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

2018-08-20龙秀永

当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班风班集体班干部

龙秀永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点、难点,而班主任如何高效地管理好农村学校的班集体,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笔者通过扎根教育一线的工作实践,就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做好班级管理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

目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管理方法单一、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致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以及班风不正、学风不浓、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等。当前,农村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使留守儿童拥有快乐的天地。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校班级这个主阵地,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班级班风。当然,班集体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应面对班集体所有成员,是全体学生对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接纳全班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班集体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人人出谋划策,因而所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学生会自觉遵守。在实施的过程中,实行人人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殊化。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以模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班主任的模范行为,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班主任,要处处立足学生实际,创新管理方法,根据本班情况适时调整适合本班学生发展的管理方式,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家校沟通,关爱留守学生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会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多数由爷爷奶奶监管,在教育上必然会存在诸多缺失,这势必给学校带来教育上的难度。作为班主任教师、学生在校的第一监护人,要给予留守儿童加倍的关爱,了解他们在家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有助于班主任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级管理。同时,由于农村孩子家庭经济压力大,教育意识淡薄,特别是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留守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到位,教育上存在误区,并对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一无所知,因而学生在家放任自流疏于监管。对于这些情况,班主任应及时与监护人沟通,将学生的在校行为习惯汇报给家长,特别是学困生和智障生,以及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更应及时汇报,及时与监护人沟通,以便共同管理好学生,促進良好班风建设。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爱岗莫过于爱学生,将爱心播撒在孩子的心灵上,以家校沟通为纽带,为留守儿童架起一座连心桥。

三、培养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领头羊,是老师的帮手。作为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培养好每一名班干部,让其明确职责、敢管理、会管理。高素质的班干部能带领班集体正常、良性地发展,是班级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学校保持优势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在农村小学,一个班集体由三四十个学生组成,既然是一个集体,就必须有班级组织机构。作为班主任,要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同学们信任的班委会委员,同时要对班干部进行培育,主要培养班干部工作方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布置工作任务,也要检查其工作完成情况,让每个班干部轮流当班主任,在每周班会上由班长总结上周情况,并且结合学校的各项评比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管理,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同学们会自觉遵规守纪,全身心地投入到良好的班集体中。当然,班主任还应认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培养班级主人翁精神,使其在文化、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得到良性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之,班主任要适时创新班级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家校齐抓共抓的合力,切实培养好班级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包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样,一个友善、阳光、团结、温暖的班集体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班风班集体班干部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温暖的班集体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竞选班干部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