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
2018-08-18李玲李小妹
李玲 李小妹
(1.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医院,厦门,361012;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365000)
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渐升高。精神分裂症病因尚未明确,该疾病在青壮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具有易反复、病程长的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意志力减退、思维障碍、情感淡漠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情况较重者还会出现自残行为,且睡眠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生命质量随之下降。我院对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方面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CCMD-Ⅱ)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无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无中性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统计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女18例,男26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8.61±5.61)岁;观察组中,女17例,男27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61±4.98)岁。比较2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等。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常见症状及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1]。掌握患者、家庭与社会的心理特点与家庭情况,消除患者与家属悲观失望情绪,鼓励患者将自己心中想法同他人进行交流,帮助患者释放内心压力;其次应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互动: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家属实施健康宣教,在沟通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家属、朋友能对该疾病有正确认识,同时也能更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供帮助[2];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家庭情况、心理特点、工作情况以及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向患者讲解精神分裂、抑郁情绪等知识,分析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根本原因,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让患者了解抑郁情绪对精神分裂症的负面作用,调动患者临床治疗主动性,提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还可邀请恢复良好的病友进行经验分享,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娱疗活动,丰富患者生活,消除患者消极、悲观情绪[3];对患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深入分析,并计提实施心理疏导;支持心理护理:培养患者家庭与社交能力,让患者指导自己能够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对患者不良认知进行纠正,帮助患者建立理性的思维模式,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娱乐、运动,例如:下棋、打球等,为患者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环境护理:为了患者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生活中,应对患者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治疗与心理教育,让患者明白进行家庭治疗意义,帮助患者改善社会与家庭人际关系,帮助患者社交质量提升。
1.3 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分值为0~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症状越重。应用SF-36生命质量评估量表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生命质量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2组患者睡眠质量,分值范围为0~18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下降,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命质量评分和观察组患者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平均生命质量评分均上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平均PSQI评分和观察组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平均生命质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易出现精神重度障碍与人格解体,进而对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4]。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严重者会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因此改善患者抑郁症状非常必要。
抑郁会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康复,应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效果,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而影响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甚至会加重病情[5]。为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促进临床治疗顺利开展,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必要。首先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有基本认识,对患者实施简单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与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告知其常见症状及有效的处理措施,消除家属顾虑和患者悲观情绪[6]。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进一步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抑郁情绪对疾病治疗的负面影响,同时告知患者进行负面情绪释放的方法,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娱乐与运动,可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抑郁情绪产生[7]。大量研究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相关精神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睡眠的改善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抑郁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