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焦虑的因应对策

2018-08-18于立新

考试周刊 2018年75期
关键词:归因对策大学生

摘要:本文基于大学生创业焦虑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逐步树立创业信心,降低创业焦虑;针对不同的创业人格、归因方式差异造成的创业焦虑采取不同的对策;创建政府、家庭、学校、企业联动的培养机制,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环境,以期为地方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建议。

关键词:创业焦虑;创业动机;对策;地方高校

一、 创业焦虑的概念

林铉认为:“创业焦虑症”在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即用“互联网思维”投机取巧,不是通过创新,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者模式,更多的是想通过将互联网思维嫁接到传统行业,占领市场,吸引投资、上市圈钱,这种创业缺乏产品的成功,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易被他人超越。张晓燕,罗璐瑶认为:焦虑是指环境改变、压力威胁造成自我身心冲突和挫折的内在感受。王大伟认为:焦虑是指个体预感到内外危险刺激对自我产生威胁,而又不能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安,并造成躯体内、外变化。陈东勇提出:焦虑是指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行动中,遭遇困难和挫折而又没有办法解决时产生的身心状态,而大学生创业焦虑是指其创业中,面临难题或失败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身体反应,适度焦虑对创业有利,而过度焦虑则对创业成功极为不利。

二、 大学生创业焦虑的原因

(一) 创业动机模糊

没有明确的创业动机,如赶潮流、随大流、赚钱、证明自身能力或价值、家人的期望等等。缺乏明确的创业动机,没有明确目标,也就很難有坚持到底的勇气,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焦虑甚至失败逃跑。

(二) 缺乏创新的必要能力

创业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的创业是缺乏灵魂的,也不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容易被模仿和超越。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就是发现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事物和思想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看,创新包括新产品、新方法、新市场、新渠道、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1912),而技术创新处于创新的主导地位(华尔特.罗斯托,1960),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林恩,1962)。大学生创业者在专业技术的获得和创造发现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需要完善的是发现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能力及将其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能力,这是产生创业焦虑的痛点、难点。

(三) 政府、企业支持不足产生创业焦虑

大学生创业需要政府在软硬环境两方面的支持,软环境(创业优惠政策、法规),硬环境(风投创业投资),由于政府提出创新创业的号召时间不长,很多相关政策、法规、风投支持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不够、支持面不全都可能导致创业焦虑。

企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平台和面临真实的市场环境,对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磨炼创业本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学校与企业连接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不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四) 因方式的不同造成创业焦虑

归因方式:人们对遇到的事件(消极、积极)产生原因的解释方式。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人格特质。人们通常有两种归因方式:乐观(好事归因于内因,坏事归因于外因)、悲观(坏事归因于内因,好事归因于外因)。归因方式的不同,造成创业焦虑程度的高低差别。高焦虑学生往往将失败归于内部,低焦虑者多把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同性别、不同焦虑程度在归因方式各维度上均有差异。

(五) 学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造成大学生创业焦虑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创业学习和实践,当前,大多数转型发展的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刚刚起步,学校的创业教育理念、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实训场所都不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遇到问题时获得相应支持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三、 解决大学生焦虑的对策

(一) 针对不同的创业人格、归因方式差异造成的创业焦虑采取不同的对策

大学生的人格类型多样:差异焦虑程度表现为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外向敏感型<内向敏感型。乐群性、男女生在创业动机、交际能力等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创业焦虑类型、程度等等的不同,要求在转化和消除创业焦虑时应该因人而异。尤其要重点关注焦虑程度高,敏感多疑以及归因方式不良的学生,归因方式是长期形成的,所以,在改变不良归因方式的时候,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目标。

(二) 创建政府、家庭、学校、企业联动的培养机制,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首先,各方要有明确的支持态度,奠定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各方还要拿出实际行动进行支持,如资金、人力、物力、税收减免或优惠;政府要协调、沟通各方,通过政策引导,发掘各方参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当创业出现问题或困难时能够获得有效支持;学校和企业要承担起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传授和磨炼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的重大任务,要有从学校到企业的一整套培养理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构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业经历的教师队伍。当前除了学校教育体系亟待改变,尤其薄弱的环节是企业的参与程度、参与热情较低,这需要政府协调,给予政策支持,比如参与大学生创业培养的企业,根据参与程度,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政策的支持,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铉.互联网思维与创业焦虑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4).

[2]张晓燕,罗璐瑶.177名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1):119-121.

[3]王大伟.《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的编制与效信度的评价[J].120-124.

[4]陈东勇.大学生创业受挫后心理调适的探究[J].才智,2016(33):6-7+9.

作者简介:于立新,吉林省白城市,白城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归因对策大学生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之歌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