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探究
2018-08-18周琳琳李学亮
周琳琳 李学亮
摘要:对于现代的社会来说价值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人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大学生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对象,人们在大学生身上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对于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而后,以如今的网络时代为背景,分析了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并分析出大学生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对培育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大学生在上网期间,会进行资料的查阅、学习知识等,这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也会遇到网络中的一些腐朽文化,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育。所以大学生在上网时,应该多抵制网络中的腐朽文化,这才可以充分地在网络时代中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培养。在如今的时代中,大学生也对价值观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多方面研究,应怎样调控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教育。
一、 网络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型的平台,所以网络缺乏一些管理,很多不健康的内容都在网络中出现,所以大学生所在网络平台是很混乱的。然而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希望,但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低,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多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网络如今已经遍布在每个大学的校园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有利也有弊,它可以为大学生培育价值观带来更多的机遇,并且可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价值观的观念,使大学生在培育价值观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所以,由于网络的文化带给大学生很多的影响,让大学生在网络的时代背景中正确地树立价值观,是大学校园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并且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为我国培育更多的人才。
二、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现如今的发展中,大学生是我国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并且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国应该着重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且应该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接班人,从而提高我国国家的人才水平,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奠定良好的基礎条件。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是十分关键的,在大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门学科就能够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并且可以为大学生培育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标准,并且价值观也能够影响着大学生平时的行为和态度。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引大学生对人生目的和意义进行更高的追求。我国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还会在为社会做贡献时实现自我价值。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足以说明,人的本质应该和社会与自然的属性相结合。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到一起,这才可以实现更高的价值。
三、 网络时代下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育的有效途径
1. 大学应当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培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网络传播相结合。首先要先改变观念,而后要适应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传播和发展。并且应该充分针对网络的特点,考虑到做网络培育传播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从而为网络时代中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做好准备。
2. 重点培养人才队伍,增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网络中传播的时效性。学校应该加强网络传播者队伍的政治素养培育。对于传播者来说,应该谨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并且应该更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进行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指导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其次,还应该提高传播者的专业化水平,由于网络的飞速变化和发展,这使得传播者应该掌握更多的专业教育水平,对于一个优秀政治传播人来说,不仅要掌握全面的政治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英语、心理学的知识。所以,传播者应该积极的接受专业的培训。最后应该促进传播者队伍的职业化,如今网络政治意识的宣传可以算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传播者要努力开创出新的发展道路,所以对于传播者而言,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并且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负责。由于这项任务相对艰难,所以应该严格的规范传播者的标准,从而促进队伍的职业化。
3. 应遵循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网络相结合。应集中建设对大学生认同的网络思想阵地,并要让大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在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大学校园应该多在一些网站和杂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能够使网站中的内容与当今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有所联系,让大学生能够更多的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为大学生创建网络文化的精神家园。网络传播还应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引导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培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让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
四、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的大学校园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中,缺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然而网络也冲击了马克思价值观教育的模式。所以大学校园应在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育大学生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郑洁,赵菊明.让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真理的力量——“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95-96.
[2]周献策.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构——以广西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为例[N].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6):38-40.
[3]谢美玉,沈春英.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日常生活化[J].教育现代化,2017,4(34):271-273.
[4]周娟,董玉节.新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研究[J].学园,2017(16):165-167.
作者简介:周琳琳,李学亮,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