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乐写会写,构建学生心灵乐园
2018-08-16张江锋
张江锋
【摘 要】借助多元情境教学,可以比较容易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寻找说话的乐趣,挖掘写话的素材,进行具体而微、统一细致地指导,才能确保孩子“易于动笔”。根据学段具体目标,选择多种情景教学运用的策略与方法:这样一步步训练,从而达到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使写话成为学生们心灵的乐园。
【关键词】品读经典;看图说话;趣编童话;说写日记
作文,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在多数老师的眼中,作文,那是中高年级学生才能做的事,低年级学生是根本不可能的,才刚入学,没认识几个字,怎么写呢?于是乎,识字写字成了重头戏,说话写话训练淡出了低年级课堂,等到中高年级要求写作时,猛才觉得作文如山如海,要逾越太难了,对写话常常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其实每个年段学生的写作要求各不相同,低年级写童话体的文字,从写一个句子开始逐步到写几句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夹汉字写;中年级写观察习作,逐步从汉字夹拼音写过渡到用汉字写;高年级进行记实和想象成篇的作文训练。但如何引低年级学生进入习作之门,的确令人深思。
施茂枝教授在《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一书中明确指出:低年级写话教学确保成功的关键何在?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之外,还应致力于让孩子“易于动笔”,这是教学与这个学段学生发展水平相适配的标志,它有助于沟通和协调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关系。对此,我认为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借助多元情境教学,可以比较容易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寻找说话的乐趣,挖掘写话的素材,才能确保“易于动笔”,从而达到易于表达,乐于表达,。情境,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情不自已,引领着低年级的孩子幸福遨游着。
一、走进经典,走进生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用书注重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前阅读,入选的课文堪称一篇篇经典之作。《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的第二点为:“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话之前,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经典的学习中积累感悟语言,并从句式的学习入手,建构完整句概念,激发其写话的兴趣。《我的影子》一文语言极具童真童趣。学文前,通过谈话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实学习语文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文时,引导学生品读“走着走着,嘿,我的影子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了!走着走着,啊,他怎么又变成‘小人国里的巨人了?真有趣啊!”这样的语言与孩童的内心世界非常贴近,深受他们的喜爱,是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像这样的语段,课文中比比皆是,倘若从低年级起就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识字的基础上,从课内积累开始做起,这对于积淀学生的语言,对于接下来的厚积薄发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随文阅读中,还有一些句式,可采用“学——仿——创”的句式训练方式进行练习,先是提供支架式的填空,牵着、扶着,到放开式的拓展迁移,有创意的表达自然生成。
例句:
学: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海水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选自《海水》)
仿:海水海水我问你,____________?海水笑着来回答,___________。
创:_______我问你,_________?________来回答,__________。
二、借助圖画,融合生活
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看图说话,不能不说是对这个学段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最佳方式。画面上具体生动的事件背景和人物活动等,无疑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它降低了学生写话的难度。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时,我总是启发他们将画面上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想象。上《老树的故事》一课时,让学生指着插图,自由发问,想问什么都可以,小朋友们有的轻轻抚摸老树的绿叶,有的则捋捋老树的胡须。他们向老树提问题:老树,老树,您天天站着,难道脚不会酸吗?老树,老树,您长了那么多双手,为什么不会写字,长了那么多只脚,为什么不会走路?老树,老树,晚上您一个人站在这,害怕吗?老树,老树,您怕大风大雨吗?(还比了个风雨刮来的动作)……大家笑了,因为只有童心才能触摸到大自然的语言。这其中有好几个问题是学生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产生的,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带着稚气,带着天真,这时的教师只是倾听者,支持者,欣赏者,一个孩子受到肯定,更多的孩子也想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思想纵横驰骋。
三、创编童话,丰富生活
生动有趣的童话世界就是孩童精神世界的影射。儿童的思维不同于成人,尤其是幼儿和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往往物我一体,精神、现实部分,具有原始初民般的思维状态,他们可以自由地游走于现实和幻想中。童话充满了童真、童趣,亦真亦幻,距离孩子的心灵世界更近。在《小鱼的梦》一课教学后,让学生自由写出自己最想梦见的事,除了部分学生写了想吃大鸡腿、想上麦当劳外,更多的同学写出了有意思的话来,有的同学说:“我想梦见我最喜欢的金刚葫芦娃用超能量打败了妖精。”有的同学说:“我最想梦见光头强被我打倒了,它不能再干坏事了。”一句句话语道出了孩子的心声,道出了他们真挚的情感,富有个性,富有爱心,虽然他们只得到一个小星星的奖励,但这已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足够让他们骄傲的了。运用生字编童话、给课文续编童话等形式,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四、说写日记,定格生活
在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话和趣编童话故事的当口,适当地补充日记。这一过程,可使学生从前面两种写话训练自然过渡到生活作文中。生活日记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基于是初学者,所以除了补充一些随文拓展练笔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将发生在校内和校外的事件写下来。日记可长可短,主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写完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1.兴趣先导,乐说日记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一旦对写日记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写、会写。刚刚入学还没有写的能力,但可以激发说的欲望和兴趣。我们可以采用“说日记”这一形式。每次活动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让家长代替写出来,然后由家长读给自己听,这些感受会让孩子们激动不已。
2.精心指导,试写日记
等到汉语拼音写完了,开始学习写字了,那么就可以准备让孩子写日记了。由于刚起步,必须要精心地指导,才能顺利进行。不然,可能会“夭折”。斯霞老师说过:“进行写话教学,必须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掌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就可获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告诉孩子们日记的格式,要求是第一行写“___月___日”、“星期”、“天气”,天气情况可以让孩子们用相应的图案来表示,后面还可以让他们画上笑脸来表示心情,这样学生会觉得更有趣。一篇日记,先写上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是“我想说的”,然后是“我的画”。看着自己的创造,孩子们多有成就感啊。当然,教师的要求不能高,不能急功近利,要贵在自由。“自由”是由着学生写,由着学生画。教师如果过多地限制,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样以说导写,浅化入门,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写了几次,有的同学还写得有模有样的:(1)今天,我们学了一句英语。我们会讲外国话了,真厉害!(2)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到后花园去观察春天的风景。我拿着相机忙着拍一些美丽的景色。我第一次学拍照,觉得很有趣。(3)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做了一张美丽的卡片送给她,她很高兴……一句句语言是那么的富有灵性,虽然有的还是相当幼稚,但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那颗爱生活的心,让孩子们明白,生活就是一篇篇美好的作文,慢慢地引导,写作就会深入他们的心灵了。在班级自主创办的《苗苗新语》习作小报中,孩子们说写日记的发表,引发的是感叹、惊叹、赞叹,进而盼着自己的说话、写话日记也能变成墨香的文字。
总之,我们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们对写作的兴趣,或从文本中觅得,或在生活中感触,或借助多媒体激发,以及看图写话,将一个个情境幻化成有形有象、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动感画面,消除孩子们对学习写作这个新事物的畏难情绪,让孩子们“忘记”自己正在作文,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仿佛是自由自在的,仿佛是随手拈来的,从而自信满溢地走进写作的殿堂。让我们静心思考,不断尝试,在各种情境中辅助孩子习得,让每次写话成为孩子放飞美丽梦想的心灵乐园,让情境写话成为孩子们迈向多彩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