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学者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2018-08-21许倩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印尼发展

许倩

[摘  要]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中国的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强大活力深深震撼着印尼学者。越来越多的印尼学者开始关注中国模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并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探求印尼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印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中图分类号]  D83/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8-0057-0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强大活力调动了中国社会民众的建设热情,让印尼有识之士深刻地感受到,应该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因为倘若不能及时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就会贻误实现现代化的良机。越来越多的印尼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探求印尼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改革的路径。

一、高度赞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取得的伟大成就

印尼学者、官员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尤其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伟大举措,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论著。他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模式”受到世界广泛肯定与认同,对印尼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席、资深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尤素夫·瓦南迪认为,中共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一次重要的政策飞跃,体现了中国领导层对新挑战表现出的巨大勇气,中国的未来将会十分光明。[1]印尼独立记者联盟主席、政治学家纳扎尔·帕特里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性的理论创新。这个理论从中国当时的实际出发,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但同时又不是机械性地照搬。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中国逐渐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2]

印尼学者认为,中国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复兴、国家的进步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紧密相联。印尼教育大学的FifiAnggraeni表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非凡的勇气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SIS)亚洲经济高级顾问马修·古德曼在《转型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一文中肯定了邓小平1978年之后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他认为,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智慧的改革家,他用杰出的政治智慧客观的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势,提出了“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思想,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印尼高等院校中文系协会主席雷美慧表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反对腐败和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敬佩,其经验值得印尼学习。[5]

二、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对印尼自身发展的重大启示作用

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创新的观察与思考,印尼学者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并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对印尼自身发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在于立足自身,独立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印尼学者认为,中國经济和社会改革的经验符合发展中国家现实需要,有效助推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改革新实践,为解决全球包容性发展等重大问题贡献了智慧与资源。印尼民主斗争党外交、国防和安全事务主席、经济学家安德烈斯·巴雷拉曾经指出,中共数十年来成功的执政经验对印尼政党来说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中共带领中国实现发展的成功秘诀。巴雷拉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国人民凝聚在一个共识下,即在发展的同时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自己的政治体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保持经济自主和独立,同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这点让我们感触颇深,因为这些是一个大国走向富强的基础。”[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于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印尼学者认为,关注中国,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意义重大。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印尼学者称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中国奇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Christine Susanna Tjhin表示,自1978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取得极其丰硕的成果。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为中国吸引外资创造了更多机遇。中国领导人引领中国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并且没有模仿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领域的成绩对包括印尼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7]2014年11月,佐科总统在出席印尼银行家晚餐会时表示,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印尼应从中国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国直接投资等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于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1956年,印尼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第一次访问中国,曾经在中国停留长达17天,参观了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访华期间,他同中国领导人探讨了如民主、政治稳定和执政领导权之间的关系等许多有关国家发展的问题。当时的印尼正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艰难选择,新中国的发展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回国途中,苏加诺告诉随行的印尼记者:“在中国,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实践,只有这种民主才能带领人民进入一个新世界,一个真正公正、繁荣的新世界。”[9]印尼学者普遍认为,苏加诺对中国经验的解读以及他自身想法的改变,是1959年后印尼进行民主改革的重要原因。[10]在苏加诺看来,当时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重视人民的力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二是改革干部制度,引导领导干部深入群众。[11]苏加诺总统的经历反映了很多外国政要共同关注的问题。许多外国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获得人民广泛支持的秘诀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在新的时代迅速校准前进方向的敏锐感知度表示钦佩,对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力表示高度认可。站在人民立场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以人民视角捕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向人民承诺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的重大成果,蕴含着“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实践底蕴。对此,印尼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董事长拿督熊德龙博士发文感叹道:“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广大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光辉而伟大的胜利,主要在于这个党心系人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她的最高宗旨,所以有根深蒂固的基础;这个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本国的国情制定切合实际的思想指南,指导人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2]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为印尼惩治腐败树立了榜样。根据国际反腐败非盈利性组织“透明国际”2016年公布的调查数据,在176个国家和地区的廉洁度排行中,印尼仅排行第90名。印尼学者普遍认为,腐败的社会风气主要是在苏哈托32年的军政府统治期间形成的,官商勾结和裙带关系导致了贪污腐败的盛行,对印尼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成为印尼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障碍。尽管几任印尼政府采取制度反腐、社会反腐败以及廉政教育等手段来治理腐败,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反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的反腐败工作之所以成效显著,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决心,有力度,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打击腐败、惩治贪官,反腐的决心始终不减,反腐败行动走上了常态化的道路。规范派驻制度、巡视制度、自上而下倡导“八项规定”、推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不敢腐”的局面,切实让腐败分子无路可走,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展开反腐合作,加入多个国际反腐条约,多名逃亡海外的官员落网。印度尼西亚国会副议长、大印尼行动党副总主席、政治学家法德利·佐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是动真格的、全方位的,不仅重拳打击涉腐基层官员,更严厉查处涉腐高级干部,为世界树立了引领性榜样。佐恩对中国共产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设计印象深刻。此外,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治党的“全面”“从严”。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将被严肃查处。

(五)强烈期待印尼的海洋支点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在2014年10月就任总统时,把“全球海洋支点”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的重要海上邻国,“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国家,印尼越来越多地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Christine Susanna Tjhin评论,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尼发展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有许多相通点。印尼应该抓住机会进一步推动两国海洋战略对接。中国和印尼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而印尼恰恰相反,印尼内需消费强劲,但出口相对薄弱。因此,两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相得益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以印尼

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在执政期间通过系统性、歧视性的排华政策,在印尼造成了对中国现实状况了解的隔膜现象。2004年10月,苏西洛就任印尼总统后,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的联系,对中国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增强。他认为中国是正在腾飞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中国在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经验。

自200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提出与东盟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同时两国领导人宣布两国关系由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11月,佐科总统在出席印尼银行家晚餐会时表示,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印尼应从中国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国直接投资等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印尼经济学家冯慧兰认为,要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对接,必须坚持双赢思维。印尼希望通过中国投资印尼的高铁建设,除了帮助印尼修建铁路外,还可以帮助印尼开办相关专业培训学校,为印尼学生与工人提供机会学习中国铁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经验,为印尼培养铁路修建、管理与运营等多领域的人才,帮助印尼提高自身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冷戰思维的持续效应和某种政治诉求的影响,印尼的精英阶层对中国的信任度并不高,印尼社会乃至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不够。因此,两国在实行战略对接时除了存在机遇,也存在着挑战,如双边贸易失衡与摩擦问题、南海问题及渔业纠纷、蓝领职工问题和伊斯兰教宗教意识形态差异等。

总之,从印尼学者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高度关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实已经对印尼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印尼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经验、两国战略对接等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为双方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先行区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云,等.辉煌成就世界瞩目[EB/OL].2011-06-25.http://roll.sohu.com/20110625/n311611758.shtml.

[2]张慧中.纳扎尔·帕特里亚:中共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令人欣慰[E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7/02/006852696.shtml,2011-07-01.

[3]AnggraeniF.Partai Komunis Cina(Pkc)Di Bawah Rezim Deng Xiaoping Pada1976-1989[D].印尼教育大学图书馆:印尼教育大学,2015.

[4]Matthew P.Goodman.Chinas Economic Policymaking at a Time of Transition[EB/OL].https://www.csis.org/analysis/china%E2%80%99s-economic-policymaking-time-transition.

[5]朱福宁.印尼学者:十九大报告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发出积极信号[EB/OL].http://news.cri.cn/20171019/1b24ca4c-5680-1826-667e-9dba5f643d29.html,2017-10-19.

[6]常思聪,阎秀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给我们巨大启示——访印尼民主斗争党外交、国防和安全事务主席安德烈斯·巴雷拉.[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18da/2012-11/15/content_27125659.htm,2012-11-15.

[7]Christine Susanna Tjhin.Indonesia menyambut baik kebijakan pembukaan China[J].Indonesia Focus.2016(18):63-64.

[8]驻印尼使馆经商处.印尼总统希望参照中国模式发展经济,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基础设施[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4-10-08.

[9][10]Satriono Priyo Utomo.Indonesia.Tiongkokdan Komunisme,1949-1965[J].Indonesian Perspective,2017,2(1):66.

[11]LiuH.Sukarno.Tiongkokdan Pembentukan Indonesia1949-1965[M].1.Jakarta:KomunitasBambu,2004:233-236.

[12]熊德龙.中国的成功之路为各国的发展树立了样板[N].国际日报,2017-10-26(1).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印尼发展
印尼出手
印尼·泗水
印尼·雅加达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区域发展篇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