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音乐教学中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2018-08-17鲍海燕

商情 2018年37期
关键词:和弦调节个体

鲍海燕

【摘要】情绪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体验、表达从而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情绪调节主要包括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系统本身及各要素之间进行的协调和优化,对于情绪反应系统、认知系统、行为系统与生理反应系统进行的调节;外部调节是指个体对人际互动过程中情绪的反应进行调节。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绪调节

一、音乐与情绪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有机体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分化出来的高级行为,它是由客观事物和主观态度相联系的。广义的情绪是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立场反应。狭义的情绪是有机体受到生活中的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临时的较强烈的反应。情绪一般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惊恐等基本情绪,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又形成了爱、焦灼、抑郁等复合情绪。

二、音乐要素对情绪的影响

1.速度和节奏

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它是流动的艺术,带给人听觉的享受,旋律的变化会影响人情绪的起伏。人的“激动”“低沉”“紧张”“松弛”等心理活动称之为情态,而情态的活动中也包含着速度与节奏的特征。所以音乐中能引起人们悲伤、哀愁和宁静的作品,都具有慢速的特征。而使人产生快速、兴奋、活跃、急躁的作品都具有快速的特征,会让人感到紧张、雄壮、激烈。

音乐速度的快慢则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体验,这是因为人是具有共振功能的有机体,音乐速度的不同,声波的振动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声波的振动和人体的共振是协调的话,就会因此产生愉悦的感觉,反之则会产生不愉悦的感觉。

2.调式与和声

不同的调式色彩代表了人的不同情感,大调式色彩明朗,代表了人的激动、兴奋与高昂;小调式色彩暗淡,代表了人的悲伤、忧虑与柔和。调式使音乐产生了主音、下属音与属音,将简单的音有组织有规律的排列起来。如乐曲结束在稳定的主音上,会给人完满、坚定的感觉,而如果结束在不稳定的下中音或导音上,则会给人疑惑、请求的感觉。

和弦分为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正三和弦作为调式和弦中的主干和弦,它包含了调式音阶里的所有音,分别为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主和弦作为调式的中心和弦,具有强烈的稳定性,属和弦直接倾向于主和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运用在乐曲中的正三和弦会带给人坚定、协和的感觉。而副三和弦中因为存在导音、上主音、中音等不稳定音,所以常带给人揪心、行进的感觉。

三、人成长历程的情绪发展

1.婴幼儿时期

婴儿虽然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表达也较为单一,但是音乐可以刺激婴儿的生理反应,聆听不同的音乐婴儿所表现的情绪也有所差异。优美的旋律会使婴儿立即安静下来,渐渐的进入睡眠状态。而如果给婴儿播放怪诞的音乐旋律,他便会产生害怕的情绪,哇哇大哭。

进入幼儿阶段,基本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逐渐变得丰富。学前儿童分辨表情的能力也逐渐加强,他们可以正确的区分开心、伤心、恐惧、愤怒等面部表情。对于声调、语言的情绪识别度也逐渐增强。而且会表现出尴尬、羞愧、骄傲等自我意识的情绪。

2.学龄儿童时期

学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基本情绪的变化与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情绪与情绪表现。随着知识的增多,学前儿童区分心理表征和外部行为认知能力也在逐渐发展。而且处在学龄期的儿童,情绪的表达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3.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与身体发展的第二个转折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和学业的逐渐繁重,青少年的消极情绪逐渐增多,容易出现抑郁、烦恼、孤独等情绪。儿歌、轻音乐等不再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流行歌曲、重金属音乐则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情绪。

四、情绪调节方法

1.情境选择

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情绪调节方法,当面对许多不良情绪事件的发生时,个体通常会采用回避此消极的情绪事件,选择接近积极的情绪事件,大多数人会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

2.情境修正

当面对消极的情绪事件时,个体会选择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面对,即通过情境修正的方法进行情绪调节。例如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选择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进行情绪调节。

3.注意转换

注意转换是通过转移注意或有选择的注意,一般分为分心策略和专注策略。分心策略即将注意力从当前的情绪情境中转移,或者集中于与情绪无关的方面。

4.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又称认知改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调节方法。是个体通过认知重评改变对情绪事件的体验评价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认知重评一般是在面临愤怒、恐惧、厌恶等消极情绪事件时,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理解或者将其进行合理化。

5.表达抑郁

表达抑郁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郁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郁的情绪调节通过修正情绪的外在表达来管理情绪。表达抑郁调节通常与个体对社会文化认知的多少相联系,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

五、音乐教学中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所传达的喜怒哀乐會感染人们的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及时的调节审美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努力使个体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感受力。

1.归因训练

个体在音乐的情绪体验中,有时候会不由自由的出现多度的喜怒哀乐,通常在短时间内都得不到较好的疏通与缓解,这时就有必要去了解产生该情绪的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通过对个体产生该情绪的解释,从而缓解音乐体验中产生的过度的喜怒哀乐,使音乐的情绪体验更适应于音乐审美层面的特征。

2.思维阻断与对立思维

在音乐教学或欣赏中,由于审美主体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及偏好的差异,有时候会体验到与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相反的情绪,这种情绪有时候会是消极的情绪,为了体验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真实情绪,审美主体可以采用特定的语言或行为来打断消极的思维,进行思维阻断的情绪调节。

不同的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所传达的情绪也有所差异,其中以音乐的速度对个体情绪的影响最为显著,慢速的音乐易诱发审美个体忧郁、痛苦的情绪体验,快速的音乐易促使审美个体愉悦快乐的积极情绪,;其次不同的调式、和声所代表不同的音乐色彩,也对个体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节奏节拍对审美主体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是由于所有乐曲的节奏都是根据一定的拍于变化发展的。

猜你喜欢

和弦调节个体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