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本“史料素材”的科学学科探究之真教学

2018-08-20吕国海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

摘 要:探究求真,是我们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探究性学习经常出现浮于表面,注重形式和结果,疏于过程与方法,学生的思维没有很好参与,探究真实性不高,对科学史的学习流于说教等现实问题,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采取:走进科学历史的场景——拉回认知原点,体现情景之“真”;重现科学发现的历程——走近古代先哲,体验过程之“真”;领悟科学发现的逻辑——及时探究困惑,追求思维之“真”;关注科学发展的价值——深入交流评价,凸显观念之“真”等四大策略,研究科学史与科学探究有机结合的方法,让初中科学课堂的探究教学更具真实性,趣味性,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教材科学史;探究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受到各位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但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发现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出现学生已知结论的探究。这种探究实际上只是改装成探究形式的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甚至让学生认为,科学结论或规律的发现是唾手可得的,科学的进步是一帆风顺的。这样的探究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为探究而探究,容易背离科学本质。

课本内的科学史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科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科学的实事和研究的方法,其间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学科的知识,更体现了科学家的一种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从来就是缓慢而艰难地进行的。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反映了人类创造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科学史带学生进入当时的科学情境,进入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下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科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且关注科学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 走进科学历史的场景——拉回认知原点,体现情景之“真”

对于初中阶段很多概念或规律,学生都有初步的认识,甚至有些有准确的认识。若把这些问题简单地进行重复探究,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甚至对科学精神的培养有负面作用。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就是伪探究。所以,如何利用教材中的科学史,才能提高探究的真实性,体现探究的有效性。我认为,首先把学生的认知、思维拉回到原点,走进历史情景,享受探究的真实。

例如“地球的形状”认识,实际上就是一段科学史话。由于人们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是平展的,因此“天圆地方”的说法更符合人们的认识,而地球形状这一空间概念对古代的人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对于学生恰好相反,他们认为地球是圆的是天经地义的,天圆地方那是神话,甚至是笑话。

在这样的认知水平下,完成教材给定的活动,是没有探究意味的。究其原因,一是所举例子大部分是学生已知的,简单地举例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是低效的。二是所举的现象从头至尾都是孤立的,没有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模型建立的动态过程缺少认识。三是学生立足于地球是球形的认识来寻求证据,学生无法和历史人物“对话”,没有情感共鸣。

所以,课堂上把学生“穿越”到历史,在不同认知水平的时代背景下,体验探索科学的过程,体会地球建模的逐渐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是渐进的,认识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学习过程中辩证地认识每一个“证据”的意义,理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而体验建模的方法和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首先解决的提问:

1 古代人们为什么会去描述地球形状?

(人类自古就有探索自然的欲望,他们的描述是一种原始的模型,用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 古人会认为他们对地球的描述是神话吗?

(古人对地球的描述并不是神话,而是对长期自然现象观察后的一种总结。他们以为,甚至坚信地球就是这样的。只有当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出现了困惑时,就会对已有的建模产生怀疑。)

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由于观测工具和科技条件的限制,建立的模型往往是片面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地球形状模型的建立越发得完善。让学生走近古人的认识,从原点出发开始探究。

接着完成“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模拟实验(器材自找)

在交流现象和结论中我们发现学生回答大多是地球是球体。而这个结论一是混淆了模拟实验与实物探究的关系;二是夸大了实验结论,老师应予以斧正。引导方法很简单,就是看看有没有其他同学不用球体做实验的,例如用手臂、文具盒、茶杯等等。(夸大实验结论是学生常犯的错误。该实验结论得不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航行中看到桅杆高度变化,可以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这一模型的证据,但不是充分证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列举反例提出质疑。例如地球是柱形、拱形、半球形、环形。

只要这一环节讨论透彻,学生会渐渐清晰,自己认为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都是局部的、微观现象,相应的是局部的、微观的结论。但即便是局部的结论,只要大胆想象,建立地球是球形的模型就进了一大步。

在此基础上,讨论:

1 “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和“麦哲伦环球航行”对地球是球形的模型建立更有说服力。为什么?

(后者更具说服力,因为月食时,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只能证明某个侧面是弧形。而后者的航行路线长,观察范围更大,通過亲身经历的事实更真实。)

2 你还能列举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验证方法吗?这些现象足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吗?

(比如,海面上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登高望远;这些现象都只能证明观测处所处的形状为球形,可以作为证据,但不能充分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 你能举出能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直接证据吗?

(直接很少,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就是太空中连续拍摄到的地球录像。)

4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可以感悟到,科学模型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的科技条件会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某一事物模型的建立是从片面到完整,局部到整体的。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总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本堂课首先解决了学生既定的认识——地球是圆的,回到思维的原点。从建模的角度认识天圆地方的原因,而后分析每个地球是圆的证据局部特点,最后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究意味,体会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粗浅到深入,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充分认识科学的本质。

二、 重现科学发现的历程——走近古代先哲,体验过程之“真”

科学的发展往往从经验出发,通过大量的观察,归纳出结论。但自然观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对一些未知的因素缺乏认识,这些因素带来的干扰就被忽略。这样获得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这就是错误前概念形成的原因之一。当我们把古代先哲的错误理论展示给学生时,恰恰与学生的认识是一致的,会产生情感共鸣。此时,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否定了自己的认识,会产生强烈的思维冲突,在“破而后立”的过程中提高元认知水平。

例如,在大气压教学中,采取如下程序:

介绍史实1:2300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害怕真空”。

实验展示1:活塞式抽水管。用带活塞的玻璃管吸水,让学生注意观察水位的变化。同时用亚里士多德理论对“抽水”进行解释:活塞向上抽动时会留下一段空隙,这就是真空。而自然界是不允许真空出现的,所以必须马上被水填满,于是水就上升了。

思考1:如果这支玻璃管足够长,当活塞一直往上提,结果会怎样呢?按照上述理论,水能否一直往上升?

设计意图 大气压强的知识源于人们对“真空”的研究。所以,本节课设计以“真空”问题为教学起点,并重点讨论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真空吸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为下面的矛盾冲突打下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从学习目标到亚里士多德理论,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来佐证亚氏理论,而后又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呈现史实2:1640年,在古老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人们造了一台抽水机,准备把深矿坑里的水抽走。抽水机建成后,人们大失所望,因为他们发现,水被抽到离矿井中水面约10米时,无论活塞向上提多高,水面都不再上升了。技师们千方百计改进抽水机,以保证活塞不漏气,但结果依旧如此。由于水面上方“顽强”地存在着一段真空,使得“自然界害怕真空”的说法不攻自破,“真空吸力”在这个现象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伽利略听到这件事时也非常奇怪,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也没有能给予合理解释。在去世之前,他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的学生——托里拆利。

设计意图 通过进一步的史料呈现,两段史料,一对矛盾,让学生注意到“真空吸力”观点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催生学生新的思考。这样体现“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浓缩的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的哲学思想,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前进,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实验展示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并同时阐释托里拆利在实验中控制了大气这一变量。即容器内部不与大气相通,只在容器外承受大气,也为我们设计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提供了思路。

思考2 我们现在利用这一思路,能否利用玻璃杯、硬纸片和水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展示4:覆杯实验,并展示倾斜杯子向各个方向。

思考3 杯子向各个方向时纸片均不下落,说明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生活现象也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有培养学生不要迷信科学家的意识的意图。且让学生知道猜想是需要实验来验证的,即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教师的阐述则旨在让学生获得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让学生对科学的研究有所感悟:科学家原来也不是神秘到遥不可及,他们也是靠不断努力才取得最后成功的。

学生活动:利用提供器材,继续寻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方法,加深对大气压的理解。

学生对大气压认识很浅,对大气压产生現象存在许多错误认识。上述设计能创造性地将科学史有机地融合到《大气的压强》的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将科学史作为创设情景的背景材料。通过“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可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存疑——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大小”的线索层层推进,解决错误前概念的负面影响。这使得学生的探究从问题的起点出发,理论推理和实验探究并行。这样的探究过程,思维上有连贯性,过程中有完整性,让学生动脑和动手,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提高科学探究的真实性。

三、 领悟科学发现的逻辑——及时探究困惑,追求思维之“真”

学生遇到困惑时,对存在的疑问进行探究,就会增加探究内驱力。这样的探究更近似科学发现的过程。而科学史恰好可以提供这样的素材。老师及时补充各种史料信息,让学生不再局限于狭小的认识空间。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

图一

呈现史实:在介绍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森“西瓜”模型后,介绍卢瑟福行星结构模型:1908年,卢瑟福弄清楚了α射线就是氦原子核。为了能够间接地“看到”原子内部的结构情况,卢瑟福采用了高速飞行的α粒子来轰击它们(图一)。根据α粒子飞行路径的改变,便可算出靶原子的构造概况。结果看到极少α粒子被金属箔弹回来,部分α粒子偏离方向,多数α粒子延直线运动!(为了防止空气分子的干扰,该实验在真空中进行)。老师介绍到此为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提问: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建立怎样的原子结构模型?

学生甲:用实心球模型可以解释。原子像一个坚硬的实心球,当α粒子正面碰撞时就被反弹回来,而倾斜相碰的则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老师:听起来非常有理,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学生乙:如何解释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运动?

学生甲:原子之间有间隙,α粒子是从原子间隙中穿过,当然沿直线运动。(得意)

(全沉没,思考)

学生丙:α粒子被弹回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弹回来的α粒子比例较高,则以上模型有一定的价值;但如果比例很低,那么,可能性就很小了。

(面对成串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一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显得格外专注,希望尽快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

老师:被反弹的α粒子的具体数据我也不太清楚,我估计不会超过亿分之一吧。如果按老师给的数据,大家讨论并计算一下,原子直径与间隙之间的比例是否符合你的想象?

学生甲:(计算后回答)我们算出原子之间的空隙大于原子直径的10000倍。凭感觉好像是不可能的。

学生乙:凭感觉我也认为不可能的。但是没有理论能说明一定不成立。

老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也有较缜密的推理。大家能否从另外角度去思考呢?

学生:汤姆生已经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如果甲反对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如何解释电子的存在?

电子是怎样分布在原子中的?

老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请同学们都来思考讨论。

学生甲: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如果把原子看作是早餐吃的麻球,那么电子就好像是粘在麻球上的芝麻——这就是我的“麻球模型”。

老师:这个模型听起来很诱人,又好吃、又形象。比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强多了!

学生:(大笑)

老师:同学们都同意“麻球模型”么?

(安静、思考……)

给学生足够想象空间,同学们不知道问题的结论,实验信息的加工处理任务就落在自己的肩上。讨论时,不断解决问题,又时刻产生新的疑问,在疑问中寻找突破口,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虽然,课堂气氛时而有些嘈杂,时而有些沉闷,但嘈杂中充满了探讨,沉闷中不乏思考。學生始终处在活跃的思维之中,所有讨论都围绕着实验现象展开,而不是跟着课本人云亦云。

四、 关注科学发展的价值——深入交流评价,凸显观念之“真”

交流评价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平时教材的有关探究中,大多实验比较理想,结论比较容易得出。导致交流评价环节缺乏深度体验。科学史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体验科学发展规律的同时,给我们深度学习探究的机会。

在科学第五册《几种重要的盐》中,有介绍制碱专家侯德榜的内容。侯德榜出身贫寒其研制生产的“红三角碱”荣获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对现在的学生而言,金质奖章并不意味什么。现在从媒体中看到的“金质奖章”铺天盖地,对学生心灵不能产生强烈的冲击。科学史的教育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于是,教学中补充相关史话:

1 法国科学院悬赏10万法郎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

2 索尔维制碱法原理: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NaHCO3Na2CO3+CO2↑+H2O;

NH4Cl+Ca(OH)2NH3↑+H2O+CaCl2。

3 侯氏制碱法原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

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以加热作为反应条件)

4 先有索尔维制碱法垄断全球,后有侯氏制碱法著作发表,全球共享。

对于介绍科学家史料,老师比较容易停留在表层说教,效果不佳,学生不能内化。所以,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讨论。学生不但关注“法国科学院悬赏10万法郎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说明制碱法的巨大商用价值。进一步交流和讨论发现,侯氏制碱法原理与索尔维制碱法并无太大差异。区别在于:索尔维制碱,在制得NaHCO3后,又将NH4Cl与Ca(OH)2反应制得NH3,重复利用,而侯氏联合制碱则是利用NaCl与NH4Cl的溶解变化,在50℃~100℃时加入NaCl,将NH4Cl析出作化肥,为何明显此方法更受人们的欢迎?通过进一步讨论,理解了索尔维制碱法只是将NaCl中的Na+加以利用,Cl-最终变成氯化钙成为废渣。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并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而侯氏联合制碱则是利用NaCl与NH4Cl的溶解度变化,将NH4Cl析出作化肥,NaCl的成分分别进入两种产品,得到充分利用,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不会产生CaCl2造成的环境污染。

由于学生充分的讨论,学生在多个方面对侯氏制碱法的优势获得了深刻理解。从物质的利用率联系到成本;从废弃物的转化联系到环境;从公开方案联系到国际主义精神等等。每一个观念的形成都有具体的事实依据和严谨的逻辑。这样的讨论,在提高了学生对探究环节中交流评价的能力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科学技术的价值。

探究需要真实性,不能为探究而探究。科学史的学习也不能流于浅表,局限于阅读史话,或局限于老师的说教。科学史在课堂上的作用除了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情怀,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可以将我们带入真实情景。学生不再是欣赏科学的观众,而成了研究科学的主角。在更真实的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而我们老师则成为编剧、导演,在幕后推动学生演绎科学发展的大剧。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 贺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吕国海,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富阳区富春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
浅论中学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教学条件
浅析探究教学在初中数学的应用
浅析高中物理探究教学误区
活动课中让学生参与的探究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如何实现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