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2018-08-18邹迎辉

考试周刊 2018年75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职业教育大数据

摘要: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结合丹东地区产业及人才需求特点,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一、 大数据

大数据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其基本特征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密度相对较多及处理速度快、时效性高。大数据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积累,是当今科技发展,信息高速流通及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大数据可以通过信息感知和通讯终端各种信号源收集信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再度借助云计算的超强计算能力,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强大的更有效的数据信息。

大数据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为我们看待世界、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使得决策行为不再依赖经验和直觉,而是依据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大数据提供的决策意向,是基于大量数据与事实而做出的趋势分析,可以预见、可以模拟,将使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有据可依”。改变之前“差不多”“碰运气”的习惯模式,将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 大数据时代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1. 教学内容简单乏味,与社会需求信息不对称:依然在课堂上有教师充当主角,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而学生的接受效果如何,是否可以学以致用,简单的理论测试成为评价标准,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更无法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

2. 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一是激励机制不足,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二是缺少对实践技能培养的标准,无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取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对于实践教学,总是理解成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或辅助,没有真正将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定位和目标。

3. “双师型”教学队伍的不够重视: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而目前教师的行业经验在教师的发展和评定方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肯定,没有真正把教师的实践经验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或顺应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来对待。

三、 大数据时代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与创新的举措

1. 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宣导:首先从意识领域里认识到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传导途径方便快捷,如QQ、微信、App等,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在多元的信息传导下,职业技术教育会更加自由和灵活,学习空间、探索空间及求知视野会被极大拓宽。教与学的方式和手段会增加更多的内涵,信息交流与互动手段会更加的便捷和充分,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都会被无限制地扩大和延伸,传统的教学理念会因为大数据的冲击而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也因为大数据的影响而不断的改进和迭代,新的教育模式必将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2. 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要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刻上大数据时代的烙印,则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必须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大数据教学环境应具备充分的大数据信息的采集的渠道和路径,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前提。随着高校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智能校园的构建为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大数据挖掘和利用的机会。加强大数据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加强大数据下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各种社交媒体,采用主动推送和积极宣贯的传播方式,为学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大数据在职业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育个性化的创新:在大数据时代,注重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个性化发展,利用大数据观察、收集每一个学生的個体的微观的表现,将这些数据集中起来就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和习惯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课程,促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4. 教学模式的改革:丹东的职业技术教育面对这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伴随着大数据发展的步伐,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课堂网络平台、云课堂等接踵而至。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共享。

5. 教学评价的革新:传统的教学评价,属于典型的事后评价,主要采用考试、考察和操作等方式进行,其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及时动态地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教师在教学工程中的偏差。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跟踪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与学生的获得直接的阻碍或瓶颈,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和学习症结,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下行为等方面的情况,优化教学过程。

针对丹东地方经济特色,量体裁衣式地确定丹东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也是供给侧改革在大数据下的落实和践行。建立一个综合数字化、多维度的关联模型,将丹东的经济特点,人文特色,地域优势,人口分布,教学资源、产业状况等数据均作为模型的动态因子,建立多向相关性的职业技能教育人才输出模式,增强职业技能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时效性等要求,借助大数据的平台和资源,要充分体现大数据的智能化、预见性及高价值对职业技能教育的影响和做出的应对反应。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丹东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即为使丹东职业技术教育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以大数据为核心,以数据分析为手段培养学生数据发现与挖掘能力及信息处理及应用能力,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智慧服务,分析和研讨大数据背景下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策略,进而探讨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研究,就是借助大数据时代契机,为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丹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大数据决策分析和处理能力的人才,同时应对大数据时代对丹东传统产业及传统职业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进而推动丹东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培养和储备。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大数据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教育观察,2018(1).

[2]姜大柱.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3).

[3]徐志英.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N].辽宁师专学报,2017(9).

作者简介:邹迎辉,辽宁省丹东市,辽东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职业教育大数据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