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对其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8-08-17王清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依从性年龄血压

王清文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提高,且以老年患者为主,该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多脏器结构出现异常,并易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等症状,对患者健康具有严重影响[1],目前对该类患者以持续用药为主,但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高,由于记忆力减退或行动不便等因素,对用药及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不佳[2]。因此,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提高其用药情况对改善该类患者高血压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96例老年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96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75.62±4.37)岁,病程(11.54±4.43)年,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年龄均>60岁,用药时间>6个月,同时排除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74.51±4.81)岁,病程(10.14±4.19)年;干预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76.27±4.01)岁,病程(12.08±4.67)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对常规组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患者用药量及用药时间,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等;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将具体病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告知其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遵医嘱用药[3];②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因此,部分患者出现消极、懈怠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配合程度较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告知其通过有效治疗,其机体水平能够恢复至患病前状态,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采用专业且易懂的方式详细说明,消除其疑虑,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③用药干预,由于部分患者在持续用药的过程中,有少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使患者认为按时服用药物将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而停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治疗对患者的损伤,同时告知患者按时用药对血压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④饮食干预,禁止患者食用高胆固醇及高脂肪食物,减少患者肉制品及蛋类食用量,指导患者多食用水果、奶制品、鱼类及粗粮等维生素及矿素质较为丰富的食物,同时禁止患者饮酒,并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盐的食用量;⑤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及降压体操等,同时告知患者,在运动的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量运动所导致的机体损伤。

1.3 观察指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及用药管理水平,满分均为100分,同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记录。

1.4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评分: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用药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及用药的管理等方面评分基本一致(P>0.05),经护理后,干预组以上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用药评分(±s)

时间 组别 用药知识掌握情况 用药依从性 用药管理水平护理前 常规组 73.29±18.41 60.52±10.21 73.29±14.29干预组 72.36±17.92 61.07±9.54 72.95±13.41护理后 常规组 78.14±15.24 70.45±5.22 78.29±7.26干预组 97.52±2.36 91.52±4.19 96.26±3.58 P值 -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分别为(163.25±12.29)mm Hg及(164.18±11.74)mm Hg,舒张压分别为(99.76±11.07)mm Hg及(99.11±11.13)mm Hg,经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降低至(127.10±9.42)mm Hg及(80.14±8.39)mm Hg,显著优于常规组的(144.84±12.27)mm Hg及(94.33±11.04)mm Hg(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如未能进行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累及心、脑、肾等多脏器,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按时用药以缓解其高血压状态,但临床经验表明[4],该病症患者年龄均偏大,对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较差。本次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使其了解到按时用药对降低血压,缓解其症状的重要性,促进其按时用药,同时,由于高血压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需长时间用药,而在治疗期间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加之患者年纪较大,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使其对生活丧失信心,认为即使按时用药也无法恢复到患病前机体的状态,并进而导致消极等情绪,甚至拒绝治疗,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告知患者治疗成功实例等方法鼓励患者进行治疗[5]。另外,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家属的参与程度也存在显著关系,患者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醒并帮助其按时用药,并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进行鼓励,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用药管理情况及血压水平基本一致(P>0.05),经护理后,干预组用药管理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降低至(127.10±9.42)mm Hg及(80.14±8.39)mm Hg,也优于常规组(P<0.05)。患者血压的有效降低,即表明了该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管理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状态。

猜你喜欢

依从性年龄血压
变小的年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