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2018-08-20王利杰李继泉亢卫华崔李平
王利杰,李继泉,亢卫华,崔李平
(1.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 焦作 454001; 2.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普外二区,河南 焦作 454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1]。根据病因学证据可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90%以上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2]。口服降糖药作为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合理应用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近年来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该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中2015—2017年口服降糖药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等。
1.2 方法
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口服降糖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1)限定日剂量值(defined daily dose,DDD)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指定的剂量、《新编药物学》(17版)、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常规用量综合确定[3]。(2)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某药的总用量(g或mg)/该药的DDD,由于该院现有的口服降糖药同一品种不同剂型的DDD相同,故同一品种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药品折算后求和为该药总用量[4],除以该品种的DDD,从而计算出DDDs。DDDs与该药的使用频率及临床选择倾向性呈正相关。(3)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反映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4)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反映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B/A越接近1,表明二者的同步性越好,占有的市场份额和药物使用频度均较高,兼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B/A<1,说明药物价格昂贵,市场份额较大但使用频度较低,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反之则相反[5]。(5)年均增长率=[(止年费用或用量/始年费用或用量)1/(止年-始年)-1]×100%。
2 结果
2.1 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
2015—2017年该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药品总销售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0.27%,可能与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增长有关,提示糖尿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药品总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8.71%,其中2017年较2016年增长13.14%,可能与该院自2016年8月起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就诊人次增加有关;3年来,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相对稳定,见表1。
表1 2015—2017年该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and its proportion accounted for the total consumption sum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2015-2017
2.2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3年来,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排序始终稳居前2位,二者销售金额之和占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的比例>60%,提示二者在该院口服降糖药中占重要地位;格列奈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由2015年的第3位跌至2016、2017年的第4位,而双胍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由2015年的第4位升至2016、2017年的第3位,见表2。
2.3 口服降糖药各品种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3年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销售金额排序稳居第1位,其销售金额构成比均>30%,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的销售金额排序稳居第2位,其销售金额构成比约为20%~25%,有逐年下降趋势;格列奈类药物瑞格列奈自2016年起退出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由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取代,且二甲双胍销售金额增幅明显,2017年较2016年增长59.50%,见表3。
表2 2015—2017年该院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Tab 2 Consumption sum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 and sequence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2015-2017
表3 2015—2017年该院口服降糖药各品种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Tab 3 Consumption sum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 and sequence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2015-2017
注:“—”表示无相关数据
Note:“—” means no relevant data
2.4 口服降糖药各品种的DDDs及其排序、DDC、B/A
3年来,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且均呈增长趋势;DDC排序靠前的药品有阿卡波糖、西格列汀、米格列奈和瑞格列奈,DDC排序靠后的药品有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消渴丸;B/A远大于1的药品有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等,说明其价格偏低,患者接受程度较高,B/A远小于1的药品有阿卡波糖(仅为0.33)等,说明其价格昂贵,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见表4。
表4 2015—2017年该院口服降糖药各品种的DDDs及其排序、DDC、B/ATab 4 DDC, B/A, DDDs and its sequence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2015-2017
注:“—”表示无相关数据
Note:“—” means no relevant data
3 讨论
3.1 磺酰脲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磺酰脲类药物临床应用时间长、疗效确切,是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口服药物之一,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及部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3年来,该院磺酰脲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稳居前2位,主要与该类药物强效持久的降糖效果及DDC低有关[6]。该院现有的磺酰脲类药物有格列美脲片、格列吡嗪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及格列喹酮片,其中,格列美脲的销售金额在同类中最高,DDDs排序稳居口服降糖药的第1位。格列美脲为新型中长效制剂,具有低血糖发生风险低、对体质量影响小及依从性高等优势,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全因死亡风险[7],备受临床医师青睐。格列喹酮的DDDs逐年上升,其DDDs排序由2015年的第8位升至2016年、2017年的第6位。格列喹酮为短效制剂,仅5%的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受肾功能影响很小,尤其适用于伴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8]。
3.2 格列奈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格列奈类药物属于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与磺酰脲类药物相比,格列奈类药物具有“快开-快闭”的特性,其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且能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其“快开”作用可有效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餐后血糖;而其“快闭”作用不会同时导致基础或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升高,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9]。这种模式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防止对胰岛细胞过度刺激,起到保护胰岛β细胞的目的。与瑞格列奈相比,米格列奈与磺酰脲类药物受体(sulfonylurea receptor)的结合时间更短,刺激胰岛素分泌更迅速,但持续时间更短,可使餐后血糖降低速度和幅度更明显,而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10];且其对SUR1更具特异性,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性可能更小。但是,由于该类药物1日需服用多次,且DDC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导致其销售金额及DDDs呈下降趋势,该院已于2016年起停止购进米格列奈。
3.3 双胍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发挥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以其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已成为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11]指出,如无禁忌证,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和联合方案中的基础治疗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由表2—3可见,二甲双胍的销售金额及DDDs自2016年起替代格列奈类药物瑞格列奈挤入前3位;由表4可见,3年来,二甲双胍的平均DDC为1.51元,B/A>1,说明其价格低廉,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在该院的治疗地位肯定,符合相关指南推荐。
3.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其与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的α-葡萄糖苷酶竞争性结合,从而延缓双糖、低聚糖及多糖释放为葡萄糖,对于我国居民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特点尤其适用[12]。虽然该院阿卡波糖的DDC较高,平均为10.08元,但由于其优势明显,且属于医保报销药品,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年来,阿卡波糖销售金额占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的比例稳居第1位,DDDs排序稳居第3位,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3.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主要用于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13]。但由于安全性问题,该类药物自上市后一直颇受争议,首个上市药品曲格列酮由于严重的肝脏不良反应,先后被多个国家撤市。第2代药物吡格列酮虽然在安全性上有了很大提高,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最新评估认为,其仍可能增加膀胱癌罹患风险,建议活动性膀胱癌患者禁用该药,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使用该药前应仔细考虑获益和风险。基于上述原因,3年来,该院吡格列酮的销售金额平均仅占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的1.36%,DDDs排序自2016年起居榜尾,临床应用前景堪忧。
3.6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是近年来作用靶点新颖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可提高体内胰高糖素样肽-1水平,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并能促使胰岛素β细胞增殖与分化,减少β细胞的凋亡[14]。该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呈葡萄糖依赖性,低血糖发生概率低,对体质量无影响,优于多数传统口服降糖药,故其临床治疗地位不断提升[15]。3年来,虽然西格列汀的销售金额和DDDs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其DDC偏高,上市时间较短,临床用药倾向性仍较小。随着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跻身于国家基本医保目录(2017年版),其在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元化治疗选择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7 中西药复方制剂
消渴丸是由格列苯脲及多种中药成分组成的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其降糖效果与格列苯脲相当,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改善糖尿病相关中医症候的效果更显著[2]。3年来,该院消渴丸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升高趋势,且DDC偏低,B/A>1,说明其价格偏低,逐步被医师及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2015—2017年该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药物及双胍类药物在临床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其中,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销售金额、DDDs较高;格列奈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总体下滑;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为新型降糖药开始逐步出现在药物治疗的选择中;消渴丸以其独特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特色逐步被临床接受与认可。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经济能力和用药依从性来制订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