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做法与思考
2018-08-17袁兴祯
袁兴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名词频繁出现在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就必须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素养是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教育和知识的积累之后,在面临数学问题时表现的品质、思维、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数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也能促使初中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将针对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做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数学素养是一种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够获取的集数学知识技能、经验、思维等于一身的能力总称,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界对于数学素养的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立体空间想象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和需要,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教學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是互相依存的紧密关系,没有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便成了空洞无意义的想象,也使学生没办法接受学习.没有数学思想,数学知识便成了死板、呆滞的固化答案,对于实际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结合教育,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换,使学生更加彻底地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数学学习兴趣,有效建立起数学知识框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学习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学生将旧的知识转化成新知识时的重要学习手段,在表现形式上,数学思想更加抽象、逻辑更加严谨,适用范围也更加宽广.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第一,具体的数学方法.比如,替换解题法、消元法、换元法等等,通过这些方法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使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第二,运用逻辑思维解答问题的方法.比如,归纳法、演绎法、抽象概括法等等.通过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问题本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普适的数学规律,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三,运用模型化思想解题的方法.比如,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统筹思想等等.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在日积月累之中获得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二、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学好数学,必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刚刚摆脱小学生的稚嫩,其思维能力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之中,此时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
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合认知规律.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由易到难、由表象到内部、由低向高、由特殊到一般等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重视归纳.数学学科的知识建构体系更加严谨,也更加综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第三,注重学生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力、创新能力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训练方法.
(一)举一反三
虽然我国初中数学教材版本有很多个,在不同地区使用着不同的版本,但是教材依旧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只能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统一要求,难以体现不同学校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再加上教材受到篇幅限制,使得教材上的例题都是最简单基础的题目.学生在面对例题时很容易明白知识点,但是在做题过程中,面对各种变式题目却经常出错,这不但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举一反三,多出变式例题给学生参考研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的数学训练方法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多种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得到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体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教师应当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讨论,使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三)比较归类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概念相似度较大,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概念,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到不同知识点的本质区别,明确概念之间的具体关系.在进行比较归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分类记忆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解题能力的提升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不能采用题海战术,增加学生负担.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起完善的培养体系,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友初.我国数学素养研究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8):55-59.
[2]钱满燕.有效牵引,突出学生的数学素养[J].内蒙古教育,2015(27):67-68.
[3]周德志.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