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2018-08-16杨馨
杨馨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将服务经济推到了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借助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服务经济整体发展向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因素包括生产力要素、服务消费水平、服务经济外向化水平等。而这些因素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为此,要实现服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必须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服务经济品牌化来抢占产业链上游利润源,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战略机遇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国民收入上均有巨大的提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中国在1978年的经济总量仅为3624亿元,在国际上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第一梯队国家,而且更是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与企业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截至2016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按购买力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在近40年增长超过100倍。当然宏观经济的发展不只局限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它同时反映出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优化发展。
(二)中国服务经济的整体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初级工业制成品与农业产品的产量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社会资源的投入也从初级低端制造业领域转向服务业领域,例如中国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等产业领域的社会资源投入明显增加。虽然中国的服务经济发展整体上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在市场需求与企业的共同促进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从表1数据可知,中国服务业产值从2007年以来,整体上保持着与宏观经济类似的增长速度;截至2016年服务经济产值已经高达32万亿元。服务经济的发展最为直接的体现是居民消费支出的转变,例如中国居民在具体的服务产品消费类别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局限于子女教育与医疗领域,而当前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在旅游、音乐、健身等领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服务经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因素
(一)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影响
在服务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样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第一,劳动力投入。即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发展的劳动力投入数量与质量,能够投入的劳动力数量与质量越大,越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能够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所提供的劳动力绝对数量较大。同时,中国的青少年群体绝对数量较大,这也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劳动力。从劳动力的质量投入来看,中国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进程中,劳动力质量投入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劳动力质量上的投入能力将不断增强。第二,技术投入。即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技术水平,技术投入越高,对于加快促进经濟增长方式转换越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技术投入主要表现为先进生产工具的研发、使用等。此外,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技术研发能力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是否能够掌握核心高端技术,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第三,资金投入。即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资金投入数量与投入方向。
(二)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中,服务消费能够直接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提供内在动力,从而改变社会落后的经济发展面貌。服务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促进作用,则是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生产能力与质量的方式来实现。第一,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服务类产品提供的数量与质量,由此对居民具体的服务性消费产生影响。200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整体上进入快车道,居民的经济条件与消费观念也不断改变。由此产生了对服务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市场需求推动力,服务性企业为更好的满足消费者而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与生产优化,进而客观上推动了服务产业的转换升级。第二,随着人们服务消费观念的改变,信贷服务消费已经逐步获得认可,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了较大的普及。这种信贷化的服务性消费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具有较大潜力的一种发展方式,可以对金融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三,服务消费经济的品牌化与精细化需求,推动产业技术化与品牌化发展。服务消费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在品牌消费与精细化消费上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客观上鞭策企业进行品牌化与精细化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经济外向化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影响
在中国的服务经济发展中,国外市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服务经济外向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内服务产业的发展,由此对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产生间接影响。这种影响机制表现为:服务经济的外向化水平越高,能够对国内服务产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越强,而且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反之,则会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顺利实现。例如,当前欧美国家是中国服务性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而这些国家的直接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与社会福利保障相关的间接劳动力成本也大幅高于中国。因此,在欧美市场上中国的中低端服务性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也带动了中国初级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经济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问题
(一)政府服务与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缺失
服务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而服务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状况直接影响到服务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虽然中国政府在发挥服务职能上已经有了较高的改进,但是,从当前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政府服务能力供给的匹配度来看,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尚未能满足服务经济的发展需求。政府服务职能发挥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服务企业的发展上缺乏主动性,多是被动受理服务型企业的申请。由于缺乏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得政府在服务企业的发展上未能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优势,制约了服务业经济在促进中国整体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速度。其次,政府的服务环节冗余,导致服务效率低下。这就使得企业的相关行政申请得不到及时回应,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时间损失。再次,政府的服务范围有限,缺乏服务创新精神,导致服务的效果难以与服务性企业发展的预期相匹配。最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企业的服务性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就影响到企业后续的获利情况与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与能力。
(二)服务成本上升与核心技术缺失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在服务性产品的出口上,仍然集中在低技术含量的中低端产品领域。因此,产品的国际竞争多以价格为根本方式,由此也使得中国服务业产品的出口对生产成本十分敏感。当前,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逐步成为低端服务业产品的主要成本,并且不断侵蚀着企业的经营利润。在中国的服务业产品外贸竞争中,主要的优势在于成本,而这种低成本的竞争并不可持续,且经营利润也较低。在服务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服务业外贸企业在核心技术与品牌两大层面的缺失问题日益凸显,由此也制约了中国整体外贸结构的优化。当前中国的多数服务业外贸产品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例如,当前中国出货量较大的小米手机已经成为印度市场的主要品牌。但是,小米手机的核心芯片等产品均依赖于进口,由此也使得小米的出口利润十分微薄。核心技术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服务业外贸竞争中的利润微薄,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竞争力低下且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服务成本上升与核心技术缺失,使得中国的外向型服务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从而降低了服务经济对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促进作用。
(三)服务性消费发展乏力
服务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中国的人口规模能够为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但是,受到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服务性消费整体上还较为滞后,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难以形成强劲的推动力。服务性消费发展乏力具体表现为:首先,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中,政府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超过了消费的促进作用。其次,消费潜力未能完全释放,降低了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消费要对产业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有一定“量”的积累,即当消费需求达到足够吸引企业进行转型发展时,才能获取更多经营利润。但是,当前中国的消费潜力还未完全发挥,这就导致居民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劲的社会消费需求,由此难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后,服务性产品的消费环境不佳,各种消费乱象层出不穷,制约了服务性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市场上一些服务性产品供应商,往往为获得更多利润,而采取降低服务产品质量或者是压缩服务产品数量等方式,获得不正当利润。这种情况会对居民的消费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由此使得居民不愿意消费某些服务性产品。
服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对策
(一)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所具有的宏观调控与服务作用,对于实现服务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关键在于: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在服务意识上进行转变,树立起主动服务意识与优质服务意识。在传统模式中,政府对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较为缺乏,在服务企业时存在“态度差”等问题。在服务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应当逐步树立起服务思想,真正做好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发展的工作。其次,政府部门应当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当前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一方面与相关经济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壁垒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不足有关。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业务能力的培养,提升工作人员在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中的能力。再次,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当前中国的行政服务流程整体较为繁杂。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的效率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服务能力发挥的关键性指标。为此,政府部門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需求,对相关行政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服务经济转型。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同时也需要提升企业发展的创新力,这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根本所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获利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企业在技术上的进步,从而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条件。
(二)推动服务经济品牌化,抢占产业链上游利润源
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中国服务经济以及其他类型的产业经济均面临着较高的成本上升压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制约了服务企业的国内外发展竞争力,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水平。结合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应当摒弃传统“重量轻质”的发展思维,加强服务性企业的质量化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对服务经济的品牌化建设,从而推动中国服务性企业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上游与下游两端转移。在服务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品牌状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营销成本与成果。当前中国多数服务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多采用贴牌竞争或者是在低端产品领域中竞争。服务业之所以一直难以在高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除了缺乏核心技术以外,服务业企业的产品品牌知名度较低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此,加强以品牌为中心的服务业外贸竞争力提升建设,则是服务业企业应当重点把握的内容。首先,建设服务业企业的渠道品牌。渠道品牌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品牌,而是一类服务产品的组合,从而为行业市场提供服务的载体。渠道品牌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与国际渠道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与对外形象,从而打开渠道销售市场。在渠道品牌设计时还应当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来差异化设计不同的渠道品牌。渠道品牌的差异化设计对于服务业企业而言,有利于规避国际市场营销风险,从而提高市场的风险适应能力。其次,建设服务业企业的具体产品品牌。渠道品牌的建立多针对中间渠道商,而在服务业企业的国际经营中,直接面对消费者也是其产品营销的模式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对服务业企业的产品一般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要在消费者浏览产品信息的短暂时间内吸引消费者,服务业企业应当对产品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形成独特的产品内涵并制定针对性的书面表达用语。
(三)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消费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与利润水平。当前中国的社会消费不足,尤其是服务类消费存在较大的缺失。因此,必须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推动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从政府层面而言一是要确保宏观发展政策的稳定性,二是要继续推行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通过经济的发展能够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做出贡献。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而为居民的消费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以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参考文献:
1.李俊.迈向服务经济时代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趋势与战略转型[J].国际贸易,2016(8)
2.夏杰长,姚战琪.迎接服务经济时代“窗口期”:指标预测与对策思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6)
3.李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商场现代化,2015(16)
4.张梦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4(3)
5.陈安,赵曦.中部六省市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9(5)
6.王瑞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研究[J].企业研究,2013(10)
7.李丹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