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机械设备中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措施
2018-08-19王艳丽
王艳丽
摘 要:工业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效落实故障诊断及检修措施,不但能够确保整体工业环境运行具备稳定性,并满足当前设备运行效率方面的需求,同时更能够基于检修特点和措施,有效维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便提升工业经济性,更可以针对设备故障情况,提供完善的设备优化信息。本文基于工业机械设备检修问题展开分析,在明确检修类别和优化对策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工业经济环境的构建提供良好且稳定的参照条件。
关键词:工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分析;检修措施
1 工業机械设备中检修措施存在的问题
1.1 检修手段落后
基于当前工业机械设备发展的现状,在落实检修措施过程中,传统的检修方案和相关手段使用已经过于陈旧,导致无法为机械设备运行环境提供稳定的维护条件。同时,根据传统检修故障后进行修理维护的特点,不但影响了整体工业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易造成安全生产方面的隐患。
1.2 检修质量不足
在落实检修工作过程中,基于当前机械设备的特性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现状,极易造成检修质量缺乏标准参照的状况,如此虽然每次修理看似没有问题,但在维修之后却针对故障情况更加频繁,如此不但影响了整体工业运行的效率,同时更易造成元件过度消耗的情况。
1.3 维修人员素质影响
根据当前工业机械设备技术不断革新的特点,在大多检修人员展开自身职能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自身技术认知上的不足,影响整体机械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落实,如此不但为整体器械使用埋下了风险,更易造成先进技术在发展方面落实困难,导致后续检修质量直线下滑。
1.4 故障究责不清晰
在落实检修工作期间,基于维修人员自身素质和态度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落实机械维护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的状况,若无完善的究责系统,则势必会导致此种情绪迅速扩展,从而影响整体工业发展的积极性。其次,不具备完善的究责制度,也势必会影响工业环境内部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影响整体员工的思想构建优势,并为后续工作开展埋下故障隐患。
2 机械设备检修措施类型分析
2.1 故障后检修
此种检修手段是根据机械停运或失效时提供的维护工作。故而,在检修工作落实过程中不具备计划性,并且在职能落实过程中,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还应当落实效率性的原则,这样才能够降低对工业运营造成经济上的影响。
2.2 预防性检修
此种检修措施是基于机械设备特性提供的定期检修形式,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将设备潜在故障有效识别并进行防护;另一方面更能够确保整体机械在后续功能环境中,具备数据审核的优势,以便整体工业经济体系构建具备参数渗透渠道。
2.3 状态性检修
此种检修手段,是针对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技术展开的检修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不但能够基于先进的技术为机械设备的寿命提供拓展渠道,同时更能够有效稳定当前设备生产环境,以便整体工业成本消耗方面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
2.4 改进性检修
此种检修工作是针对设备内部缺陷和常见故障提供检修措施。在落实过程中,不但能够基于设备零件和素质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整体设备寿命和工作效率,同时更能够基于设备特性,提供更加完善的操作环境,以便整体工业发展具备持续化的条件。
3 工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分析
在检修工作落实过程中,应当针对设备运行状况和信号条件进行细致分析,并提供完善的信号检测系统,才能够确保内部故障环境能够被有效诊断。期间,还应当基于设备状态和传感技术的结合,确保整体数据条件能够被有效识别,同时更应当基于专业知识分析,明确当前故障因素特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故障对策具备有效性。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不仅仅是状态监测、寻找原因、解决故障,它还包括了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寻找出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根据故障的类别、性质、征兆、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出机械设备故障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做好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在机械设备未发生故障时指导操作人员进行调控,避免故障的发生;当故障发生或即将要发生时指导操作人员将故障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可以说,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是与状态检修相一致的,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检修,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4 机械设备检修与故障诊断的优化对策
4.1 检修管理制度的完善
机械设备的检修与故障诊断应该有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在制度要求内规范作业,这样既能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出现的频率,又能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检修的质量,促进工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要不断完善检修管理制度,逐步提高检修的质量。详细记录机械设备的各项资料,出厂资料、日常运行资料、各类检修资料等;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分类,在不同类别的机械设备上采用不同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形成一套明晰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促进检修质量的提高,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2 故障监测系统的构建
监测系统是故障诊断中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要认识到故障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要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为企业的机械设备构建起完善的故障监测系统,配合状态检修一起作业,提高企业故障诊断的水平。
4.3 预防性检修的落实
预防性检修是我国机械设备检修中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预防性检修中常常没有根据机械设备的类型来开展有计划性的检修,所以预防性检修的效果不太好。因此,企业要在检修管理制度之下明确不同类型机械设备的检修作业,预防性检修要有一套完整的作业流程,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下去。使得预防性检修发挥作用,做到该检修的检修,不该检修的不检修,节约检修费用,提高检修质量。
4.4 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水平
随着机械设备朝着复杂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要相应提高。操作人员提高专业知识,避免操作失误的出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检修人员要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好的认识机械设备,提高检修的质量。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分析出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故障,促进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型组织,促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学习先进知识,不断提升自我,进而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5 结束语
在落实工业机械设备检修工作中,应当针对设备特性和参数条件进行细致分析,并针对性提供诊断系统进行实时监管,这样才能确保设备故障等问题可以防患于未然。另外,还需要针对当前企业经济发展环境的状况,积极构建完善的维修系统,并针对性提供设备优化技术,这样才能够保障维修部门在企业经济中的地位能够有效提升。故而,在论述检修工作中,必须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工作落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玉成.浅析工业机械设备中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措施[J].工业,2016(8):00078-00078.
[2]郜峻峰.浅析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006-00006.
[3]高鹏.浅谈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7(23).
[4]豆军海.浅析钢铁烧结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J].大科技,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