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窑”的前世今生
2018-08-20高岩
高 岩
一、“淄博窑”概况
1、淄博是现代我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独具特色,是我国瓷器生产名窑之一。
“抟土成器,陶于河滨”,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淄博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烧制最原始的陶器,从游牧转入了定居生活。如果从这时候算起,淄博窑的烧造历史,距今已有10000余年。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就是原始青瓷发生发展的阶段。东汉之后我国创烧成功青釉瓷器,历史从此进入了陶、瓷并用时代,而制瓷业逐步占据了领先和主导地位。考古发掘知淄博地区最早出土的原始青瓷是临淄殉马坑下西周墓出土的两件青釉瓷豆,当时因无窑址发现,何地生产尚不能确定。
2、淄博窑烧制瓷器的历史始于北朝时期,最早在淄川区寨里镇发现的寨里窑址,该窑址被确认为我国北方地区迄今为止唯一一处北朝青瓷窑址。据此淄博地区的制瓷历史已有1400年左右。此后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淄博地区均有制瓷窑址发现,是谓历史久远,一脉相承,连续不断,极具特色,淄博窑由此被陶瓷学界确认为中国古代制瓷名窑。
3、对淄博地区古代制瓷窑址的调查发掘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由于编写山东省陶瓷史,由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历史系和淄博市博物馆组成的调查工作队,对淄川、博山地区古瓷窑址展开调查和研究,发现了寨里、磁村、坡地、八陡、山头、福山诸窑址,并对寨里、磁村、坡地窑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和试掘。之后的1982年又对博山大街窑址进行了发掘,获取了一大批古瓷研究资料,初步建立起了淄博古代窑址的年代系列,时代特征,分布范围和烧制工艺,为确立论证“淄博窑”奠定了科学基础。淄博窑制瓷北宋时期的磁州窑设“磁州务”,即应为官设瓷器贸易和税收机关,说明北宋时期磁村一代制瓷规模之大,产品之丰富和瓷器之精细状况,且生产的部分瓷器还供官府使用,故具有官办窑场的性质。现从典型窑址,分布范围,分型分期,时代特征,烧制工艺诸方面系统论证“淄博窑”问题。
二、关于“淄博窑”的分布问题
据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证实,淄博古瓷窑址分布与淄川区和博山区境内。其中唐代及以前的窑址在淄川区;宋元时期的窑址两区都有分布;明清时期的窑址目前仅发现于博山城区及其周围。淄川区境内发现的主要窑址有寨里镇寨里窑址(山东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山东淄博寨里北朝青瓷窑址调查纪要》,《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磁村镇磁村窑址(山东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古窑址试掘简报》,《文物》1978年6期)。岭子乡郝家、巩家坞窑址;西河镇西河村坡地窑址(淄博市博物馆《山东淄博坡地窑址的调查与试掘》,《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罗村镇河东村窑址等。博山区境内发现的窑址主要有博山城区大街窑址(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博山大街窑址》,《文物》1987年9期,白塔镇万山窑址;八陡镇东顶窑址;山头镇窑广窑址等。
上述窑址的分布似与煤矿的分布有一定联系。这些窑址的地下或附近均有煤矿资源,这并非说淄博的古窑址都是用煤作燃料的煤烧窑,1976年磁村窑址的试掘证明,淄博用煤烧瓷的年代主要在金代(1115~1234年),其上限也可能溯至北宋(960~1127年)末期,在此之前的瓷窑却是柴烧窑。因而古瓷窑址与煤藏有关的关系,不只是个燃料问题,还应与制瓷原料有关。淄博古瓷窑均就地取材,所用瓷土有红、青、黄、白四色。白色土用于炼制瓷釉。红、青、黄土用于制作瓷胎。其中青色瓷土的用量最大,宋代及以前的窑址多用这种瓷土烧制瓷器。青色瓷土是煤藏的伴生物,一般都处在煤的上层,距地面较近,易于露天开采,可塑性较好,宜制作各种各样的产品。
窑址的位置多建于靠近山坡岭地以及原料、燃料、有水、和倾倒瓷器垃圾都较为便利之处,以便就地取材和保持窑厂的长期持续生产。
三、关于“淄博窑”典型窑址,器物分期和器物特征问题
依据目前淄博窑发现和发掘的窑址和出土器物特征,我们将其分为九期:
第一期年代为北朝晚期至隋代。窑址位于淄川区寨里镇寨里村南,面积约4万平方米。产品属我国北方早期青釉系统。在调查和发掘中收集的产品釉色分为两类。一类釉色呈淡青褐色,釉层较厚,釉面光洁;另一类为淡青色,透明玻璃体。胎呈灰白色,较紧致。器类较多,有碗、盆、罐、盒、瓶、贴花罐等。碗腹较深,器高一般都大于器口的半径,平足或微向内凹,有的碗外壁刻划莲瓣纹。罐为四系,唇部无釉。一种为桥形纽,另一种为泥条盘筑曲纽。其中一件贴花罐饰堆贴花纹,有莲花、宝相花、宝塔等纹饰,安系处饰联珠人面纹。盒为字母口。并刻鳞纹和三角纹。本期瓷器标本盒、玉壶春式瓶、四系罐桥形纽分别与北齐范粹墓、封子恢墓、李云墓所出同类器物类似。所出碗分别与隋卜仁墓、姬威墓所出同类器型相近,因此本期的年代上限为北朝(550~577年),下限为隋(581~618年)。北朝(北齐)青釉莲花尊(图1),隋代青釉洗口瓶(图2)。
第二期年代为唐代初期。窑址位于寨里窑址南部,大张村北侧,系台地。1977年春,在此进行过试掘,出土了一批瓷器标本。釉呈青褐色和黄褐色,少数为褐色,接近黑釉,釉面厚薄不匀,釉中有铁锈斑点。胎较厚重,呈灰褐色,器类简单。主要器型有碗、盆等。碗数量最多,式样单一,浅腹,器高近于器口半径,平路内凹沿下有一道弦纹。盆为两类,一类形似碗,方唇,有的内底刻内向连弧纹;另一类为浅腹盆。本期产品与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初唐器物造型类似。与上期相比在产品质量上无显著进步,仍显示出草创时期制瓷工艺不够成熟的特点,原因可能是隋末战乱及唐初经济尚待复苏有关。
第三期年代为唐代中期。窑址位于磁村华严寺东侧苹果园区。器物釉色以黑釉为多,其次是青釉、酱色釉和茶末釉等。施釉工艺较唐初成熟,但仍有部分无光釉,可能是受热不匀所致。胎分缸红胎、白胎、灰胎等。器类较为简单,主要器型有碗、盆、罐、盘等。碗、盆皆敞口、浅腹、平足、足部及近足处无釉。胎壁渐薄,造型趋于轻巧,但与宋代瓷器比较,仍显厚重,制作工艺也较为原始。碗的造型分别与西安何家村唐代中期窑藏银碗和永素公主三彩折棱碗相似,年代也是应大致相同。
第四期年代为唐代晚期。窑址位于磁村窑址东部。釉色以黑釉为主,其次是青釉、绿釉、酱釉和茶叶末釉等,釉色光亮纯正。胎骨以灰胎为主,其次是灰白胎、红胎、白胎等,较为坚致。器类显著增多,器型显著增多,器型主要有碗、罐、钵、瓶、注子杯托、灯、碟和各类动物玩具等。唐黑釉贴塑三足炉(图3),唐绿釉八面开光罐(图4),唐三彩钵(图5)。
第五期年代为五代至北宋早期。窑址位置与第四期相同。产品釉色以白釉为主,有少量青釉。白釉产品均施护胎釉,但白度不高,呈乳黄色或白中泛灰。胎以红胎为主,灰胎次之。器型以碗主,其次是钵、罐、瓶、铃等。碗斜腹较浅、壁形足。装饰技法盛行白釉加绿点彩的作法,一般施于碗的内壁近口处或敛口钵的外口沿处,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宋白釉行炉(图6)。
图11 宋金双系线条罐
图12 宋红绿彩小碟
图13 宋白釉黑边茶盏
第六期的年代为北宋中晚期。本期窑址较多。在淄川区有磁村、岭子、巩家坞、郝家、坡地等;博山区有城区大街和万山村等地。其中磁村窑址规模最大,面积约10万平方米。产品釉色为主,黑釉次之。白釉产品白度较第五期显著提高,釉色纯正。胎以白胎为主,有少量灰胎。器型主要有碗、罐、碟、瓶和灯等。其中碗的数量最多,碗斜腹较深,敞口,内底平坦,圈足。装饰技法出现划花和剔花,有的在黑釉碗口沿处饰一周白釉带。宋雨点釉碗(图8),宋兔毫釉茶盏(图9),宋茶叶末釉碗(图10),宋白釉黑边茶盏(图13)。
第七期的年代为北宋晚期至金代。本期窑址数量与分布位图位置与第六期大致相同,其中以磁村窑址和博山城内大街窑址最富特色。
磁村窑址产品釉色以白釉为主,黑釉、酱釉、黄釉等次之。白釉白度很高,釉面光洁。瓷胎白而坚致,胎薄而匀,制作规整。器型主要有碗、罐、盘、碟、盆、钵、杯、灯、俑和各类玩具等。其中以碗的数量为最多。碗斜腹较浅、敞口、圈足、内底涩圈。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划花、剔花、篦纹、白地黑花、加彩、红绿彩、黑釉粉杠、白釉粉杠、黑釉白边、绞胎等。宋金双系线条罐(图11),宋红绿彩小碟(图12),宋绞胎捶丸(图14),宋绞胎鼓钉大碗(图15)。
博山城区大街窑址所出的同期器物较磁村窑址更为丰富。釉色以青釉为主,白釉、黑釉、油滴釉、酱釉和三彩釉等次之。器型主要碗、罐、盆、瓶、灯、炉、盒、钵、盂、杯、枕及各类动物造型玩具和陶瓷工艺美术品等。白釉、黑釉等器型基本承袭了第六期的特征,器形、装饰等无明显变化。青釉产品和三彩釉产品变化显著,器类增多,装饰技法普遍采用印花、刻花、划花、剔花、雕塑、模制和绞胎等工艺。纹饰有缠枝牡丹、菊花及鱼龙等,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宋三彩娃娃擎荷枕(图16),宋金三彩象型灯(图17),
第八期的年代为元代。窑址数量较第七期略少。最具代表性的窑址是坡地窑址和东顶村窑址。
图14 宋绞胎捶丸
图15 宋绞胎鼓钉大碗
图16 宋三彩娃娃擎荷枕
坡地窑址第二期的年代为元代。本期产品除白釉、黑釉和酱釉产品承袭了第七期同类产品的某些特征外,值得注目的是白地黑花产品大量兴起,其数量众多,文书粗放,造型优美,代表了本期器物的主要特色。主要器形有碗、盆、瓶、盘、器盖等。胎以白胎为主,灰胎、灰白胎次之。纹饰题材有花卉、水波、浪花、草叶、鱼纹、弦纹和变体莲瓣纹等,常在一件器物上多种纹样并饰。在器物上题写草字也是本期器物的一种装饰技法,字体豪放,刚劲流畅,表现了窑工们的熟练技巧和艺术水平。元白地黑花四系瓶(图7)
东顶村窑址生产青釉、白釉、黑釉和酱釉等产品,尤以生产刻花青瓷最富特色。青釉莹润而纯正,施釉工艺与第一期青釉产品已有显著不同,装饰技法主要是釉下刻花,即施釉前在瓷胎上刻划出花纹图案,然后遍饰青釉。由于所施青釉薄匀而透明,故釉下刻花仍清晰可见。纹饰题材主要有水波、浪花、卷云、卷花、鱼龙和草叶等,纹饰简洁呈图案化形式。器形以碗、罐为主,碗、盆等次之。多为白胎和灰白胎,灰胎次之,均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元黑釉碗(图18)。
第九期为明清时期。窑址的数量与分布范围已明显缩小。已发现的窑址均集中于博山区境内,主要有福山、北岭、山头、务店、窑广、八陡等。釉色以黑釉为主,酱釉次之,白釉数量较少。主要器类有碗、碟、瓶、罐、缸、瓮等。装饰技法比较单调,多为素面,有少量的白地黑花产品,但纹饰简单草率,呈衰落局面。明酱釉印花碗(图19)。
清代值得一提的是,清晚期在恢复失传釉色上出现了一些起色,尤其是在朝廷的资助下的“工艺传习所”有所建树,恢复了部分品种,如茶叶末釉等。清茶叶末釉“工艺传习所”款象耳尊(图20), “工艺传习所”款识(图21)。
四、关于“淄博窑”的烧制工艺问题
淄博窑的窑炉形状为“馒头窑”,具有北方窑的特点,而与南方同期的龙窑有显著区别。第一期至第五期的窑炉均被破坏,据调查得知,残迹略呈圆形,应为馒头窑。第六期的窑炉发现较多。
1976年在磁村窑址北窑洼区仅100平方米的面积内就发现窑炉12座,并有多重打破关系,从而说明这一区域当时的烧造规模不仅较大,而且延续烧造时间也较长。保存较好的两座窑炉,结构较为清果,均为倒焰窑。窑炉由窑门、火膛、窑床和烟囱等四部分构成。
窑门平面呈喇叭形,用砖和自然石块砌成,底面高于火膛底部。火膛与窑床均略呈丰圆形,中间有挡火墙相隔。火膛内未发现炉栅和煤渣,底部存积较厚的柴灰,应属柴烧窑无疑。火膛内因长期高温烧窑敛使内壁粘附一层烧结的青绿色“窑汗”。
窑床前高后低稍微倾斜,这样设计比较适宜,因为烧窑时部分火焰在窑中沿横向运动,靠近火膛的一面往往升温过快,易造成前后温差过大,致使靠近火膛的瓷坯受热较快,先发生收缩,而出现向前倾斜的现象,甚至使产品倒向火膛。如果窑床前后低有合理的坡度就可防止出现上述现象,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原气氛,提高产品质量。
窑床后部设有两个烟囱,烟囱上部已毁,近窑床底部留有烟道,烧窑时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因顶颚封闭无出路,然后倒向窑底,流经瓷坯,使坯体烧熟,烟气自烟道进入烟囱排出窑外,这种依靠烟囱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实现火力倒焰的窑炉,烧成温度较高,可达1300℃。
第七期至第九期的窑炉结构与第六期相近,但烧造工艺有较大改进,所用燃料有烧柴改为烧煤,火力增加,炉温提高,因而火膛面积由以前占窑室总面积的约1/2缩至约1/3。火膛缩小使窑床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窑炉的单产量。为便于烧煤,火膛内增设了炉栅。炉栅为长条形,横断面呈三角形,均为耐火材料制成。
图17 宋金三彩象型灯
由柴烧窑发展为煤烧窑是淄博古代陶瓷烧造工艺上的一次大的飞跃,它不仅使窑炉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生产瓷器的窑具和支烧工艺也因之发生较大变革。柴烧窑的窑具普遍未用匝钵,部分瓷器上存有烟熏痕迹。各类瓷器普遍采用支烧方法,支烧窑具因瓷器类别和年代不同而有差异。第一至第二期瓷器所用支烧窑具主要有三叉形支钉、齿头间隔支具、柱形支具和圈足状支具等,主要用于碗、盆、罐、盘等瓷器的迭烧,因而器物上常见支烧窑具的疤痕。第三期和第四期的支烧窑具均以三叉形支钉为主,其它窑具较少见,主要用于碗、盆等器物的迭烧,部分器物内底尚粘接三叉形成钉。第五期的支烧窑具以泥丁为主,圆形泥垫饼次之,常粘结于碗、盆等器物上,支点均为三枚,支痕较大。第六期的支烧窑具以泥丁和圆形泥垫饼为主,并新出现了一部分杯、钵、碟状器皿餐具。碗、盆等器物上残留的支点多为四至五枚,支痕较小。第七期的窑炉改为烧煤,窑具较第六期变化较大,普遍采用匝钵套烧,碗类已不用泥丁叠烧,除大量采用内底涩圈烧外,还较多采用支圈覆烧法。用支圈覆烧的产品均为涩口。部分瓷罐仍用泥丁、泥垫饼和器皿状窑具支烧,但支点较小。第八期的窑具与第七期相类,烧造工艺也大致相同,在本期末端出现了砂圈叠烧法,即烧造碗、盆、盘等类烧腹器物时,在器物内底撒一周砂粒,以防器物叠烧粘结。第九期的窑具及烧造工艺主要因袭前代,普遍采用器物内底涩圈叠烧和砂圈叠烧法,烧造工艺未有创新。
图18 元黑釉碗
图19 明酱釉印花碗
五、关于“淄博窑”的历史地位问题
淄博窑所有窑址虽为民窑,但已具官办性质。淄博窑生产的瓷器主要供鲁北及鲁中地区,金元时期共销售地区扩至胶东半岛地区民间生活所用,少部分产品为官府或寺庙所用。建国以来在上述地区发现的同期墓葬中,都出土了颇多的淄博窑瓷器,为研究淄博窑的销售区域,年代分化期及产品特点提供了重要佐证。1982年在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发现一座北朝晚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釉瓷器,其造型釉色均与寨里窑址出土的瓷器标本相同,应是寨里窑址的产品,其中青釉莲花瓷尊和青釉莲瓣碗所饰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可能是专为佛教寺院烧造。莲花瓷尊造型雄伟挺拔,纹饰繁缛精美,在国内极为少见,可称为淄博窑早期青瓷青瓷的代表性作品(张光明《淄博和庄北朝墓葬出土青釉莲花瓷尊》,《文物》1984年12期)。寨里窑址是迄今我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早期青瓷窑址,是我国北方早期青瓷发起地,也是淄博窑烧制瓷器的源头,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北方早期青瓷的历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淄博窑生产的唐代晚期产品以黑釉最富特色,所施黑釉薄而均匀,釉面光洁晶莹,在我国北方烧造黑釉的民窑中独树一帜。
淄博窑磁村窑址和博山大街窑址出土的产品在北方民窑中也富具特色,如磁村窑址出土的粉杠瓷产品简洁典雅,大街窑址出土的青釉印花精美繁缛,油滴瓷银光莹润,纹胎纹饰如行云流水,各种三彩釉产品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斗奇争妍,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显示了民间窑工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艺术水平,在同期民窑中蔚为壮观。
元代产品以白地黑花为装饰主流,纹饰或描绘细腻栩栩如生,或挥洒自如简练挺拔,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明清至民国时期淄博窑瓷器生产集中在博山周边地区,淄川龙泉、西河一带生产粗瓷缸、瓮、盆、碗等粗瓷生活器皿;博山城区及山头、八陡一带多生产青花、红绿彩等细瓷器皿,说明淄博窑制已有区域间的分工。
总之由于淄博窑的民窑性质所决定,装饰题材多取于民间生活,从而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社会风尚,对研究当时的民俗、装饰艺术和审美情趣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贾振国:《淄博古代瓷窑综论》、《跋涉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4月)。
纵观淄博瓷业发展史,其辉煌期的陶瓷制作技艺可归纳为:
1、北魏时期淄博寨里窑始烧青釉瓷器,该瓷址是目前我国北方发现最早的唯一的一处青瓷窑址,是中国北方青瓷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2、淄川龙泉和庄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青釉莲花瓷尊是目前我国已发现唯一能确认其生产窑口的同类型之瓷尊,其学术研究当为最高,代表了我国北方北朝时期最高的制瓷水平。
3、北宋时期淄川磁村设“瓷窑务”官设管理制瓷事务的机构,是证当时“淄博窑”各窑口制瓷已具相当规模,具有民办官府管理的性质,烧制瓷器亦供官府和官办寺院使用。
4、淄博窑在唐代晚期试烧成功油滴黑釉,在全国诸窑口中属发现时代最早的油滴釉瓷器。
5、北宋晚期至金代淄博窑在唐代三彩陶器的基础上创造成功三彩瓷器,胎骨坚硬,彩色绚丽,为宋金瓷器精品。
6、宋金时期“淄博窑”烧制的瓷器吸收全国各窑口之特点盛达制瓷高峰,生产的瓷器不仅量大,产品丰富,且精致美观。工艺美术瓷,如三彩瓷、油滴瓷、茶叶末瓷、线条(粉杆)瓷、绞胎瓷均精美绝伦,是为瓷器精品;白釉洁白如玉、黑釉如黑漆泛金星,刻花、划花、堆塑,印花等装饰技法均多见使用,代表了我国北方民窑制瓷的最高工艺水平。
综上所述,“淄博窑”是淄博地区古代生产瓷器的总称谓,它代表了淄博制瓷历史的悠久和瓷业文化的辉煌。陶瓷这朵淄博传统工艺的鲜花,不仅在历史上曾经长期辉煌,在近代工业城市经济中也发挥了传统支柱产业的作用,为淄博工业名城的形成和辉煌做出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并以此为淄博人民所骄傲,所以“淄博窑”的提出和研究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有其重要的振兴淄博经济的现实意义。
六、淄博窑的今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淄博陶瓷的深厚底蕴终于喷发:
1963年,全国第一条日用陶瓷隧道窑在博山陶瓷厂正式点火,促进了中国陶瓷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传统手工艺作坊第一次实现了机械化。之后,全国第一条链式烘干机,全国第一台大缸成型机又相继在淄博问世。
淄博日用陶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品种花色不断推陈出新,先后自主研发出镁质强化瓷、高石英瓷、高长石瓷、钠长石瓷、精炻器、合成骨质瓷和华青瓷等高档日用细瓷新品种。
淄博陶瓷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园林陶瓷、高技术陶瓷、陶瓷装饰材料为主的先进陶瓷产业发展体系。尤其是淄博的高技术陶瓷及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军事技术、生命科学和医用材料、环境科学和能源材料等诸多方面,成为全国陶瓷新材料产业链最完整的基地之一。
1、以1964年建国15周年,淄博瓷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生产高铝质“青花明湖茶餐具”为标志,淄博陶瓷首次成为国家用瓷。
2、1964年,周恩来总理把陈贻谟大师设计的“竹菊盖杯”赠送索马里国家元首,以此为标志,淄博陶瓷正式成为国家礼品。
3、山东省硅酸盐设计研究院生产的“高石英质紫光盖杯”作为中共中央常委专用杯。(第15—19届)
4、建国50周年国宴用瓷—硅院“中华龙”国宴用瓷
5、建国60周年国宴用瓷——华光陶瓷生产的“凤舞和鸣”国宴用瓷
6、2014APKE峰会专用瓷器—华光陶瓷 生产的“APEK”专用宴会瓷器
7、中国地理标志——淄博陶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淄博陶瓷烧制技艺
8、淄博陶瓷企业起草的四部国标,两部部标及五部省标
图20 清茶叶末釉象耳尊“工艺传习所”款
图21 “工艺传习所”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