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钢:让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增长点

2018-08-19李德喆

中国汽车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李德喆

1月20日,在以“把握全球变革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新时代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从2009年开始的“十城千辆”,以公交车、出租车为目标,先推行市场进展,到2014年时实现保有量15万辆。而从2014年到2015年,正是我国新能源行业全面创新、政策落地的一年,这些政策的落地实实在在地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促进,整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万辆,相对于2015年翻了一倍。然而,面对2020年200万辆的目标,“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还需要持续的发力。”

在万钢看来,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市场、政策创新和基础建设方面已经呈现了明显的综合优势,但面对全球范围内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尽管有着很好的基础,却仍面临诸多挑战。

他指出,在研发体系上,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三縱三横”的布局和纯电驱动的研发战略,产学研紧密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形成产业链供应体系。在产业发展上,整车到零部件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转型升级的速度也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和一些新兴企业正在加速形成。在产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和销售量都取得了进展,而在政策上面,现在也已经逐步形成了全环节、中长期、可持续的政策扶持体系,也正在探索用户市场的激励措施。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是功能、性能上还是有短板。同与会嘉宾观点一致,万钢指出:“续驶里程就是一个短板,而且续驶里程不能简单地用增加电池的办法解决,因为电池增加了,重量也增加了,单位耗能反而增加了。它的功能也还没有完全覆盖汽车市场东西南北的要求,特别是北部的低温,怎么样能够克服,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地继续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对于传统的内燃机驱动系统,一方面要面临更加严苛排放标准和降耗减碳要求,因此产业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要努力地把它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另外,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还不平衡、不充分,建设、运营和服务体系还要需要更加灵活和完善。

与此同时,万钢强调,整车产品要在综合效能上下功夫,提高质量,就是说高比能量的蓄能、高比功率的发电,燃料电池或者增程器,高效率的驱动和能量回收,智能化的控制、轻量化的车体等方面,今后衡量新能源汽车,应该从综合性、多目标的角度得到它综合的最佳。为了达到这个综合的最佳,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提升“三电”的核心基础,加大对于高密度能量、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的燃料电池、高性能驱动、高效率回馈等等各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因此,要制定好、落实好各项标准的规范。万钢认为: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一要制定好技术标准,支撑转型,加强标准的研究和供给。二要加快电力价格机制的改革。三要以安全、绿色、高效、共享为原则,及时出台自动驾驶试运行的发展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明确适应阶段和区域的法定标准。

此外,我国还应加大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力度,在推进全球协同创新方面构建了多边合作平台。通过开放的知识平台、开放的软件工厂开放的硬件平台和开放的众创空间,使新技术能够全方位形成产业融合发展链条,加快推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的推广。

总而言之,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起步虽早,但整体实力优势还是十分微薄的。整个汽车产业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创新、业态创新,着力提高我们的供给制度,提高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因此,万钢强调,在今后的国际合作和产业竞争中,中国汽车产业更需要集政产学研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创新的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奋斗,发奋图强,实现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汽车的“出卖”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