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思维导图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18张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张莉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建立在发散性思维基础上的崭新有效的教学辅助策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达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优质教学效果。同时,通过理解和构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参与度,增进英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教学 公共英语

一、引语

我们面临着一个信息的时代。知识爆炸,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使得人们不仅对于知识的传播感兴趣,而且对于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有要求。怎样用更好、更快、更加一目了然又以简概全的方式来传播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特色。作为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语言教师,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教学模式,不能再采用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对于时代的召唤、数据的更新无动于衷;所以我们要积极更新知识储备,更加要与时俱进,采用更多新鲜的教学方式和工具。

二、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 or Mind Mapping)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应运而生,其问世的一二十年期间,人们对于它的关注、使用和研究一直不断地升温,具有扩大化、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那么,思维导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它又是什么意思呢?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是专门用来表达人类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图形工具。它以直观、高效的方式表达知识和概念,以及知识点、章节、细节与主题等等之间的关系,把点、片、面之间的因果、归属、推导、总结的关系用表格、层级图、树形图等展现出来,犹如一幅充满要点和有用信息量的图画,使得知识内容简单易懂、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大量知识,可以运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思维活动。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Tony Buzan),他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其后出版了20多部著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人脑不是按照工具条和菜单方式,而是按照神经系统或树枝的方式进行着思维活动的。思维导图正是有力地把握了这一点,在思维表达上遵循从线性到横向到多维发散的方式来呈现和进行。我们来随机举一个思維导图的例子:

(p159)

这是思维导图的大致形态,很多人会把各种各样的类似导图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我们再来看一个运用的例子,这是一位学习者用来总结自己学习的知识点的:

三、思维导图对于教学的意义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鲜的工具,在我国引入教学包括多领域、多层级的教学实践中以来已有一二十年了。在21世纪初即有学者发表相关论文在综述或研究思维导图的运用。至今为止它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教学工具和方式。出现了大批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典型地运用于阅读、写作、语法和词汇教学中,以期增强教学效果,启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在词汇教学中,面对大量词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以生动的方式把词汇串联起来,不仅记忆简便,而且重点突出。在阅读中,更是可以收到结构明晰、一目了然的效果,让学生能更好地从整体去把握中心思想。在写作中思维导图是从自由写作(Free Writing)过渡到应试作文或论文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练习,通过分析在思维导图中堆砌(Clustering)的中心、思考、材料,进行去芜存菁、罗列筛除,留下核心思想和有用细节,这样最后的写作也会更顺利。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运用在以上方面,在其他方面的运用也有很好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更新和换代,如果还继续采用以前的陈旧的老方法、没有创新、也没有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爆炸的新时代是没有出路的。传统教学课堂使得很多学生虽有一腔学习英语的热情,但因为传统课堂的枯燥无新意、参与度不高而一再受挫,最后甚至影响了英语的学习。在网络更迭的年代,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一味地故步自封,只能流失大量的学生群体,使得英语教学课堂形同摆设、更无特色,而我们都知道现在各种网络教育模式的兴起会使学生将兴趣和希望度转移,从而致使传统课堂愈发沉闷。如果不进行英语课堂教育改革,如果教师本身不足够重视这样的时代转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想象,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们宁肯抱着手机用百度、网易或其他软件学习英语,也不会再寄希望于课堂;而学习欲望本身就不怎么强烈的学生则在时代的进步和落后的课堂的夹缝中成为牺牲品,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失去产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机会。

运用思维导图,就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突破的一次大胆尝试,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开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思维导图以其有趣、有效、有重点的方式,打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新局面。

四、笔者的思维导图教学实例设计

下面,我们就以教学活动的实例来验证思维导图的实践。

(一)讲解语法

对于英语语法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语法讲解不是重点,但很多思路是不清楚的,只能靠自己补救。在课堂上由于基础参差不齐,教师也无法花大量时间详细讲解,此时,用思维导图把语法知识点“画”出来,不仅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目了然、富有成效的讲解。我们以虚拟语气的语法点为例:

(二)分析课文结构:

我们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1》的第五单元课文教学活动为例,我们可以把Text A的课文结构总结如下:

然后引导学生填写重点内容,或者自己用树形图画出大意。这一课填写完整后的图是这样的:

其中,在阅读全文、把握大意并画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强调和特殊的要求,比如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使用神经网络或者树枝图的方式,甚至在以后更复杂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用多种颜色的笔来画图以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學习兴趣,这些都是教学所鼓励的。

(三)从提纲表格到思维导图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制作一些表格,或者列一个提纲,来对课文内容进行提炼,或者向学生展示,增加讲解课文的条理性和清晰度。比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3》的第五单元课文教学,我们是这样来把内容列表的:

图六:教学设计(笔者制作)

现在,我们可以用这张图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把课文中举的例子融汇进去,构成一张网络教学的清晰明了的图,还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符合课文的主题。对于思维导图没有固定的格式,比较自由,学生画出的风格、内容不一,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大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感和学习的成就感。

五、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很有效果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将凌乱的知识点清晰化,可以将分散的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堂参与程度,在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语法,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更好地组织和运用英语材料,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获取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我们相信思维导图的运用一定会伴随着思维导图理论研究成果的深入和扩大而不断增强,会有更多更好的教学运用实例涌现,使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发挥创造性,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参考文献

[1] www.baidu.com

[2] 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36-41.

[3] 东尼·博赞,著.卜煜婷,译.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4] 胡晖.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河南农业,2017(8): 26,28.

[5] 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6] 李国峰.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7(21):7-8.

[7] 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5):109-116.

[8] 刘艳艳.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广场,2017(12): 77-78.

[9] 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38-40.

[10] 王华丽.思维导图对大学生四六级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J].海外英语,2016(11): 65-66.

[11] 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76-78.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