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8-08-20王艳华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从而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其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发挥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信息技术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 信息技术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认知科学世界时,需要认知者丰富抽象的理性智慧。化学为学生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术语,对初涉化学的学生来说,它们是陌生的、难于理解的,很难将这些知识转变成对身边生活世界的日常观点,形成科学理解。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对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更好地利用化学知识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的教学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等诸多优点,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强大的功能。投影、幻灯片、小视频、音频等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从抽象的概念升华为感性的认识奠定基础。

(二) 信息技术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助于教学信息的优化传递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和升值的时代,科技发展得日新月异,信息多元化、数字化层出不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和驾驭社会变革的能力和意识。信息技术教学为这种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模拟一些真实的难以做到的场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信息化技术整合到化学教学中,这样的課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是微观物质世界里的动态过程,生活在宏观世界里的学生难想象、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投影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化微观为宏观,易于学生理解。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如危险性高、毒性太大、误操作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等实验,把实验过程制造成课件或者动画模拟,也能够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这样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信息技术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习化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服务社会。在以往的教材中,物质的用途——物质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常采用阅读书本的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所能传递的信息极其有限,并且不够生动,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作用。然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课件可提供大量有关环保、国情、安全等方面的素材,如“空气质量日报”“氧气的用途”“空气污染及其危害”“水的污染及其危害”“污水的处理”等,通过播放视频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有利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 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时出现的问题

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教学实际,把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讲清楚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能顺利解决即可。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讲解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可能效果不佳,相反,采用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会更利于学生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在使用时,学生容易关注有趣的画面,而忽视教师的讲解,所以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适时提示学生重点内容,尽量少使用PPT,增加一些板书内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多种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它的可参与性和成就感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具备的。因此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起辅助作用,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更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比如,在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可以一边演示实验给学生看一边讲解,给学生直接的视觉体验,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而直接播放视频课件的效果不够好。

三、 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多媒体技术在给中学化学教学带来很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 恰当地进行多媒体教学

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使课堂缺少互动,造成启而不发的沉闷的课堂氛围。很多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信息量大,只顾着播放课件,为学生提供资料信息,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课堂上没有提问和回答,缺乏对问题解决过程的交流途径。另外,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不能与传统教学方法互补时会冲淡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使得教育学不能和谐促进,从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 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从精神上亢奋起来,就能够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能积极思考,敢于回答。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导入新课,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他们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多媒体应与其他教学手段合理地结合起来将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为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初中化学教学前景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云芳.现代教育技术.2004(5).

[4] 朱敬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弊端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8:257.

[5] 钟绍春,姜雁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和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51-53.

作者简介:王艳华,中学二级,辽宁省大连市,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明阳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