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有机烟叶存在的问题及改良路径思考
2018-08-18沈金龙沈金松
沈金龙 沈金松
摘 要:发展生态有机安全的优质烟叶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烤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结合当前笔者所在地区烤烟生产管理的经验,系统的分析了生态有机烟叶发展的瓶颈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生态有机烟叶的发展模式的构建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生态;有机烟叶;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发展绿色生态烟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烟叶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机生态、安全优质的烟叶的需求持续上涨。这对烤烟的生产管理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具体而言,传统的烤烟种植过程中依靠大量的化肥、农药、生长调剂等化学原料的投入获取高产出。这种模式会导致导致土壤板结、生态环境恶化,烟叶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因此,树立绿色生态烟叶发展新理念,全面探索绿色生态安全优质烟叶发展新路子,努力构建绿色生产清洁生产标准生产新方式,不仅是卷烟上水平的迫切要求,而且是烟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坚实基础,探索一种全新的生态有机烟叶的生产模式势在必行,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使烤烟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当前烤烟产业发展现状
(一)烤烟种植土地流转难度大
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烤烟种植的土地流转不成规模。目前我市绝大部分产区县的田地仍以农户间的小规模自发流转形式为主,种烟大户租地困难,难以成片流转,不利于形成规模。二是土地流转地价过高。土地流转价格主要是根据土地供求状况和所经营产业的市场效益影响确定的。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用地和农业多元化发展带来的用地紧张,引起地租过高。三是土地流转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运作体系及健全的流转服务机构,加上没有统一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的保障,各烟区的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自发、随意、分散、无序等现象。同时,这会导致烤烟生产分布分散,砍块划片区域偏少,规模效应难以形成,这样的状况,不利于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会影响生产期间的技术服务与管理,直接影响烟叶质量的高等级率。
(二)种烟农户逐年减少,年度种植面积落实难度大
受经济下行因素的影响,用地、人工成本的不断升高,烟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持续降低,烟农生产积极性受挫,造成部分烟农流失。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达到每人120元/天,烟叶采收烘烤季节,更是高达每人150元/天,用工投入成本占烟农整个投入的60%。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倾向性更高,農村产生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家的劳力严重不足。此外烟叶收购政策调整后,部分烟农烟叶滞销,极大打击烟农生产积极性;受生产成本过高、亩产低、天灾病害频发等影响,烟农种烟收入减少,种烟积极性随之下降。部分烟农烤烟生产的热情依旧低迷,对烤烟的种植持观望态度。群众种烟积极性严重缺乏,直接导致种植面积落实缓慢,严重影响烤烟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科技投入加大,但技术总量偏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烤烟生产管理技术已被采用,大部分地区的烤烟生产已经能做到统一部署。但是受地理条件偏差大、种植技术都差异大的因素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烤烟生产科技投入大,技术总量偏低。平衡施肥、预整地、移栽、封顶打岔、中后期管理等多项先进生产技术需要烟农灵活掌握和使用,此外从生产技术指导的人员配置和技术力量上分析,经过烟校正规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总体上烟农素质跟不上,从烤烟产业化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技术总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生态有机烟叶面临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烤烟种植比较效益下降及农业种植结构深刻调整,蔬菜、花卉、果木等农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与烤烟争地的矛盾突出。烤烟种植区域呈现出从基础条件好向设施保障差区域,从坝区县向山区县,从田烟向地烟迅速转移的趋势,总种植面积萎缩。优质植烟土壤资源的减少,将会对烟叶品质造成影响。部分地区群众为追求蔬菜、花卉的高收益,常年种植,并投入大量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含氮量过高、土壤结构变差,水体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而山区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烤烟,不注重土地的轮作及秸秆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中微量元素含量减少。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向 三产业加快流出,在农村以妇女、老人、儿童为主要人口,青壮年人口减少,劳动力结构弱化,接受技术慢,传统的精耕细作正在逐步丧失。烤烟种植比较效益已经不具优势,农民种烟积极性下降。
四、发展生态有机烟叶的路径
(一)全面统筹,加大投资力度
发展绿色生态烟叶,首先需要政府科学规划,营造氛围,合理引导,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可结合适合烟叶发展的优质自然资源实际,积极牵头、协调农业部门及其他经济作物投资者,探索因地制宜、以烟为主、绿色生产、生态循环、园区规划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烟草部门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管理到位,出台补贴政策对农民进行补贴引导生产绿色生态食品,适当放宽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二)多措并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在现有的土地制度框架内,大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鼓励承包农户流转承包地。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民主原则对土地统一管理。同时,针对非种烟乡镇由于农民大量外出务工,造成土地闲置的现象,积极采取措施鼓励烟农跨村、跨乡镇承包土地种烟。消除农户对长期流转承包地的顾虑,促使他们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形成比较稳固的承租关系,并在其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有效服务。
(三)完善风险保障机制,调动烟农积极性
一是加大对气象服务的研究和投入,科学指导烟农组织烟叶生产,降低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给烟叶带来的危害。二是完善烟叶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建立烟草病虫害快速反应和有效控制机制,切实提高病虫害防控能力。三是切实开展好政策性烟叶种植保险工作,要尽快在各种烟县全面铺开,真正让政策利好受益与民,让烟农无后顾之忧的发动生产。四是切实有效的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对烟叶生产、收购新政策的调整一定要让烟农第一时间知晓,因宣传不到位造成烟农利益受损的,要问责有关单位和个人。
(四)助力生产,大力发展科技创新
烟草行业在漂浮育苗、膜下小苗移栽、生物病虫害防治、秸杆炭化还田等技术推广和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漂浮育苗、生物防治已经应用于蔬菜育苗和生产上。可积极利用发挥烟草的科技研发推广优势,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上,加大科技投入和新技术推广力度,还可建立广泛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无论是烟农、烟技员还是烟草职工,只要其发明的新技术、提出的新理念有利于绿色生态烟叶生产发展,都可纳入烟草行业奖励范围,充分发挥烟农、技术人员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绿色生态烟叶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姚成强,浅谈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8(8):88 -89.
[2]刘思华.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