说
2018-08-21刘宏
刘宏
若以创作手法划界,小说大致可分为写实、浪漫、象征、魔幻等种种流派,小说《回头》无疑是写实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垦区农场工作生活,见到过许多张广铃笔下的“景中”们,他们各自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携着理想追求,离开校园来到农场。也有少数在都市打拼后受到重创,带着肉体和心灵的伤痕,无奈离开,曲线寻找个人所希望的事业发展目标,他们大多以农场提供的工作环境为平台强壮自己,兵强马壮后,再以新的强者姿态重返都市,以证明自己人生的成功。这些“景中”们原本青春阳光,朴实单纯,但经过社会“洗礼”却变得个个老于世故,精明圆滑,常常令我等老同志汗颜。
有了那时候的经验,再来读《回头》,就有了几分亲近感,似乎再次见到了当年的那些个“他们”。小说《回头》情节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有些简单,人物也不多,不足10人而已,读后却有一种回味缠绕思绪。这回味并不取决于有“三无标识”的主人公从都市窘迫的生活中“鼠标藕荷色的漆早已磨得像条被褪去鳞片的鱼,丑陋不堪地趴在那里”到“坐在宽敞明亮的经理办公室里。宽大的美式凯撒豪庭床和轻巧贴身的拉夫菲尔蚕丝被的温暖”的反差,这只是故事的表层。读小说在很大意义上是读人物的结局命运。小说中的人物、事件与话题,要契合当下,与当下生活同步,使读者能在其中剥去外皮后理解并读懂小说内含的精髓。作者选取了欲望作为叙事的动力与逻辑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出场、矛盾的交织,皆由欲望推动。主人公景中对改变命运的极度渴望,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对爱情的深切向往,在小说的开始就出现了,当然,这是人本能的欲望冲动,但也为小说结尾景中掐死妻子明佳这一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随着故事情节跳跃性铺展与突变,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转变,努力探究当代年轻人在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心理、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不断变化,笔触直接书写人的欲望与现实的境遇,写出了现今社会变革中衍生的无序、无德、无道、无耻和金钱的上浮与人心的下沉。人性在环境的裂变和现实的冲击下变得扭曲复杂,由单纯的表象善转为复杂的隐性恶,究其原因,还是欲望始作俑,人的命运随着潜在的恶而改变。作者的构思谋略颇为高明,有一种反转跳跃方式推进情节进展的能力,并将自己对于社会的思考隐于凡俗事物之中,不露痕迹地实现自己对社会现实批判的目的。同时,从主人公“景中”的悲剧结局中,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現象的讽喻,以及对某些方面缺少人文精神的呼唤。
不难看出,小说结尾处“景小中”的出现,不是作者的闲来之笔,显然是有其寓意的。一个新生儿,是否是一个新的明天,亦或是他消失了的父亲的延续……
毋庸置疑,语言环境是构成小说的重要因素。客观地讲,小说《回头》的语言还不够简练,过于网络化,张力还显不足,过多的解释使文字显得拖沓,如开头部分:“回到现实,只要各路美女小朋友提起那件事,身体立马就会触电似地起反应,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尿急的冲动,随之寻厕所伴着小便而挥之不去的就是那罪魁——每平米万元的房价,巨石一样砸向他脆弱的小心脏。”等,此外,主人公景中对税务局门卫老毛子的称呼变化过多,先后称为“毛子大哥、毛子叔、老家伙、老人家”等,虽然无伤大雅,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快感。
当然,瑕不掩瑜,纵观主人公景中由一个原本积极上进,想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终在腐败的官场的打击和世俗的诱惑下,堕落成为一个杀人犯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读来令人唏嘘。小说《回头》给了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欲望是人性的黑夜,欲望化的社会,是冲突与悲剧的温床。没有理性之光的照耀,人类的生存就没有和谐与幸福。
小说《回头》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