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校园文化建设

2018-08-20朱俊霖

当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建设

朱俊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广大师生对其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反过来,校园文化也对师生的教与学产生重大影响。近几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历城二中的在校经历,从高中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建设意义和建设举措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实现以素质教育为有效载体的校园文化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普通高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的缺失。

1.精神文化方面

普通高中的精神化建设存在重形式、轻内化创新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建设内容方面。

(1)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守旧雷同,缺乏创新,缺少特色。目前,许多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缺少文化思考,千校一面的盲从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办学条件、不同的师资水平、不同的学生素质,校训却大同小异,教风学风也是照搬照抄,毫无特色可言。

(2)文化主体的学校价值观淡薄,不能内化为向上的动力。对本校价值观的确立和宣传重视程度不够,停留在头上、张贴在墙上或写在汇报材料上,很少落实到校园人的行动上,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

2.制度文化方面

有些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已经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但其学校的发展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原因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得不到落实的制度形同虚设,再多也是一纸空文而已。有些学校的制度僵化冷漠,即过分地强调服从,缺少人文关怀和文化特征。

3.行为文化方面

学校缺乏整体规划,各种行为孤立存在,没有形成合力。

一是重视学生文化,忽视教师文化。有些学校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课余时间调整学习和生活的手段,只要把学生文化建设抓好就行。

二是重视课堂文化,忽视课外文化。目前,由于高中教育面临高考压力等因素,一些学校将目光集中于课堂文化的建设,课外文化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

三是重视主流文化,忽视流行文化。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多样性,校园文化建设虽然以主流文化为中心,但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

4.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

(1)校园总体设计追求技术,忽视教育功能。在校园及环境建设中,学校的管理者缺乏总体观念和文化思维,把环境的教育功能搞得支离破碎。

(2)空间视角下,重视班级和办公室文化,忽视宿舍和食堂文化。很多学校将文化建设着眼点放在班级和办公室,很少注意营造宿舍和食堂的文化氛围,简单地将宿舍、食堂看成是睡觉和吃饭的地方。

二、推动高中校园文化发展的意义

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高中课程的思想政治也不例外,它对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推动高中校园文化发展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具有时代精神,它既包含了学校的基本精神特征和优秀文化传统,也是社会形态的一种文化反映,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校园文化的顺利继承和传递已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传递的方式纷繁复杂,但其中一种重要的传递方式就是政治教学。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介绍和讲授,让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并对校园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承担起校园文化传递的重任。

2.推动高中校园文化发展能够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补充学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课间活动,有利于学生动脑思考,并进行大胆思考和创作,学生的特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时时可创造出老师意想不到的佳作。学生在长期课堂教学中不能展示的聪明才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显现出来,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享受、产生自豪感、建立起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使老师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学生才能的展示可使老师产生愉悦心情,进一步建立起对学生的信任感。师生关系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普通高中校园文化的必要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重视对校园文化的研究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讲解学校的成立初衷和学校的优良传统,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重要性,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系统地掌握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种类、功能、优化的原则、评价方法、管理途徑等方面的知识。

2.传承精华,努力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文化立校的思想理念,在传承历史精华的基础上,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进而推动学校的特色文化发展。

3.强调师生主体地位,优化幸福效应

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而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师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和学生的风采、学风是表现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和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生成发展和传承都要依托师生的参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这里就能得到很好的设释。这种幸福感还将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以推动学校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4.加大职能部门支持力度,加强督导评价

中国地域辽阔,广大农村县城普通高中受到地域、经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教育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还比较落后,要想改变现状,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物力、财力的支持。政府需要为学校的发展搭建平台,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评价。

5.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明确校园文化管理目标

学校应该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明确校园文化管理目标,设立职能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强化管理机制,保障校园建设的有章、有序和有效。通过抓好学校制度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的自我管理、家校联合等工作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要体现校本意识,凸显本校优势,制定科学完善的校园文化管理机制。

6.统筹兼顾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协同型的文体文化、技术型的物质文化、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建构而成的文化集合体,具有系统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在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调动各种智能,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既要注重学生文化建设,又要注重教师和管理者文化建设;既要关注班级、办公室文化建设,同时兼顾关注宿舍和食堂文化建设,最终更好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寒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