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代移民初步研究
2018-08-21戚鑫
戚 鑫
深圳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移民城市,历史上也有过多次移民潮。改革开放前,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人口近40万,改革开放40年,户籍人口增至400万,常驻人口超过2000万。深圳古代移民,方志、姓氏族谱以及口碑可稽者:一是宋元时期的广府移民;二是清康熙以来的客家移民,由此构成了深圳原住民中的广府和客家两大民系,客家人约占60%,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深圳市的中、东部地区,广府人主要分布在深圳市西部地区。
本文讨论深圳古代移民中的广府和客家两大民系源流问题,意欲正本清源。古代移民为深圳的早期开发做出了历史贡献,他们在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中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令人敬佩。
一、深圳广府移民
番禺(东吴时置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地,是粤(越)人、广府人、广府文化的首府,是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不衰的古港。位于广州南的越宫署博物馆,陈列着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以来直至明清每一个朝代的文物,而这些文物的主人无疑是粤人和广府人。
越人,又称为百粤、南越、古越族,是中国南方的古老民族。先秦越人的主要文化特征表现在使用双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夔纹、米字纹等几何印纹硬陶器,他们从事稻作农业和渔猎,住“干栏式”房屋,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制造青铜兵器和生产工具,熟水性、善舟楫,有凿齿和断发纹身等习俗。在岭南地区越人的文化遗存多有发现。1
越人的原色是广府人的底色,也就是说广府民系形成的基础或源头是越人。“汉越杂处”是广府民系形成与定型的主要方式。越、汉融合,“秦汉时期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一是赵佗建立的南越国时期,是为第一次大规模“汉越杂处”,越人处于高势态的位置上,表现在赵佗入乡随俗“魋结箕踞见贾”;二是“广信时期”,汉武帝平定南越,将交趾府治北移到了广信——漓江下游桂江与西江交汇处,封开与梧州一带。从西汉至东汉末,广信作为岭南的府治所在地,从元丰五年(前106年)到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在长达375年才回迁番禺。在这长达近4个世纪里,对广府民系的“汉化定型”无疑起到了最重大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广东、广西地域名称缘于此时);三是晋室南渡,东官郡宝安县就是晋室南渡所建立的侨郡县。两晋时期,纷争的民族矛盾和频繁的战乱,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北人南迁的又一次高潮。由于远离政治中心,政局较为稳定,环珠江口地区是迁居避乱的理想之地。2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建立的东官郡、宝安县,就是为了安置中原官吏、士大夫和流民的“侨郡县”。3四是南北朝时期,俚人渠帅冼夫人促进俚人上层社会与汉人融合,现粤西方言多其后;五是唐代张九龄开通大庾岭;六是宋元时期南雄珠玑巷“中转站”的移民。谭元亨教授将南雄珠玑巷中转站的移民称之为“广信隐性移民的继续”,“与‘显性’的中原移民会合到一起,再度大规模南下珠江三角洲。这可算作广府民系的又一次整合过程。”4宝安沙井晋孝子黄舒是北人南迁,就是印证越汉融合成为广府民系史实的历史人物。早在南朝宋怀远《南越志》中就有参里山孝子黄舒的记载,稍后乐史把这段记载收入《太平寰宇记》中,历朝历代的《东莞县志》《新安县志》都把黄舒排在“乡贤”或“孝子”的首位。
“有资料显示:‘黄舒字展公,东晋江夏(今湖北武汉市)人,生卒年不可确考。后随其父自江夏迁居东官郡宝安县。’”清•康熙《新安县志》:“参里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南越志》云:“邑人黄舒有孝行,如曾参,因以名。”经考证,参里山的位置,当在今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中学后山的云林岗山麓。“晋孝子黄舒墓在大田乡猪母冈”,2000年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有不少黄氏单姓古村落,其中有宝安上合、福田上沙、下沙、上梅林、南山北头等村庄,他们以黄舒为祖。始建于明代的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堂号:“敦睦堂”;上沙怀德黄公祠,祠联:“参山衍派,椰树长春”;下沙黄氏公祠,祠联:“泽传参里,声讫程乡”。南山区北头村黄氏于元朝立村,清同治年间所编黄氏族谱记载:宝安人黄舒,“生八子,分居各处,绵绵瓞瓞”。东莞大朗镇松木山的黄氏宗族在族谱里把黄舒称为晋太祖,并且每年都到沙井步涌大田乡猪母冈的黄舒墓祭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村落中的黄氏族人均属广府民系。
民间姓氏族谱中,以历史上同姓显赫人物为荣,牵强附会者有之。但是,黄舒“后随其父自江夏迁居东官郡宝安县”,与历史上“永嘉之乱”,北人南迁的历史事件是吻合的。
20世纪50年代,广州考古发现多座西晋墓,墓砖有铭文:“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5记录了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天灾人祸,大量衣冠士族流徙岭南的记载。东官郡、宝安县,是东晋咸和六年(331年)为安置南迁中原官吏、士族的侨郡县。黄展携子黄舒随流民南迁,徙居深圳尽在情理之中。
黄舒以“……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新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是深圳地区汉、越(广府)文化大融合的重要标志人物。6
深圳部分广府姓氏源流一览表7
黄 江夏堂黄维则堂福建莆田宋高宗时迁南昌。始祖刚公授官海丰,子孙海丰创业。宋南渡时迁东莞旗涌。元至元徙居南头。粤东宝安南头《黄氏族谱》同治甲戌年镌。北头维则堂家祠藏。文 四川成都 南唐时迁徙江西永安元初迁居深圳松岗鹤仔园(凤凰岭下村)深圳松岗布尾、山尾、潭头,福永凤凰岭下、白石下,福田江夏、南头九街,香港新界新田,东莞涌头等。《宝安文氏族谱》文天祥弟文璧知广东惠州府,天祥被执,璧乃携家室十六人潜至东莞三都六图黄松岗鹤仔园荒莆执室。今深圳、香港及东莞文氏已逾万之众。陈曾河南颍水聚星堂雍睦堂拜曾参为祖。山东嘉祥县。福建莆田(宋绍兴年间)唐圣历年间(698—699)赣州-南雄宝昌宋祥兴迁南雄珠玑巷南宋建炎三年(1129)南雄珠玑巷曾仕贵徙居东莞归德场新桥元朝迁归德里(沙井)。于明朝徙居南山村、南头、横岗等地。后裔分居东塘村、龙头村、上寮坊、公明等地陈梦龙娶宋理宗公主(1224-1264年),号称驸马房。反清复明陈文豹、曾任省长陈郁出此房。新桥曾氏大宗祠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潘 河南、江西、闽西汀州(七十二世)宋末南雄(七十七世))元末迁东莞场怀德、邓家蓢潘氏十六世祖颖田:“宋季播迁散岭南,卜居福永近潮涘。择移疍蓢早飞腾,理学贤书犹贡士。江吴山东济阳渤海堂德馨堂福建建瓯江苏常州宋景炎三年(1278)迁惠州、东莞宋太宗年间迁东莞、增城康熙《新安县志》村名为大步涌,江氏建村当在明代。宋孝宗年间(1168年)吴洪渊从增城迁南园。传至今已30余世。江氏人才辈出,乾隆十七年江士元、清末江逢辰中进士。明万历请建新安县乡耆吴祚出此房。郑河南荥阳南雄宝昌府宋熙宁三年(1070)年东莞南山、南头、向南村、塘蓢、留仙洞、大涌、西涌、大新村、常兴村、白沙、庵前、莘堂、田下、西乡、梅林、上步、涌下《郑氏南莆祖五大房族谱》沙井民主,公明将石村等地均有分布。叶 河南南阳善庆堂汉末迁徙江西,宋末迁徙南雄珠玑巷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从增城津溪土岗迁东莞道滘明朝徙居南头墩头村迁徙松岗东方、红星村,公明田寮、唐家,李松蓢等。邓 河南邓州江西吉安,北宋初迁南雄珠玑巷锦田、元蓢。南宋分迁沙井疍家蓢。元朝返迁新界龙跃头等处。后迁东莞竹园、莞城、怀德。南宋末宝安福永唐尾立村。徙居南山白石洲、石岩水田、官田、唐头,福田梅林等地多有分布。邓氏在香港号称“第一大家族”。刘 河南濮阳 宋代迁南雄珠玑巷再迁番禺大蓢村、东莞长表(今凤岗)宋末徙居深圳丹竹头、平湖、梅林、西乡、南头。元代有一支迁居富足山流塘村开基,平湖大围村刘氏立村已有700多年,旅居港澳、海外上万之众。方 福建莆田 南宋末迁徙广东惠来明朝初年迁居东莞厚街河田村明朝末年迁徙南山西丽平山村开基沙井民主村亦有方氏居住。
查现今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的族谱,90%以上的姓氏都记录他们的开基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其中不乏牵强的成分,我们只能理解为文化上的认同,显然大于族源上的意义。
二、深圳客家移民
经田野调查,结合文献,包括方志、族谱等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客家人从闽、粤、赣三角区山区迁徙归善和深、港地区,大致可分三个历史时期:
1、宋末元初。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偏安临安(抗州)宋皇室仓皇南逃,行朝漳、潮——海陆丰——九龙湾——新会,涯门覆灭后,闽粤赣跟随文天祥的勤王义民散居环珠江口地区。宝安区观澜章阁村杨氏族谱记载甚详:“宋末帝昺年间由江西吉安府迁东莞六都章阁(今深圳观澜)”。据萧国健先生考证,宋元期间,自福建迁入者有林、陈、曾、吴、黄、刘六姓;自江西入迁者有文、候、陈、陶、邓、彭、廖、郑等姓氏。
2、明朝时期。明朝亦有部分客家人迁入深、港地区,迁入姓氏中可考者,自福建迁入的胡、张、叶、赵、蔡等姓氏;自江西来者有何、徐、袁、欧阳、黎等姓氏。另有赖、谢、苏三姓的原居地无考。各姓皆经惠、潮、深圳,而抵新界。8
3、清康熙八年(1669年)至鸦片战争前,大批量客家人迁入。即罗香林客家“五次迁移”说中的第四次大迁移。清朝康熙年间因遭“迁海”之灾,深、港犹烈。清康熙《新安县志》记载:“康熙元年(1662年),三年两奉迁拆,(新安县)尚存人丁二千一百七十二”。康熙八年(1669年)复界,允许居民返回故土,可是原居民死丧过半,或部分不愿归里,故回迁者甚少。朝廷为增加沿海地区居民,遂招垦粤、闽、赣的客家人南迁深、港,给予减免赋税和发给牛马种子的优惠政策。清嘉庆《新安县志》记载,从康熙八年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150年间,新安县的人口已增至239112人,村庄增至865条,其中客家村庄345条,本地人与客家人合建村庄208条。
清朝时期,自福建迁入的姓氏有刁、丘、江、李、利、邱、马、翁、郭、傅、温、游、郑、谢、蓝、萧等;自江西迁入的姓氏有朱、温、钟、顾四姓,自湖北(江夏堂)迁入者有罗氏;另有成、俞、凌、冯、邬、杨、翟等姓氏的原居地无考。梅江、东江流域迁入者为数更多。9
所述客家人徙居深港地区,前后分三批而至。但事实上,第一、二批即宋元之间和明代迁入的客家人,他们的自我意识上不认同自己是客家人,因为“迁海前居住香港境内的客人因己长久定居,已不自知其为客,变成反客为主,称‘本地人’,如深圳、香港和东莞文天祥族裔数万之众,大多讲广府话,认同广府人。“迁海”“复界”后迁入的客人,才称为‘客家人’”。罗香林在《一八四二年前之香港及其对外交通》一书中亦指出:“明朝以前迁入的客家人,由于数量较少,且分散居住,故其入居后,必致操本地方言。自康熙以后招垦农民,则多为自广东东、北、韩各江客籍中人成批而至者,以其迁入为成批而至,故能保持其原有客语,而其居地亦有自成村庄。”10
三、广府人、客家人的家国情怀
广府人和客家人秉承“日久他乡即吾乡”的祖训,在徙居地生根开花,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演绎出2000多年以来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包括渔业、盐业、海上交通运输贸易业,以及“海阔疍家强”,1700多年的东官郡、宝安县城建文化和600多年的海防文化等。令人敬佩的是广府人和客家人的“家国情怀”。
(一)抗击葡萄牙殖民侵略
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者打着通商的旗号率领船队在“屯门岛”和“南头径”(香港青山和南头后海湾及内伶仃岛)一带安营扎寨,并不时派出舰队侵扰南头。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 年)和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广东按察司副使兼巡视海道的汪鋐率领深圳、香港和东莞军民与葡萄牙舰队在屯门海澳(今深圳湾)及西草湾(香港新界荃湾,或在新会)激战,葡萄牙舰队在损失了两艘战船后狼狈逃窜。中、葡屯门海战,成为中国人民抵御外国殖民侵略的开端。
(二)中英九龙海战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1839年 9 月4 日,英国炮舰在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Charles Elliot)率领三艘军用舰船在九龙山海面,以要求接济食物、食水为名滋事,突然向大鹏水师营参将赖恩爵带领的三艘水师船开火突袭,赖恩爵命令水师船和炮台火炮还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双方均有伤亡,一艘英船沉没,接连发生了穿鼻之战、官涌之战,英军告败。九龙海战是中英鸦片战争的前哨战,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11
大鹏营参将赖恩爵得到道光皇帝的嘉奖,赏戴花翎,提任虎门(广东)水师提督。鹏城赖氏在清乾隆年间由东江紫金(客家)迁入,历代行伍,嘉庆、道光年间军功显赫,出现“三代五将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2000多人乘各种兵船共40艘从香港向南头城进发,炮轰南头城后蜂拥登岸,新安县县令王寿仁率领官兵、乡勇奋勇迎敌。英军将西城门攻陷入城,城内民房、衙署、火药局等被炮火轰烧。王寿仁闻讯召集兵勇折回城内与英军巷战,战斗十分惨烈,双方伤亡惨重,终将英军击退。在南头保卫战中,南头、西乡村民不分男女齐参战,表现非常英勇。
中英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先后割占香港岛、九龙半岛南端和强租新界。深港人民不甘屈辱,白石洲、沙河村民用渔艇装载柴草火药袭击英船。元朗、沙头角村民抵抗英国接管新界,火烧警棚,在大埔、林村和上村与英军开战。英军占领深圳半年后,终被深圳军民赶过深圳河。
港英辅政司洛克慨叹地说:抵抗者“要是有近代武器,我们的军队恐怕就更为难了。即便如此,他们用原始武器开火的那股劲头,也显出他们浑身是胆。”12
(三)营救中国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
1941 年12 月25 日,香港沦陷,日军大肆搜捕滞留在港九的中国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这些知名人士主要是1941 年“皖南事变”后陆续从桂林、重庆撤退至香港,继续进行抗日民主活动。党中央指示抗日游击队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营救他们。以客家人和广府人为主体的港九大队深入敌后,从1942年1月至6月底历时半年,将邹韬奋、矛盾、何香凝、柳亚子等800多名文化人士、民主人士和100多名盟军,安全护送到抗日根据地。曾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茅盾先生将其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13
四、结语
深圳地区是广府人与客家人杂居地,广府人先至,尽占膏腴之地,客家人后至,多在丘陵山间劳作生息。在封建时代,无论“土、客”抑或宗族姓氏,争土地、山林、水源或风水宝地引发磨擦是常态,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历史上深圳龙岗虽有这方面的个案,但未构成大规模的械斗。尽管如此,广府人、客家人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从500多年前抗击西方殖民侵略者的屯门海战,到150多年前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到8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每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总是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维护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现在,历史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深圳2000多万新老移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前行。
注释:
1 戚鑫主编.南山博物馆藏古越族青铜兵器研究[M].文物出版社,2017:006.
2 谌小灵主编.东莞古代史[M].广东人出版社,2016:65-67.
3 张一兵.深圳古代简史[M].文物出版社,1997:p75-76.
4 谭元亨.广府寻根——中国最大的一个移民族群探奥[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42.
5 麦英豪.广州西郊发现古墓六座[M].文物参考资料,1995,(01):224-225.
6 张一兵.古代深圳简史[M].文物出版社,1997:69.
7 杨耀林、黄崇岳.南越客家围[M].文物出版社,2001:35-37.
8、9、10 萧国健.清初迁海前的香港之社会变迁[M].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86:206.
11 利科斯.洋烟泥[M].1946年英文版:252.转引自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2 杨耀林.深圳近代简史[M].文物出版社,1997:75.13 王国荣.大营救[M].花城出版社,201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