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8-08-18王峰
摘 要:由于矿井通风工作做得到位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因此,各煤矿企业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矿井通风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矿井通风工作,更好的防范各类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分析了矿井通风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预防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矿井通风;事故;原因;对策
近年来也有部分煤矿企业,不重视矿井通风,矿井瓦斯治理不到位,私挖乱采,引发了几起重特大煤矿通风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及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再次分析煤矿通风事故发生原因,并探析预防对策。
1 煤矿通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都与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有关,特别是瓦斯治理不彻底以及矿井通风不及时等都易引发通风安全事故。如矿井通风管理不到位,使采空区或巷道内积聚大量有害气体,当采空区顶板与顶煤冒落时,突然涌出大量有害气体,引发通风安全事故;没有管理好盲巷,盲巷内存留大量瓦斯气体,触碰盲巷瓦斯突然渗出,引发爆炸;通风系统存在漏洞,严重漏风,无法及时驱散放炮涌出瓦斯与掘进施工时溢出的瓦斯,瓦斯聚集,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通风设施陈旧,不可靠,输送至工作面的风量较小,导致瓦斯积聚,引发通风安全事故。另外,事故是由潜在致灾因素发生耦合产生的。而目前煤矿的安全管理大多以设备、技术、工艺、职责以及管理框架为界,人为割裂各系统之间致灾因素的密切联系,所以还存在系统性管理漏洞。
(2)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
当前虽然很多煤矿企业都有十分详尽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大多企业都不能全面落实到位,只是一纸空文,不去具体落实。另外,部分企业还存在安全责任不明确,不能清楚的定位,赏罚不合理,时常都是说一套做一套,雷声大雨点小。对瓦斯治理工作,通风管理工作草草了事,得过且过,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等,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
(3)只重生产效益轻安全,超能力生产
我国的煤矿资源赋存条件就较复杂,有将近一半左右的生产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存在严重的瓦斯灾害隐患。若煤矿企业再进行超能力生产,这样不但会影响矿井通风,而且可能引发采掘失调,易埋下各种安全隐患。再者,也有部分煤矿企业不能充分认识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只误以为矿井具有越高的煤矿产量,其经济效益就越好,殊不知安全才是企业最大效益,安全事故才是企业最大浪费。不重视安全投入,不及时跟换陈旧、落后的通风设备,设备防爆性能差,同时不彻底治理瓦斯,生产投入大幅脱节安全投入等,这些现象都给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
(4) 安监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就以往发生过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煤矿来看,很多都是安监部门检查后,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责令及时整改的煤矿,但很多煤矿都没有及时整改。安监部门也没有及时跟踪监督,于是这些煤矿能拖就拖,能省则省,敷衍了事,最后在煤矿企业“拖”“省”“敷衍”中就发生了安全事故,造成严重损失。
2 通风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对策
(1)从技术层面强化通风安全措施
随着各矿井开采年限的增加,井内可采煤炭资源量不断减少,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矿井安全通风越来越难,要想实现有效通风,我们一方面应重视应用一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通风设备,另一方面还应科学合理的布置采区,正确布设掘进巷道走向,以便于抽排井下有害气体。同时,应按相关规定,定期校正维护、保养矿井通风检测仪器以及瓦斯检测仪表等装置;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矿井通风设施,做好矿井通风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在检查中若发现通风设施存在损坏现象,应及时安排修理。另外还应彻底整治局部通风乱象,管理好盲井,并对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进行纠正。
(2)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赏罚分明
矿井管理者与职工都应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管理;重视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让每位职工都懂安全、要安全,人尽其责确保安全,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赏罚分明。
(3) 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监督力度
煤矿安监部门应定期核定自身管辖区域内的煤矿通风能力,及时检查、紧密跟踪、详尽指导矿井通风工作。应逐步建立完善审查现场复查制度,强化现场复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的矿井,及时跟踪问效,直到通过验收合格为止。煤矿安全部门应依法强化矿井通风检查,进行事故责任追究,把监管职责履行好,以更好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4) 重视提高矿井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
首先应让煤矿领导者足够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所需的“钱”“物”问题先解决好,这样可有效防治安全事故。应让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从矿井领导到员工,都应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第一要务,要把人是最宝贵资源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通风工作中。其次,煤矿通过制定各工种的作业标准和流程,推广“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建立健全员工操作达标动态考核体系,达到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保证每名员工熟知岗位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掌握本岗位操作标准和流程,提高岗位工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5) 应正确处理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切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决策层,首先应摆正观念,不是越多出煤,企业就会获得越高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严格依据安全生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严禁超负荷生产,应重视增大安全资金投入,及时淘汰性能不达标,陈旧落后的安全设备,不断改善安全设施,切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产出煤炭,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严禁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方面打折扣。
(6) 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通风系统除了做好“事中控制,事后处理”,更要做好“事前预防”。首先是开展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覆是煤矿通风事故发生的起因,所以要求在煤矿通风环节要准确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及时记录分辨。然后是进行通风日常监测。对煤矿通风过程的监测,发现辨识出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初步措施,使危险源得到暂时的妥善控制,并根据已发现的危险源建立危险源档案,作为日后日常监测的内容。其次是对危险源分析处理,并制定管控措施。根据日常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如不可容忍,则发出预警信息,并制定技术性或管理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及时发布。最后是风险管控措施的动态管理。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未能达到要求的,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达到要求的,应予以标准化,巩固成果。
3 结语
总之,矿井通风工作无小事,对此,各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必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齐抓共管,重视从源头做足做实矿井通风工作,只有把礦井的通风工作做好,把矿井通风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努力筑起一道抵御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防火墙,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各类矿井通风安全事故,才能更好的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刘建伟.浅谈矿井通风安全技术[J]. 科技风. 2017(02)
[2]孙永茂.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 机械管理开发. 2016(12)
[3]杜佳辑.浅析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建设[J]. 煤. 2017(03)
作者简介:
王峰,男,汉族,1980年出生,安徽省濉溪县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一通三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