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2018-08-18郭智睿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摘 要: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是20世纪末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过程具代表性的重要理论产物。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理念,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治理时代",专家学者对这一理念的解读阐释,可以帮助对其内涵进行更好的理解。在立足于这一本土理念的基础之上,审视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可以得出一些关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的启示,包括政府需要创造公共价值、国家公共部门及人员应进行职能创新、政府工具需要创新等。

关键词: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一、引论

上世纪末,在信息时代到来、全球化日益深化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之下,西方公共行政學的理论又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这一方面符合公共行政学理论发展的逻辑,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状况的产物。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开始,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发展体现出了价值、工具两种理性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政府改革遭遇发展瓶颈,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走向失灵,现实状况呼吁新的指导理论出现,新公共管理逐步转换进入为后新公共管理阶段;从政府的职能发展上看,政府职能的统治时代以及管理时代已经逐渐成为了历史,目前的处于的时代则成为治理时代,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则是治理时代产生的众多治理理论之一。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是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走向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产物。这一理论正式创立的时间为1995年,这一理论的最初提出者和最具代表性人物为美国行政学家马克?穆尔。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是对原有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的一次超越,在将来也势必会成为公共管理的主流理论中的一个。这一新的热点理论为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以及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将公共管理和公共价值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虽然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是西方行政学理论发展的产物,其所针对的情况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存在于西方社会的。由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中国的政治社会现状、公共管理问题与西方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必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然而,作为新颖而先进的公共行政理论,其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也具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之所以说对中国具有指导意义,是因为中国的治理时代已经来临。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标志着中国也进入了治理时代。之所以进入了治理时代,一方面因为跟随了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要想处理好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与发展,选择“治理”这一理念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理念出发出发,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和政府改革的实际,审视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发现其对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能带来的启示。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内涵

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无论要利用包括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在内的任何理论来推动其实现,都必须对其内涵进行较为充分的理解与把握。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在这一概念产生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对其进行了阐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这一阐释可以作为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与出发点。国家制度体系、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可以看做是国家治理的两个基本要素,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现代化的两大对象。

(二)理念的深层次挖掘

在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理念基本内涵的理解基础上,各方专家学者们对其内涵、主体与目标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更高层次的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引进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

1.理念的内涵挖掘

从这一理念的内涵角度来讲,这一理念的主要理论来源是21世纪初进入中国的治理理论。这一理论的优势在于弥补政府与市场的治理能力欠缺的同时打开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渠道,形成多元主体、动态参与和网络化的治理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实现,必须在合理的规则框架内进行,约束主体的行为范围以及其长期的行动轨迹。而现代社会中最为高级、明确、具有最强约束力的规则无疑是法律。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法制化,意味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真正实现。

除了法制之外,制度的建设与应用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郑言、李猛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相互协调,日趋合理”,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两者的关系可以比喻为是“骨与血肉”,治理体系作用的发挥在于治理能力,二者是互相依靠、紧密相关的,制度的建设与良好应用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要求。

2.治理主体的现代化

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理念,很多学者对于其主体,也就是治理的主体进行了研究与描述。治理意味着多元化的主体与利益,而不是单一的主体来履行职能。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毫无疑问治理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主体一般认为是政府。除了党和国家之外,在治理主体方面,更要强调其他主体的参与,因为这一点在以前的重视不足,也是最需要跟进的部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都需要更好的发挥其功效,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第三部门以及其他社会主体都应该获得稳定的制度性渠道共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共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成治理目标。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欲在沟通国家、社会的基础上突破之前的权力政治性与效率主义,实现治理的最高目标“善治”,它力图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点,使得公共利益最大化, “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总而言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就在于实现“善治”。

三、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及其启示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学界而又针对于西方社会的状况,其内容必然不完全契合于中国实际,所以以整套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为基础,在此之上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整体设计,是本末倒置、脫离现实的做法,缺乏意义。而上一节描述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对其进行的理论上深度挖掘的基本内容,正确的途径是以这些本土理论为基础,来对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内容进行审视,寻找其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的部分,而后加以引进,为我所用,促进“善治”目标的实现。

(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价值管理是一个有关公共价值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基于公共价值的公共管理理论,是以公共价值为基础和目的的公共管理工具的创新,它是公共价值思潮的兴盛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体现。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虽然是一套方兴未艾的理论,但是到目前为止其内容已经非常庞杂丰富,很难对其全部内容进行总体概括。所以在这里对其较为基本的内容进行梳理。

首先,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指出了公共价值的创造过程,创造公共价值,是进行价值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公共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步是对公共价值进行认知,其中涉及到公共价值的仲裁者应该是谁、其应该接受怎样的政府绩效两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二步是对公共价值进行创造,公共管理的负责者在新的环境之下,需要对公共组织的公共价值进行多个维度的阐释,利用政治协商机制来明晰公众的期望与偏好;第三步是对公共价值进行评估,理论创始人穆尔说明了评估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运用公共价值链来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

之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强调对了公共管理主体的职能进行创新。因为所有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依靠公共管理主体的行动,公共管理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成效和结果。公共管理者应该主动在同公众的互动中识别和发现公共价值,并在与上级公共部门的互动中主动争取政治支持,营造有利的授权环境,积极整合必要的资源,最终实现公共价值的创造。 具体而言,包括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关注点,以及对效率、责任和公平三者的平衡,公共价值管理理论都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和丰富的部分,公共价值管理理论阐释了基于公共价值而产生的公共管理理念。这样的理念本质上是公共价值与公共管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具体而言,其包括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网络化治理,他们分别是公共价值和战略管理思想、绩效管理、网络化治理相结合的产物。另外,这些公共管理理念中,还包括一种对于公共政策及服务的有效性的新的评判标准,即以公共价值的失灵为标准,这本质上是公共价值的失灵与公共政策、服务互相结合的产物。

以上便是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当然,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由于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找这一理论对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所以在这里就不再对理论内容进行过多阐释。

(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从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公共管理其其他方面的基本情况,来对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内容进行观察,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政府需要创造公共价值

在中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主体就是政府,目前中国政府的一大主题,就是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之于社会和民众,其角色应该是服务者,而如果像扮演好这一服务者的角色,一方面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创造公共价值,要注意构建与市场以及社会的合作关系,构建包含合作信任的共同价值。

针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实际状况,有学者设计了中国政府创造公共价值的主要流程,一共分为五个步骤:第一,认知并辨析公共价值在某一具体公共领域(如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社会保障)中的内涵;第二,探寻公共价值在这一公共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第三,围绕公共价值创建公共政策或公共服务目标;第四,通过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具体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落实公共价值;第五,在政策执行、务递送中不断评估公共价值是否得以实现。

2.国家公共部门及人员应进行职能创新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多的在于国家公共部门以及其人员能力的提升,在中国,国家公共部门以及其人员就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而公共管理主体职能创新则是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可以运用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的这一部分,推动国家公共部门以及其人员的职能创新。

首先,中国的公共部门及其人员应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其不应该继续将自己仅仅看做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或者说技术官僚,而更应该成为一个探索者和战略家,与其他主体一起认知、定义和创造公共价值,实现战略者和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其次,公共部门及其人员也应转移自身的关注点,为了更好的履行公共价值的创造工作,其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公众的集体偏好,因为公共价值的主要来源之一便是集合之后的公众集体偏好;最后,公共部门及其人员在履行职能时不仅要关注效率这样的经济上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也要更加关注公平这样的政治问题,以及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责任问题,做到效率、公平、责任的合理平衡。

3.政府工具需要创新

拥有先进的政府工具,是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点。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工具一直是一个热点的问题。然而一直以来政府工具都明显具有管理主义的色彩,中国也是如此。在新的时代中,新公共管理逐渐陷入了困境,而原有的政府工具也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公共管理问题,有可能会遭遇失败的结果。所以,政府工具需要升级与创新。

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出现,为政府工具的升级创新提供了一个契机,中国也可以立足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政府工具进行发展与创新。依据穆尔的思想,可以将政府的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战略三角”,有效的实现公共价值。另外,原有的常见的政府工具,包括目标管理、合同承包、全面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等,都可以与公共价值相结合,形成新型的政府工具,让工具的运行体现出公共价值的因素,从而为政府工具注入活力,防止政府工具走向失灵或失败,保证国家治理能力可以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升级,实现对于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良好解决。

四、结语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理念内涵广泛,包含着对各个方面的许多要求,专家、学者对这一理念的解读也众说纷纭,但都是對其中一个或一些方面的阐释和挖掘,都是实践这一理念时所要进行考虑的。这一理念的实现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

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作为一公共价值为基础的公共管理理论的集合,同样也表现出很强的庞杂性和深度性,对于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挖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本文针对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启示的挖掘,可以说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相关启示,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总之,要立足于我国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以及我国其他各个方面的实际,去辩证寻找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中可以为我所用的内容,是今后继续相关研究的一条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亭亭、唐兴霖.公共价值管理: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新发展[J].行政论坛.2014年第6期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新华社.11月12日

[3]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人民网.2014年02月18日

[4]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

[5]侯恩宾、刘建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评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9月.

[7]韩兆柱、翟文康.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6年5月

[8]杨博,谢光远.论“公共价值管理”:一种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与限度.政治学研究[J].2014年6月

作者简介:

郭智睿,1994年生,男,内蒙古赤峰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政府网站建设及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