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2018-08-17吴在天

莫愁·智慧女性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艾情绪妈妈

吴在天

朋友小艾形容她的妈妈:“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小艾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不同城市。有段时间,她把母亲接来小住,在生活习惯、教育理念等方面,母女产生了一些分歧。

并非值得一提的分歧,但妈妈觉得很难堪,认为“女儿长见识了,竟敢在全家人面前否定自己”,并赌气不吃饭。小艾很委屈,可看到妈妈的样子,又非常难受和不忍。她冲了一杯茶,端给妈妈,打算像往常一样主动认错缓和气氛。可妈妈当场哭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造了什么孽,生出你这样的女儿?”哭到动情时刻,把一杯茶泼在她的脸上。

小艾蒙了,不明白这么小的事,为什么妈妈要生这么大的气。但她条件反射一般,开始哭着扇自己耳光,跟妈妈道歉,不停地说对不起。妈妈才表示“原谅”。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每一次都是小艾求着让妈妈原谅自己,哪怕她没有做错任何事。如果不这样做,她就要一次次体验被母亲抛弃的感觉。

小艾的人格底色就是这么形成的。从读书到工作,她一直都非常压抑,不敢表达自己,也没有边界感,时常自己受委屈了,还向对方道歉。

这就是典型的孩子为了拯救父母情绪,丧失自我的案例。而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孩子更会通过牺牲自己,尝试拯救父母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喻冠娟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叛逆的初中女生,和男友发生性关系怀孕了。做完人流手术后,小姑娘被父母强制拉去见心理医生。在咨询室里,妈妈喋喋不休地冲女儿咆哮,指责她“不检点”“不要脸”。爸爸则别过脸,一声不吭地抽烟。女孩坐在沙发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喻冠娟问这对父母:“如果把孩子现在的问题,看作是一个公司,你们觉得各自在这个公司里占多大的股份?”女孩的妈妈半晌没说话,然后哭了。她说,因为这两年她丈夫闹离婚,根本没心思管孩子。喻冠娟又问现在的婚姻状况如何。爸爸说:“唯一的孩子都闹成这样,哪还有心思离婚!”这才是事情的真相,孩子在用自己的问题,牢牢抓住父母的注意。她用流产的代价,保住了父母的婚姻。

在很多问题家庭中,孩子就像保护神。孩子主动去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以期拯救父母的关系。所以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父母应该想想:“这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

事实上,当父母的婚姻出现冲突,父母的情绪出现问题时,作為孩子,只有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的选择。孩子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对父母的人生负责。然而,孩子不知道这些,他们对父母的爱,带着纯真和幼稚。

有位朋友说,每当她想起以前如何对孩子时,就会自责不已。因为她情绪不好就对孩子发火,而孩子一直在默默帮她分担这些负面情绪。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但父母经常听不到孩子的话;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时常不懂孩子的心。

每个孩子都曾试着安抚父母的情绪,试图拯救父母的关系。只是有的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努力。最终,这些孩子也绝望了,认为自己做不了什么。日积月累,孩子的成长逐渐扭曲。他们变得像父母一样,也成了糟糕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父母的问题是父母的,父母的情绪也是父母的。孩子只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父母情绪的承担者,他们没必要对父母的任何行为做出牺牲。当我们帮孩子把这种无意识的动力表达出来后,孩子就可以放下那份执著。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小艾情绪妈妈
小艾奇遇记
吉祥数
扁biǎn鹊què学xué医yī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