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矿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2018-08-20刘建刚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 要: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新人才至关重要。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行业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的构思。

关键词:采矿专业;实践教学;教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4.19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开发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西部地區作为我国能源富集区,尤其煤炭,储量甚为丰富,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由于开采历史悠久,资源逐渐枯竭,能源的重心随着时间的发展必定会向西部发展,这也为西部地区新建高校设置采矿工程专业提供绝好机会。六盘水享有“西南煤海”之称,是我国煤炭开发的重要基地,自然迫切需求采矿人才,尤其希望地方高校可以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的优秀采矿人才,六盘水师范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就是为服务地方,培育高层次应用型采矿人才而建立的。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学科建立时间较短,与国内重点大学采矿专业学科差距很大。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对于强化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采矿专业为例探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矿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目的是促进采矿学科迅速发展并减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老牌重点高校的差距,同时取得比同类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更先进的经验优势,最终促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迅猛发展。

1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014年3月,教育部高校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约有一半高校改革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院校的定位不同,自然教学方法与传统院校亦存在区别,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地位大大提高。

采矿专业,从学科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目前传统院校培育的采矿毕业生短期内难胜任矿企现场工作,需要一段培养周期,主要原因在于实践不够,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应用型高校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对于采矿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内实验、户外实践实习和课程设计三大类,课内实验由于是来源与课程本身,因而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加深对于本课程相关理论理解;户外实践实习主要包括地质类实习及采矿类的生产、认识、毕业实习,户外实习可以帮学生正确的认识专业,增强学生对生产现场的认识,促使学生学会将现场的困难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它最终以一种设计性或者方案计划呈现,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

2 转型发展时期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为例总结采矿工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2.1 实践资源限制

贵州地区多山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褶皱、断层控煤构造十分发育,同时贵州地区煤层普遍属于高瓦斯矿井,以六盘水矿区为例,就厚度而言六盘水矿区煤田煤层最厚,采矿业也最发达。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六盘水市,采矿专业学生周边实习资源理应十分丰富,但通过近几年实践表明,周边煤矿企业对于采矿学生实习并不积极,一方面是因为六盘水地区标准化矿山企业较少,小煤矿众多,限制了采矿专业学生实习的选择;另一方面可供实习的矿井普遍属于高瓦斯矿井,具有突出的危险性,出于安全的考虑,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进一步加剧实践资源的短缺。

2.2 师资结构的限制

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现场的经验十分重要,本专业现有师资虽然能够满足实习要求,但是近年来引进年轻专业教师普遍理论知识丰富,野外工作经验缺乏,同时对实习矿井生产经营状况及地质结构不了解,带队实习过程中应对现场突发状况有所欠缺。

2.3 实习经费限制

目前学院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而人均实习经费较少,难以支持学生走出贵州到陕西或内蒙等有特大型且做到标准化生产的矿井实习,造成学生视野拓宽难。很难接触到如无人采煤智能工作面、超大采高等采煤新技术。

3 关于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的构思

针对本校应用型采矿专业实习教学可以从虚拟实践等角度考虑,针对实践资源限制,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周边省市实践基地;另外一方面从大数据、虚拟技术考虑,开发虚拟实习基地,该虚拟基地通过数字技术将国内代表性矿企和采煤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展示,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现有的最新采煤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经费问题,还可拓展学生实践经验。

4 结束语

在新工科及应用性专业建设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德宇.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1):17-19.

[2]张文治,任淑淳.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4(01):88-92.

[3]曹树刚.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02):123-126.

作者简介:刘建刚(1988-),男,山东昌乐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