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探究,打造高效课堂

2018-08-18刘晓菊郭邦涌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刘晓菊 郭邦涌

摘 要: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面临挑战。利用互联网优势,遵循"翻转课堂"的理念,进行课程内容重构,改革教案和学案,解决《财务分析》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探究,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改革;财务分析;翻转课堂;有效性

当今,大数据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给现代会计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新思维、新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深刻影响了高校会计课程的教学。顺应时代潮流,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会计专业主干课,《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面临的挑战

《财务分析》作为会计专业主干课,担负着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利用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分析、通过报表数据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帮助利益相关组织改善决策等教学任务。传统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财务报表信息主要来自于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进入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技术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有益工具和补充,尤其是网上数据信息量庞大,依托海量公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为可能。这个时代背景下,传统《财务分析》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受到冲击和挑战,要改革、要创新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寻求变革思路。

(一)对教学目标的挑战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教学目标停留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层面;进入大数据时代,运用翻转课程、微博、微信等“微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探索性、趣味性、自主性、能动性,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通用人文素质培养。相比以往,学生更喜欢有创新和合作度更高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教学模式的挑战

传统教学较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师教生学,老师讲破喉咙,学生被动接受。利用大数据优势,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有关项目的自主学习、研究,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分享、总结、提问、解答,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成为任务的安排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进程的引导者;学生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

(三)对教学过程的挑战

传统的专业课程学习,教学过程重点关注课中的教师讲、学生学,课前、课后覆盖面窄。教学创新就是要将教学过程覆盖到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全学习过程的特点。

(四)对教学评价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教学创新,可以引入全过程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时间全程化。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设计

利用“翻转课堂”的理念,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攻、练为主线”的原则,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对《财务分析》课程进行内容重构

按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九个典型工作任务: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杜邦分析和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采取学生自由组合方式形成学习小组,利用互联网资源,由各组从沪、深两市中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小组研究对象,与九项学习任务结合,进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二)进行教案和学案内容改革

1.教案改革

首先,在教案中增加课前的学生学习组织方法和要求、以教学难点和关键点创建教学视频,准备学生自我学习的导学单、进行细致的学习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及要求说明。其次,设计课堂教学的步骤、互动形式、规则和考评办法。最后,加强课后反思。记录课堂教学组织的成功点、不足及改进方案。

2.学案改革

使学生明确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特点、教学环节;布置业余时间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认领小组学习任务,明确小组学习要求;实施课前研究性学习,要求形成研究成果(PPT汇报交流)。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研究成果分享、评价、提问、总结等任务。要求学生课后进行PPT修改、完善并上交。

三、《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设计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小组研究性学习→课中学习成果分享(PPT汇报)→教师课程组织、引导、讲评→课后总结。

(一)课前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

1.组建学习小组。小组组建采取自由组合方式(组员人数不超过4人),克服时间、空间不利因素,减少组员磨擦、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2.抽签确定组号并对应学习任务。

3.小组确定研究的上市公司名称、股票代码。

4.小组搜集研究对象近三年主要财务报表。

5.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研究成果(PPT總结)。

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信息。满足人际交往的愉悦感、信任感,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刺激和挑战。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教学目标。

(二)课中学习成果分享

1.本组学习成果分享(放映并讲解PPT)。分享时间、规则于学期初明确,学生认真、充分准备,课堂交由学生掌控。

2.分享后,根据小组序号,由上一组进行总结、评价。总结同学认真评判,用新的视角发挥审视、归纳作用。尊重学生,提升了学生的能动性。

3.根据小组序号,由下一组进行发问,至少提出2个问题。提问同学针对分享情况,对上市公司或PPT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问,刺激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4.本组队员合作,回答问题。由主讲小组团队配合,集思广益,回答问题。学生集体荣誉感较强,合作欲望强烈,课堂生动、活泼。

(三)教师课堂的组织、引导和讲评

1.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引导,掌控教学互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充当现场“主持人”,需要提升职业素养、专业能力,能适时进行专业知识的点拨。

2.教学互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进行充分肯定,并提出改进、完善意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课后总结

1.学习小组进行PPT修改、完善交上交。教师评判,构成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

2.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形成教学经验总结、改进方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满足教师教学成就感。

(五)教学效果检验

1.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开展教改班级课程学习成果PPT总结展示,并进行评比。

2.调研课改受欢迎情况。采取的方式有学生访谈、制作并回收调查问卷,评价教改成绩。

四、《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反思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课外时间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时间小组展示、总结、提问、回答,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决策,表达、合作、交流沟通、展示等能力,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了高效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2]饶旭鹏.“翻转课堂”:互联网时代教育方式的“革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95-99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