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8-08-20金莉红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校本化实施策略特征

摘 要:教师自觉将小学品德课程研究校本化,是当今教学研究的新的运作模式。教师源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种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素质,这是未来教育所想要积极探索的一条全新道路。

关键词:品德课程;校本化;特征;实施策略

一、 校本化教育的基础理念

小学品德课程校本化就是指把小学品德的国家课程根据本学校的教育水平、教师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加工、再创作的过程,以此得出适合本校的学校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包括小学品德的教材校本化、教学大纲校本化、教学方式校本化、学生作业校本化等,而在具体的品德这一学科知识上,存在板块领域校本化。

校本化的研究是把教师所积累的多年经验运用到教学课堂以改善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校所独有的优势条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校是老师的主战场,没有人比本校老师更了解他们学生的状况,没有人比他们更能专业地指导学生。从校本化最基本的理念出发,他的理论研究在于教学实践,它是以校为本,极具基础性和针对性。小学的品德教育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是学校良好品德教育的起步,以自身学校为平台,教师为主体,对本校学生素质教育专业指导,研究学生所欠缺和想要了解的品德知识,更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行为素养,更有针对性,更突显学生特质,极具效率,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规范的有力途径。

二、 校本化典型特质

(一) 校本化

校本课程的研究实施,是以本校为实验起点,不断探索。首先要搞清楚学校的基础条件,例如,学校的原本优势、学校的教学力量、学校的教学特点等等。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状况,这是开展课程校本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定位是关键,只有定准位,策略才能实施得有效、到位。反之,如果定位不准确,反而还不如统一规划来的合理。另一个问题是学校的内部组织教学力量。具体地说,就是教师科研团队,校本化学生是本体,老师是关键,老师必须清楚地针对班上的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课程编排,让学生想要学习这种校本化的教学方案,加强了解学生所需,学生所乐见的,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加以教学引导,才能发挥课程校本化最佳效果。

(二) 研究化

对于课程校本化需要研究分析,其本身属于研究化的项目。它是依托于本校有力的特色资源而开展。对于小学品德教育也是在研究小学生的品性、性格、价值观的研究,是一种自身品质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学生本身是一种活的生物体,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探索研究,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势,小学是学生品德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起点,所以对于这种策略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三) 创新性

校本化的教学本来就是一种创新,对于教学改革中的我们需要这种创新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教学校本化的创新就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能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成为一个品性端正,有担当的人才。

三、 校本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 学习认识交流提高

就教程的编排来说,需要广大教师的广博学识、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课程的研究还需要集中培训、相互学习交流以弥补各自认识的缺陷,共同探索,它是集体的成就而非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在交流中提高,教师之间相互竞争同时也相互协调,共同分享提出自身建议,创造严谨的学习氛围。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校本化课程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附有自身的特色。学校也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新品德课程试讲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改进,不断完善。

(二) 挖掘人文资源,深入实践

我们对于教学课程要充分挖掘学校人文资源,课堂是一种教学形式,而身处实际生活环境中,实践也是一种隐形课程,品德不是光靠书本知识的教授而学会的,它的教育更应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做到,耳濡目染中形成,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投身这件事中学到知识。其形式可以是:(1)环保:通过我们植树种花这些事中体会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他们;(2)良好行为习惯:到敬老院陪伴老人,让学生从小懂得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3)行为习惯:让同学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团结协作完成,感受集体的力量;(4)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如独立完成一些主题活动,通过自身努力亲身感知。这些形式改善了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是品德教育校本化的一种体现。在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自身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形成自身品德,这也着实体现了人文关怀。

(三) 培训教师

教师是这个校本化的主要策划者,在这个教学课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师每学期应撰写校本课程教案,并建立校本课程教师档案袋;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写好教学反思;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总之,校本课程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直至完善的过程。将课程校本化本身是一个教育模式的创新,以最佳手段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是此次研究的最终目标。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促进教学改革的有力途径,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的策略研究也是推动教育研究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探索研究的。此次小学品德教育作为一个教学校本化的经典案例,其实施过程的研究策略无疑是一个教学校本化的积极探索,也是一个良好开端,希望在接下来教学探索中加以反思利用,以迈出教育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祖春.校本培训实施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金莉红,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本化实施策略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