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对比及临床意义

2018-08-20段王栋周元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嫌色肾癌实质

吴 堡 段王栋 周元平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很常见,在肾恶性肿瘤中占80%~90%,其恶性度较高,源自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故又称肾腺癌[1]。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20%左右[2],随年龄的增大,肾癌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其高发年龄段是40~55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3]。常见的肾癌类型有CCRCC、PRCC、嫌色细胞性肾细胞癌以及Bellini集合管癌,其中CCRCC约占70%,PRCC约占15%[4]。不同类型的肾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故明确病理类型对肾癌的定性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CCRCC和PRCC CT平扫及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C、PRCC患者的CT资料57份,按照病理诊断结果分为CCRCC组和PRCC组。2组患者均以腹部肿块、无痛性血尿、尿频、下腹痛、腰痛为主要症状,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已通过。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CT扫描使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机。所有患者在检查前禁食8 h,扫描前30 min口服适量水对比剂,扫描开始前向患者体内以2~3 ml/s的速度通过肘前静脉注入90 ml 300 mg/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扫描参数:120~140 kV,250~280 mA,矩阵512×512,螺距为1∶1,层厚间隔为6.5 mm 或3.2 mm。扫描范围:先对整个肾脏平扫,而后对皮髓期、实质期、排泄期给予增强扫描。每期扫描患者屏气20~30 s。

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对上述扫描图像进行观察、重建、测量与统计,并运用盲法共同对CT表现进行分析。测量所有患者影像资料病灶兴趣部位的CT值,肿瘤增强的程度用相对强度来表示。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各扫描期CT值比较

PRCC组CT平扫值显著高于CCRCC组,CCRCC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的CT值显著高于PRCC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扫描期CT值比较

2.2 2组患者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比较

CCRCC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显著高于PRCC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比较

3 讨论

除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外,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TO)又将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分子遗传作为肾癌新的3大分类标准,并按照以上标准将肾癌分成11个亚型:CCRCC、PRCC、髓样癌、XP11.2易位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神经母细胞相关性肾细胞癌、多房囊性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遗传相关性癌综合征及未归类肾细胞癌[5],其中CCRCC最为常见,发病率可达70%,PRCC发病率为10%~18.5%,嫌色细胞癌是5%左右[6]。

CCRCC源自于肾近曲小管,肿瘤内有丰富的血管网,胞质透亮,大多既含有实性结构又含有囊性结构[7]。肿瘤细胞具有易离散、不成熟、幼嫩的特点[8],离散后随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体内流动,可进入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行分裂、繁殖[9]。CT平扫图像可见肾局部隆起,内部密度不均匀偏低,肿块边界不清[10]。本研究结果显示,皮髓期肿瘤在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密度≥周围肾皮质,实质期继续强化,而排泄期肿瘤的强化程度明显降低。CCRCC在增强扫描时呈现出典型的“快进快出”现象,与瘤内丰富的血管网、循环时间短且血流速快、血流量大密切相关[11]。PRCC源自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或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由于供血缺乏易形成囊腔结构,也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坏死,在病理特征上形成乳头状结构,故大多数PRCC有较完整的假包膜[12-13]。PRCC的CT平扫图像显示其密度均匀性并不统一,有些区域均匀,也有些区域不均匀。本研究结果显示,皮髓期肿瘤到实质期在增强扫描后的强化程度缓慢升高,皮髓期到排泄期强化程度缓慢减退,与乳头状癌缺乏血液供给有关,增强时对比剂进入量较少,在瘤内扩散需要更长时间,退出速度也较慢[14]。

本研究结果显示,PRCC组CT平扫值显著高于CCRCC组,CCRCC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的CT值、增强相对强度都明显高于PRCC组,此结果与张莹莹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说明CT对肾癌的分期、分型、定性有重要的价值,可反映肾肿瘤病变的各种特征,为临床对肾癌的诊断与治疗、预后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CT对鉴别CCRCC和PRCC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通过增强扫描时的增强相对强度来区分二者。

猜你喜欢

嫌色肾癌实质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1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