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海水虾类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8-08-20孙绍永刘丽东闫万斌

河北渔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对虾对虾河北省

孙绍永,薛 政,刘丽东,闫万斌

(1.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正定县水产技术服务站,河北 正定 050800)

1 全省养殖概况

1.1 养殖现状

河北省对虾养殖始自1982年,至今已有30多年养殖历史,历经了快速发展期、调整期、恢复增长期三个主要阶段。截止到2017年,全省海水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67万hm2①数据来源:《河北省渔业统计年鉴》2017年。

目前,河北省海水虾类养殖品种主要分布在唐山、沧州、秦皇岛三市的7个主要沿海县(区),主要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近十几年来各品种养殖情况如表1所示②数据来源:《河北省渔业统计年鉴》2003-2016年。

表1 2003-2016年河北省海水对虾养殖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河北省海水对虾养殖各品种之中,以南美白对虾养殖增长最快,中国对虾养殖规模相对稳定,日本对虾养殖规模呈递减趋势。其中, 南美白对虾由于其适应性广、选育新品种逐年增多等原因,养殖面积、产量逐年递增。到201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占海水对虾养殖总面积的49.78%,产量占海水对虾总产量的60%。中国对虾自2007—2008年开始引进“黄海系列”中国对虾新品种后,养殖面积、产量稳定增长;日本对虾由于近些年种质退化、病害严重、缺乏选育新品种等原因,养殖面积逐年递减。

近十年来,河北省海水对虾养殖业能够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一是品种优势。南美白对虾具有优良的养殖性状,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快,适宜高密度养殖,抗病能力优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成阶段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低。由于南美白对虾性状优良,其养殖技术迅速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南美白对虾已是河北省对虾养殖中的绝对优势品种。

二是主要疾病得到有效防控。水产科研、推广等部门通过连续多年对主要疾病的病原及防控方法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对虾白斑综合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防控方法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如在养殖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措施,采用生物防控养殖模式,有效控制了病毒的传播蔓延;建立了实用、灵敏、准确的病原监测方法;使用健康虾苗;推广使用快速灵敏的对虾病毒检测技术(PCR法及核酸探针检测)等,使对虾的主要病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是养殖技术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水产推广部门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养殖户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选用放养不携带特定病原的健康虾苗、使用增养机、生物制剂水质调控、选用优质饵料、采用生物防控技术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四是科技示范作用明显。在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示范过程中,各级水产推广部门着力打造培养典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新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五是信息采集、病害测预报及重大疫病监测水平不断提高,生产防控指导作用显著。多年来河北省陆续建立实施了省、市、县、场四级信息采集、病害测报、重大疫病监测等工作,同时结合技术培训,使基层推广人员和养殖户病害防控意识逐步提高。以上工作的开展以科学的数据为河北省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监测、评价和服务,为养殖者提供更多的预测预警信息,为广大养殖户调整品种结构与模式提供了技术指导,使对虾综合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见图1)[1]。

图1 2010-2013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疫病概况

1.2 养殖结构与产业区域布局

1.2.1 养殖品种结构 以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为主,日本对虾为辅。

1.2.2 产业区域布局 唐山地区以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日本对虾为辅;沧州地区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日本对虾为辅;秦皇岛地区以日本对虾为主。

2 目前主要养殖模式及特点

目前,河北省海水对虾主要养殖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池塘养殖

分为池塘单养和混养两种,单池面积在2~10 hm2(见图2)。近些年,由于养殖资源挤占、病害频发等原因,少数池塘(面积较小,换水方便)以单养为主,多数以池塘生态混养防控模式为主。

池塘养殖是目前河北省对虾养殖的主体模式,养殖规模较为集中连片,具有统一的进、排水渠道,以潮差开放式排、灌水,每月1~2次。中国对虾产量一般750~1 500 kg/hm2,日本对虾混养模式75~600 kg/hm2;精养单产6 000~12 000 kg/hm2,南美白对虾750~1 500 kg/hm2。

生态防控混养模式的优点:生物防控可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降低发病率,减少药品投入,产品品质高;缺点:单池面积较大,设施配套不健全,产出较低。

2.2 设施化养殖

2.2.1 工厂化养殖 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是近些年河北省新兴的养殖模式,养殖车间有的是利用原来老旧育苗室改造而成,有的是新建。养殖池为水泥结构,单池面积20~30 m2,池深1.0~2.0 m(见图3、图4)。温控、水循环、增氧、供电等配套系统较为完备,可以周年进行生产,单茬产量4~8 kg/m2。

图2 对虾养殖池(土池)

优点:占地小,产量高;设施结构坚固,抵御自然灾害(如台风)能力较强,可周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缺点:造价高(2 000元左右/m2)、运行成本偏高。

图3 室内工厂化养殖车间(内景)

图4 室内工厂化养殖车间(外景)

2.2.2 温棚养殖 单池面积667~1 333 m2,池深1.5~2.0 m,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道。池上方设置拱形钢架结构,上铺塑料薄膜,温棚拱高2 m左右,利用太阳能进行自然增温(见图5、图6),比一般土池延长生产周期60~80 d,可进行2~3茬养殖。单茬投苗量在75万~300万尾/hm2,单产6 000~15 000 kg/hm2。

优点:设施化程度高、可控性强,单产高、效益好,便于生产管理、易收获,养殖生产不受地域、气候限制,可连续多茬养殖,实现反季节销售等。

缺点:抵御自然灾害如大风等能力较弱,废水排放、处理系统不健全。

图5 一棚单池模式

图6 一棚多池模式

3 存在问题

3.1 养殖空间日趋萎缩

随着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养殖池塘被沿海建设项目征用,适宜养殖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水产品市场需求与养殖用海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研发新的养殖模式,用来缓解养殖资源衰减对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3.2 池塘基础设施老化

河北省对虾池塘多建于1984-1986年,至今已30余年,单池面积大,由于个人承包等原因池塘多年未彻底清整,池塘底泥淤积、有机污染严重,并且缺乏必要的电力和机械增氧配套设施。

3.3 外海水域环境恶化

由于工业、生活等污水排入,外海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等超标*数据来源:《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2013年海洋环境公报》,增加了养殖难度和病害风险。

3.4 对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苗种生产、流通管理不规范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对虾苗种繁育体系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投入资金有限,对虾原、良种体系建设速度缓慢,良种选育和原、良种的保种、提纯复壮研究滞后。河北省的虾苗对虾育苗场多属个体或家族式企业,因规模小、效益差而无力引种更新亲本,多数苗场以引进幼体为主,培育出售的苗种质量难以保证。且河北省的虾苗在苗种采购、出售等方面未经有资质的检验检疫机构检测就直接进入养殖场,虾苗质量参差不齐,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3.5 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产业、产品竞争力弱

目前河北省对虾养殖还处于分散经营的格局,大部分为个体承包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竞争力弱;同时品牌创建和培育意识不强,水产养殖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很少,甚至没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甚微。这种以零散养殖户为主的经营体制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国家关于治理废水排放的相关规定。

4 河北省对虾养殖发展潜力

据统计,全国对虾年产量有一半以上产自南方沿海省份[2],以上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充分,养虾基础设施较为配套,养殖技术水平较高,虾产业产出能力已基本挖掘出来,进一步提升的潜力有限。河北省作为北方养虾大省之一,在设施、技术、资源等方面利用和提升的空间很大,是进一步开发对虾养殖的潜在地区。再者,随着国内虾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对虾产品不断升温的市场需求与逐年下降的产出能力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虾产品价格、效益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这为河北省对虾产业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

2007年以来,国家启动建立了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在河北省唐山、沧州两市各设置了一个国家级对虾体系试验站,2013年开始河北省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专门设了虾蟹养殖技术研发岗位,国家及省产业体系的启动实施,有效促进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5 未来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未来对虾养殖业,开发具有占地面积小,用水量少,低污染,不受地域、环境和气候影响的设施化养殖代替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方式,势在必行。

顺应发展趋势,今后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应以良种为突破口,以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研发集成为抓手,通过集成亲虾培育、优质苗种繁育、综合防病、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建设对虾产业园区等,提升对虾产业品质,促进“二次创业”。

在遵循以上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预测河北省对虾产业未来发展:

主导模式一:预计未来5~10年,对虾设施化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将成为对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

主导模式二:一是将现有大池塘改造为小池塘,完善配套设施,建造为精养池塘;二是利用大池塘,开展多品种立体生态混养模式。

完善配套产业-建立对虾良种引进、培育、繁育基地,满足优质苗种供应,实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做好统一规划-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及环境整治要求,对虾设施化养殖、池塘养殖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发展,建立独立的进排水渠道,养殖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总之,绿色、生态、集约化、规模化将是今后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6 促进河北省对虾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6.1 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更多的渔业专项资金投入,对有实力、理念先进的养殖企业在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方面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氛围。

6.2 优化产业规划,打造地方特色

各地水产主管部门应创新发展理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统一规划、开发,打造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化支柱产业。

6.3 建立健全科技指导体系

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发挥好各岗位及试验站的科技服务指导作用,不断提高、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的宣传普及率,为对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6.4 更新理念,强化交流学习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路线,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并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模式。同时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应加大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训、宣传力度,以此推进本地对虾产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白对虾对虾河北省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