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皮肤病相关古籍查找情况及其特点

2018-08-21何梓阳莫冬冬陈信生李红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医籍医家皮肤病

何梓阳 莫冬冬 陈信生 李红毅

(广东省中医院 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岭南以五岭为要,地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了岭南医学的独特特点[1]。岭南医家对地域性疾病已有深入了解,历代医家对瘴病、脚气病、暑疟、痢证及蛊证等均以展开深入研究,并著有论著[2]。但是纵观岭南医学的医家和古籍,尚未发现有专门治疗皮肤病和皮肤疾病的医家。然而皮肤病是岭南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上均具有岭南特色,故对岭南医学中皮肤病相关内容的发掘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 岭南皮肤病相关古籍收集情况

回顾目前对岭南医家及医籍的研究,岭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医家医籍记录[3]。岭南文库系列丛书的《岭南医集考》是目前记录岭南地区医著相对齐全的参考书[4]。故根据《岭南医集考》为医著目录参考,现有岭南医家遗留的古籍,从中查询出有关皮肤病的记载,梳理出目前岭南医籍中皮肤病相关内容,挖掘其中内容特点。

《岭南医集考》中一共收录了1949年以前577本岭南医著,经过整理后,总结出清代及清代以前现存医书共171本。本研究则根据这171本岭南古籍为目录,各大图书馆进行古籍搜索。把古籍中有关皮肤病的内容储存记录。经过查找后,共翻阅130本岭南医家古籍,有皮肤病记载并且已经记录资料的古籍52本,见表1。

2 岭南皮肤病相关古籍特点

古籍分布和发展特点:岭南地区的医家医著在清代以前十分罕见。宋金元明时期以前,并没有自己的医家医著,仅仅只是有几位客籍的医家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寥寥数本医著,且大部分医著已经遗失。在本研究中,能够翻阅到的清代以前的岭南医著为数不多,相对清代时期所能发掘的医籍,数量明显偏少。可见,此时并未真正形成岭南医学流派的特点,此时的岭南医学仍未形成,明显滞后于中原地区的医学发展。清代开始,岭南医家及医著明显增多,医家论述的疾病内容也逐渐丰富。在医家论述的内容当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原地区医学发展的理论痕迹,但也同时融入了岭南地域的特点,如医著中论述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用药等,都已经具有明显的岭南地域和文化痕迹。可见清代开始,已经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特色的岭南医学文化。在皮肤病方面,岭南医家中没有专门的皮肤科医家,经过搜索,也未见一本皮肤科的专著,仅有散在的关于皮肤疾病的描述。关于皮肤病内容的记载,与岭南医学整体的发展也类似。宋金元明之前,仅有寥寥书本数里记载了部分与皮肤相关的条文,更谈不及皮肤病内容成章成册。清代开始,岭南医家及论著开始增多,对于皮肤病内容的记录也逐渐增多,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治疗皮肤病的理法方药等特点。此时,岭南医家治疗皮肤病也逐渐拥有了地域特点。

表1 本研究中有记录皮肤病相关内容的古籍

3 古籍内容的特点

3.1 古籍内容的务实性:纵观岭南医籍中记载的皮肤病相关内容,与传统的中医书籍对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务实性。岭南医籍中记载的皮肤病相关内容均相当简洁,理论性、系统性的论述较少见,大部分都是医方,《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就充分体现了岭南医家的务实性,如书中条文记载“刘涓子,疗痈疽发坏,出脓血、生肉,黄芪膏。黄芪,芍药,大黄,当归,芎?,独活,白芷,薤白各一两。生地黄三两,九物切,猪膏二升半,煎三上,三下,膏成。绞去滓,敷充疮中,摩左右,日三。”,“阴痒汁出。嚼生大豆黄,涂之,亦疗尿灰疮。”;《验方新编》中记载“治痈疽发背,疔毒诸疮,大头瘟肿,跌仆损伤,湿痰流毒,火丹漆疮,风热天泡,干湿香港脚,妇女乳痈,小儿丹毒、一切肌肤肿赤顽恶热疮。大黄、黄柏、白芷、姜黄各一两,南星、苍术、浓朴、陈皮、甘草各四钱,天花粉二两,共切碎,研极细末,收贮谨封,随症加引调敷。”。岭南医著中大部分皮肤病内容都以这种形式记载,并无大段冗长理论论述,简洁、务实,临床适用性强。

3.2 内外结合,外治作为主治疗皮肤病:岭南古籍中记载皮肤病的治疗大部分以外治为主,但是凡所需者,必内外结合。《肘后备急方》就不乏内服方剂,如“发背上初欲疹便服此大黄汤”明确记载了背上欲发疹的汤剂内服方。晋朝时期治疗皮肤病已经有内外合治的思维。又如在《经验良方》中记载了一疮科极效方“不论阴阳恶毒大疮均合。金银花、生黄芪、甘草,疮在上部加川芎,在下部加牛七,在手指加桂枝,中部加桔梗,净水煎服,将渣再煎,水洗患处,连服两三剂,痊愈。”内外结合治疗皮肤病。

3.3 岭南特色药材使用:葛洪在岭南地区生活多年,《肘后备急方》是其在岭南所作,内容具有岭南特色。尤其是在用药方面,许多地方记载了岭南独特的草药种类。书中对沙虱病的记载:“比见岭南人,初有此者,即以茅叶茗茗,刮去。及小伤皮则为佳,仍数涂苦苣菜汁,佳。”茅叶就是岭南地域特色药材。

本草类医著则记录了大量的岭南地区特色本草。清代以前的本草医籍大多借鉴中原的本草类书籍作为参考,何克谏先生的《生草药性备要》记录了不少岭南特色药材。其中收载了《本草纲目》未记载的药物300余种,书中就250多种疾病搜集了丰富的民间疗法,外治法,专科用药及极具岭南特色的食疗。

3 讨 论

岭南医学的形成是中医学理论“三因制宜”的体现,在中医学领域,虽然古代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皮肤病学科,但是古代中医医家对皮肤病的思考和治疗同样深刻。岭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皮肤病也是岭南地区的常见、高发疾病,故岭南医家也对岭南地区皮肤病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挖掘岭南医学当中对皮肤病的认识和治疗由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岭南地区古代古籍进行梳理和查找,整理出目前岭南医籍对皮肤病记录的内容,并对古籍的分布、发展以及古籍内容特点进行总结。岭南医学中对皮肤病的记录相对较少,但从宋金元明前的寥寥数本,到清代的明显增多,岭南医家对皮肤病的认识也伴随着岭南医学的发展逐渐增多和成熟。从内容上分析,岭南医籍皮肤病相关内容的记载具有务实性,大部分以疾病表现和后续的治疗作为记录模式,简洁实用,也体现了中医学务实的特点。对皮肤病的治疗虽然以外治为主,但凡所需者,必当内外结合,体现了岭南医家对皮肤病的认识具有整体性,认识到内外因素均是导致皮肤病发生的原因,治疗上也是内外结合。岭南医家治疗皮肤病也大量使用了岭南地区特色药材,因地制宜,因病制宜的中医思想也贯穿其中。

岭南医学对皮肤病的认识和治疗需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例如岭南医家治疗皮肤病的核心病机、学术思想、传承脉络,以及岭南特色药物对皮肤病的治疗等,均需要进一步挖掘。

猜你喜欢

医籍医家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大云书库旧藏医籍考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论湖湘医籍及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