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TX对比TAX辅助化疗对术前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8-08-20宋献忠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组间宫颈癌辅助

宋献忠 朱 洁

早期宫颈癌症状并不明显,但若未进行相关治疗,则会出现阴道异常分泌物、性交困难、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1]。在中国,宫颈癌患者呈现低龄化,大约有70%宫颈癌患者在29~54岁年龄区间[2],且非年长类妇女逐渐增多,有研究表明宫颈癌发病年龄与化疗敏感性呈现正相关。本研究以不同种化疗药物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临床疗效为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经病理学活检且确诊为ⅠB2期~ⅡB期宫颈癌患者228例,以随机组表对照法将其分为2组(DP组114例、TP组114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抽烟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病理确诊宫颈癌,入院前未接受临床相关治疗;年龄20~70周岁;体力0~2级;入院前一般情况良好,肾功能、心脏、肺部正常。排除标准:既往基础疾病,传染病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入院之后,有活跃感染;有精神病史;既往神经史;妊娠期患者。

表1 2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均口服地塞米松,化疗采用静脉注射。TP组将TAX 135 mg/m2溶于氯化钠盐水(0.9%,500 ml)之中,静脉滴注4 h,之后DDP 75 mg/m2溶于氯化钠盐水(0.9%,500 ml),静脉注射;DP组:DTX 0.075 mg/m2溶于500 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4 h之后,DDP 75 mg/m2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化疗中常规辅助治疗,治疗期间常规血液评估、尿检、肾功能的检查。

1.4 治疗效果评判指标

化疗前,行超声及核学检查。依据WHO标准进行评定:进展(PD):瘤体增大;稳定(SD):癌块减少50%;部分缓解(PR):癌块减少超过50%;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4]。病理反应标准:病理完全缓解(PCR):病灶消失或原位癌,淋巴结;理想型病理反应(PR1):残瘤体直径<3 mm;非理想型病理反应(PR2):残瘤体直径≥3 mm。

不良反应根据WHO进行评定:0、Ⅰ、Ⅱ、Ⅲ、Ⅳ等级。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新辅助化疗效果比较

化疗临床疗效DP组(84.2%)高于TP组(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4,P=0.337),见表2。

表2 新辅助化疗疗效(例,%)

2.2 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TP组WBC(白细胞计数)减少病例数多于D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P<0.05);2组间Hb(血红蛋白)减少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P>0.05)。神经毒性反应DP组明显低于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5),见表3。

2.3 手术和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

组间病理反应:DP组病理反应标准显著优于TP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4,P=0.178),见表4。

表4 2组之间手术后的病理反应/例

2.4 2组间手术后其他的病理反应

DP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几率及宫旁浸润稍大于T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间手术后其他的病理反应(例,%)

3 讨论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率,是肿瘤治疗研究热点[5]。新辅助化疗能够减小肿瘤范围,同时可避免手术所造成的并发症,提升患者生存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宫颈癌控制中,对于宫旁组织渗透效果尤其明显,但是针对于不同部位,化疗效果明显不同,如宫颈腺癌[6-8]。辅助医治形式一般是动脉插入栓塞和静脉注射,但是动脉化疗的操作风险太大,费用太高,目前较为前沿的化疗药物为纳米药物,其具有更强药物渗透性和更长久的疗效[9]。

本研究采用静脉化疗方式,临床治疗较为经济,可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同时这种方法临床应用比较成熟[10]。目前最有效的有丝分裂阻碍剂的代表药物是紫杉烷类,多用于肿瘤的治疗,关于毒副作用方面,包括脱发、血细胞减少和神经病变等。紫杉类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细胞内P53微管蛋白及Bax,抑制肿瘤细胞阻滞及生长,进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故其细胞毒性较强,而多西他赛生物转化机制及代谢途径则与紫杉醇明显不同,对神经细胞等毒性较低[11-12]。本研究证明多西他赛在过敏反应、血液毒性方面明显比紫杉醇低,对于有神经病变的患者,若紫杉醇无显著疗效,可考虑改用多西他赛。从2组在手术后的反应和病理的指标相对比,DP组的数据稍稍优于TP组,但是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组研究对象化疗后均无严重毒副反应,说明患者对于药物毒性反应是可接受的,但是TP组出现的神经附带作用、血反应方面比较明显,相对于D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类反应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在2组的血细胞方面:TP组的WBC(白细胞计数)和Hb(血红蛋白)减少的病例数都是多于D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P组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机会、宫旁浸润稍大于TP组,值得临床关注。

综上所述,2种辅助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相近,但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较紫杉醇小,值得临床关注。

猜你喜欢

组间宫颈癌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