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谈科技如何服务社会
2018-08-18
编者的话 :6位诺贝尔奖得主近日齐聚北京,出席“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深入探讨诺奖成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活动的嘉宾邀请方、主办方,演讲局拥有全球超过18个分支机构,超过4000名全球各领域顶级演讲嘉宾阵容。接受《环球时报》记者张妮专访的三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谈到,想获得诺贝尔奖才去研究科学,那是走错路了,这是几率问题。你必须首先要热爱科学,享受科学研究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开放和国际合作都是关键要素,这也可以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更多经济效应。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
中国式创新将惠及全世界
基础科学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用?我举个例子。上世纪初,美国几乎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突然超出了其他地区。一个重要原因是,二战后,欧洲的基础科学研究几近崩溃,大批科学家迁移到美国,那个时代大约30%的美国诺贝尔获奖者的老家在欧洲或其他地方。那段时间,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非常卓著,发明了计算机、因特网等,促成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历史上,中国也曾引领世界的发展,我相信,中国未来还可以再现辉煌,在科技方面可以有更大的愿景。首先,中国有非常多的人。我觉得,有时候基础科学就像买彩票,你不知道下一个突破在哪里。但前提是,彩票买得越多越好,这样更容易遇到好运气。所以,要有更多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充满活力。当你走在北京市中心,身边有非常多的人,你能够感受到充满活力的氛围。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学到成为一名科学家所应具备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中国已经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在我看来,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发明就是茶。要知道,中国人开始饮茶时欧洲人还在饮用不干净的水。还有就是现在的微信支付,希望未来微信支付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这将会更方便人们的生活。据我所知,中国近些年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就是使太阳能的使用价格一步步降低。此外,中国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也很受瞩目。尽管美国苹果公司是智能手机的引领者,但中国如今能生产出大量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这将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使用智能手机。以上我举的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中国非常具备创新能力,希望越来越多的新创造能更好地惠及全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给年轻科学家更多支持。上世纪80年代,我获得了多个专利,与一些初创企业合作,这个工作后来得到大型公司的认可,我们因此获得治疗癌症的几千亿的市场份额。基于这个专利我们每年可获得5亿美元收入。但是,现在年轻的临床科学家数量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年轻人获得这种资金上的支持比30年前难度大。目前,通常只有40岁左右的科学家才能获得二三十年前20岁科学家获得的资金支持。而实际上年轻人更有可能做出技术上的突破。
中国有许多好大学,他们应该更加开放,共享更多资源。在美国,西部的大学互相竞争。但是美国东部的大学会互相合作,因为清华和复旦之间的共同利益,一定比清华和足球俱乐部间的共同利益大。他们应该彼此合作。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在北大得到一席之地,他可能就一直在北大了,这种事在美国永远不可能发生。科学研究应该聚集那些最厉害的人,但那些最厉害的人不一定都在一个大学。在组建队伍时不应通过大学来判断要不要这个人才,而是选择你想要的、喜欢的人才。而且要让年轻人更加独立,不要让导师天天监视他们。
科学研究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花费长时间的投入。我获奖前已经在这个领域研究几十年了。40年前,中国的科学研究氛围不好,但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在美国,我有很多学生都来自中国,他们都非常优秀,其中一些在学成之后会回到中国。我的研究领域是把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研究。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很棒的企业在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我觉得未来中国在科学领域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引力波天文台联合发起人基普·索恩:
电影是激发科学兴趣很好的方式
13亿年前,地球上各个物质正在形成我们的地球,之后在我们的星系中有两个黑洞围绕着自体进行旋转,这两个黑洞可以相互冲撞、结合,产生巨大的引力波。引力波的总体力量比宇宙中所有星系的能量结合在一起还要大,即便是100毫秒的能量释放,总能量都要超过3个太阳的总和。5万年前,引力波进入银河系。2015年9月14日,引力波到达地球,不断穿越大气,进入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在美国建立了一个观察引力波的天文台,我们团队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的成员有来自16个国家的1000多名科学家。我们确定观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引力波。
在我们所生存的宇宙中,只存在两种波来进行信息传输,一是电磁波,包括光、无线电波、X光、伽马射线等。二是引力波。引力波是由一系列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的空间中的自由颗粒产生的,可以对空间进行放大和缩小。我们可以使用这两种波以及中子来探索宇宙。
为什么引力波的发现对于人类这么重要?这相当于我们给后代留下的一笔遗产。第一,我和同事们共同合作的引力波探测器包含了非常前沿的技术,其中有高精度测量,其精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技术将在科学技术领域及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第二,我们对于宇宙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大爆炸之初的引力波在137亿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探测到。未来科学家可用新的技术探测引力波,研究宇宙起源。引力波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探索宇宙,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之前无法理解的宇宙现象。在我研究的领域,中国还不是主要参与者。因为引力波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领域。LIGO团队的建设中,中国的参与很少。但是中国很有雄心,我很期待中国未来在这个领域中的表现。
科学探索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它极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基础,中国卓越的机器人制造业也是一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但首要的一点,是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我的“新职业”就是致力于科学普及。我与许多音乐家、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合作。通过音乐、艺术、尤其是电影激励年轻一代。我所参与制作的电影《星际穿越》就能很好地激发人们的兴趣。我在电影的剧情摘要阶段就参与了,比编剧、导演的参与还要早。我的第二部电影正在制作之中,这是我和霍金先生等一起写的剧情摘要。我认为,在当代人们才刚刚开始通过艺术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201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泽:
人工智能不会让大脑退化
神经科学、大脑科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科学,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基础研究,想弄清楚大脑的工作原理。现在对于大脑更高级的一些功能诸如思考、计算、决策等,我们只了解一些皮毛,面临许多难题。几十年后,人们对这些功能会有更多了解,人类大脑中的秘密会被继续发掘。
就我所研究的领域,我最希望看到我的科研成果在阿尔茨海默症中得到应用。超过5%的65岁老人和20%的80岁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这一疾病与认路、记忆有关,和我们的研究很契合,因此我希望我们在记忆、导航方面的研究能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做出贡献。但整个应用过程并不容易。现在致力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人非常多,他们试图找到治愈的方法。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明白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需要在大脑工作方面开展更多调查。当从事大脑研究工作的人与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开展更多合作时,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目前,我特别感兴趣的另一个领域是,AI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也会建立一些类似于人类大脑神经突触这样的联系。第一个阶段,计算机已经可以打败李世石这样的围棋高手。在第二个阶段,计算机或者AI工具可以自己和自己对战,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最好的玩围棋的方式,它可以像大脑一样储存获胜模式等。现在,它如果再和世界冠军对战,不止能赢100次了。
很多人问我,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后,会不会导致人类大脑的退化。我认为不会。因为即使AI在生活中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替代,人们并没有停止使用大脑,不过是换一种使用方式罢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大脑会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新信息,大脑会适应这个高速变化的世界,适应并不意味着退化。
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与20年前我们对一些科技的争论是类似的。AI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现在AI可以解决几年前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停止AI的研究,因为AI会带来无限可能。AI在一些方面可以取代人类完成工作。在现阶段,这是在可控之中的,AI要想完全取代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像创造这样的高级功能。人工智能带来了很多机会,足以改变现在的世界。但同时要看到,机会还伴随着风险,就像20年前的生物技术,这些技术是可能被误用的。所以,至关重要的是,制定相关法律以防人们滥用误用这些科技。
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投入了巨大资金。我认为,中国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占有巨大优势。人工智能可以从大脑借鉴、学习很多。现在我们对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可将这些知识用于开发电脑的人类行为功能。我认为理论、应用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将这三者结合,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