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短情长话师恩

2018-08-20王少鹏

江苏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于永正作文同学

王少鹏

于永正老师走了,我是事后才從微信朋友圈中得知这一噩耗的,不禁黯然神伤。

近来,媒体和网络连续刊发亲友们的悼念文章,尤其是他生前所著的教学经验和《病中吟》等散文随笔,表现出极高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想,即便是未曾与他交往过的人,只要读过他的书籍文章,也会在脑海中活脱脱地树立起良师益友的形象,实在令人景仰。作为他五十多年前的学生,拉开记忆的帷幕,那一幕幕师生同乐、教学相长的情景又重现在眼前。

1965年,我在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上四年级。记得当年的开学典礼与队日活动是合并举行的,主席台上除了熟悉的校领导外,还站着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只见他精神抖擞、着装整齐、项戴红领巾,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校长作完开学动员报告后,简要地向全校师生介绍道:“这是新来的少先队辅导员于永正老师,接下来由他主持队日活动。”活动的各项议程在他沉稳、干练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他神采飞扬地带领大家高唱队歌,当旗手高擎着“星星火炬”队旗在各中队方阵前行进时,那“咚咚”的队鼓和嘹亮的队号声激荡着我们的心扉,仿佛至今还萦绕在耳边,令我们这一代人难以忘怀。在继后开展的各类少先队活动中,他都率先垂范、以身示教,蓬勃的朝气和炽烈的热情感染着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亲敬感”,这是他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四年级下学期,他开始做我们的语文教师。那时的老师都很严厉、教学也很严格,为防止有的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要求大家坐姿端正、两手握于身后,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习惯。于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是“解放”我们的双手。他说:“一节课45分钟,两手始终在背后是很累的。相信同学们都有自觉性,只要保持身正、全神贯注就可以了。”课堂上,他操着稍带胶东口音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领读课文,生动形象地讲述成语故事,耐心细致地讲解语法修辞。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每节课上他都会点名让几位同学朗读或背诵课文,对有的同学平声到底的“背书歌”予以纠正,指导大家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每篇课文的立意语境、遣词造句,都讲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那一手规整洒脱的“板书”,令人听得入迷、记得深刻,真是美的享受。如此这般,上他的课时也就鲜有发呆走神的现象了,整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显著提高,可谓“名师出高徒”。课余时,他经常向我们推荐课外读物,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学兴趣。

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他又把触角延伸到校外。学校旁边是“徐州市万通酿造厂”,他利用下午自习时间,带我们去厂里参加劳动。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到醤醋、酱菜车间帮工,观察产品生产过程,体味工人师傅的劳动艰辛。劳动结束后,他组织大家集体讨论“命题”,写一篇作文。同学们结合劳动体会各抒己见,议出了“酱油里的汗水”、“酱菜的别样味道”等题目;于老师肯定了大家的创意,但又引导说:“同学们分别参与了酱醋、酱菜的制作,主题都是劳动。因此我建议这次作文的题目为《劳动的收获》,大家看好不好?”这种活泼自由的教学方法,启发了我们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平时,他选定的作文命题也都是鲜活益智的,有的是对一本书的读后感,有的是对一部电影的观后感,有的是参加一次社会活动的个人体会。其中,记忆深刻的是看完电影《英雄儿女》我写的一篇作文,于老师把我带到他那间逼仄的单身宿舍里,认真指导我修改誊写后,选送参加全市小学生作文比赛,获评优秀并在市“少年之家”展览,由此激发了我爱好文学的热情并保持至今。

于老师是一名“京剧迷”,这一爱好伴随了他的一生,在他所写的散文《病中吟》中多有谈及,这又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都很单调,一般人家只能从有线广播,俗称“话匣子”里收听新闻和文艺节目。于老师工作之余时间,常常用挂在宿舍墙上的那把京胡来娱乐消遣。清亮悠扬的琴声,把我们几个有“音乐细胞”的同学拉到了他的身边。他一板一眼地教唱当时的一曲少儿京剧唱段《这件事儿是秘密》,曲中唱道:“我有一个小弟弟,他一天回家满身泥,妈妈说他小淘气,爸爸说他太调皮,弟弟听到笑嘻嘻,洗净手儿去换衣。第二天早晨公鸡啼,我背着书包上学去,忽然看见小弟弟,蹲在猪棚上和稀泥,原来猪棚总漏雨,他要把窟窿儿补整齐。我叫一声小弟弟,吓得他掉进泥水里,转身向我行个礼,哥哥、哥哥我求求你,回去别跟妈妈提,这件事儿是秘密。”毕竟是初学乍练,有时会“荒腔走板”,他一边操琴、一边示范,让我们很快掌握了技巧,有腔有调地演唱起来。不久,学校组织去郊区支援麦收,于老师带领我们在麦场上为村民们演出,赢得了赞扬的掌声。从此我爱上了“国粹”,从戏曲文化中学到了历史人文知识,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收获了一笔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后,我们的下一代也得到了于老师的教育培养。1992年,我儿子小升初前,经常到于老师家接受辅导,顺利考取了徐州一中,也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惠及两代的师恩,着实让人铭感五内啊!由于工作生活在异地,与于老师联系渐疏,但他的音容笑貌和高尚师德是永志不忘的。

从媒体和网上刊发的悼念文章和亲友的追思评论中,看到大家对于老师的深情感佩和崇高评价,我亦感同身受。愿于永正老师的师表永在,师魂永存!

(作者系江苏省公安文联主席)

猜你喜欢

于永正作文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于永正:短暂与永恒
风正一帆悬
于永正从教年记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