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08-16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出题者投壶木偶戏

手机、电脑、iPad,几乎占据了现代人所有的娱乐时间,没电没WlFl就活不了,可是我们的老祖宗们可是在暗无“电”日的时代里生活了几千年啊!他们平常都玩些什么呢7如果你觉得古代能玩的不过是骑马、射箭、斗蛐蛐……快醒醒!那都是电视剧里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公子哥们干的。古代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子的!

文艺篇

茶艺拉花——[茶百戏]

茶百戏是有钱有闲阶级的最爱,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仅用茶和水而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就像在精妙的茶具里写字作画一样!成品颇像现代的花式咖啡。当然花式咖啡跟它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毕竟活的咖啡树1616年才从非洲运到荷兰去供人研究,而茶百戏,唐代就有了!

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百茶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

闻香作诗一[斗香会]

斗香会自唐宋时期开始在上层社会和文人雅士之间流行。隔火熏香的技术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用云母片、银叶隔火材料非常安全。但是,请注意,这可不是几个人,点上香薰,凑在一起闻一闻就完事了。文人雅士们还要趁兴作诗,比如黄庭坚,瞅着层层丝缕、袅袅青烟,非木非火,非实非虚的东西,就提了笔思考佛道: “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又同“相”)对同参。”他的那个名气大十倍的挚友苏轼,在旁边默默地跟着写了:“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北宋初陶谷所著的笔记《清异录·熏燎·斗香》中有记载:“中宗朝,宗纪韦武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日斗香。”

竞技篇

低配高尔夫——[捶丸]

说到古代的体育运动,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蹴鞠了,蹴鞠后来又发展成了马球,不过那个时候的马实在是太贵了,加之马球需要很大的场地,所以平民百姓是玩不起的。于是,机智的老祖宗抛弃了你争我抢的马球,在自己院子里刨上坑,插上小旗子,规矩改成将球打进洞。就这样,捶丸应运而生,可以说这就是高尔夫的前身了。

据《丸经》记载,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设球穴,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

室内射箭——[投壶]

在古代的士大夫之间流传着一种比较高雅的游戏,就是投壶。传统的士大夫生活,是必須会“六艺”的,而射箭就是必备的技能。宴饮的时候,这些所谓的高雅人士都要表演一番自己的才华,由于射箭太麻烦,就转变为投壶了,将箭矢投入壶中,投中多的为胜,输了就要罚喝酒。秦汉之后, “雅歌投壶”就成为高雅人士在宴饮时候的必有项目。

早在《礼记》中即有对投壶的记载。东汉郑玄为《礼记。投壶》作注时云:“投壶,射之细也。”

桌游篇

文艺版军旗——[六博]

六博又叫“博戏”“陆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有棋盘、棋子、博箸,棋盘上刻有曲道,中间为“水”,“水”中有“鱼”。双方各有六枚棋子,王为“枭”,卒为“散”。投箸或骰子行棋,走到特定位置,“散”可以立起来变为“枭”,进入“水”吃掉一枚“鱼”,获得博筹,先获得六根博筹的一方获胜。棋子走着走着还会变身,真的是很厉害了,有没有。

李益的《杂曲歌辞e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公务员大富翁”——[彩选]

这是一种类似于“大富翁”的桌游,相传唐代就有人开始玩啦!游戏规则也简单粗暴: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白丁”,而后丢骰子升官,最先升到最高位的人为赢家。嗯,这么一看忽然又有点像飞行棋!到了清代,彩选发展成为了一种叫作“升官图”的游戏,是守岁时必玩项目。因为那时候的家长深信: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迅速了解当时朝廷组织架构,也算是从小进行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吧。

相传彩选为唐李郃所刨制,意在讽刺“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后赵明远、尹洙仿照李郃的升官图作彩选格。具体方法是把京外文武大小官位写在纸上,另用骰子掷之,依点数彩色以定升降:一为赃,二、三、五为功,四为德,六为才,遏一降罚,遇四超迁,二、三、五、六亦升转。

猜想篇

左手or右手?——[藏钩]

这个游戏据说是汉武帝在位时创制的。据说汉武帝的钩弋夫人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展开。汉武帝路过河间使其双手伸展,手中现一钩。后来大家纷纷效仿钩弋夫人,发明了藏钩游戏,成为一种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称为“飞鸟”。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胜。

据《酉阳杂俎》引辛氏《三秦记》记载:“汉武钩弋夫人手拳,时人效之,目为藏钩也。”

表演篇

你画我猜——[射覆]

射覆本质上就是一个猜谜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看破不说破”。“覆”者,盖也,喻指藏起来。“射”者,中的也,既中的,又有影射之意。这个游戏的规则第一步是出谜语,给个谜面让你猜,谜底范围一般都是眼前的事物,不会无根无据脑洞千里;第二步是猜谜,根据谜面给出的线索,猜出谜底所在,这是最考验猜谜者发散性思维和对出题者熟悉程度的一关,基本上考验的不是猜谜者的博学多才,而是猜谜者与出题者之间的默契度;第三步是答题,猜谜者用另一个谜面来回答出题者的谜底,如果出题者认可,则两厢心照,过关。围观群众可能还云里雾里懵懵懂懂,两位高手已经过招无数回合。

《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

古代电视剧——[木偶戏]

木偶戏是用木偶未表演故事的戏剧,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它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京梦华录》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的记载。

高空表演——[绳技]

绳技是中国古老杂技的一种,俗称走索,是现代走钢丝的前身。中国的绳技,由西域传入。天竺国人舍利,不但是魔术祖师,而且还是绳技的祖师爷。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三,在布达拉宫还会进行“飞绳之法”的表演,表演的方法是用皮绳四条,一端系于布达拉宫宫殿顶端,另一端拴在山下的柱桩上,一人身着短衣,胸束生牛皮,两手拿着旗帜,倒悬身体,直溜而下,迅捷如飞。这种绳技表演后来改为在地面立数丈高竿,以降低表演的危险性。

在《晋书·乐志》记载: ‘后汉天子受朝贺,舍利从西来,戏于殿前,以两大绳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

猜你喜欢

出题者投壶木偶戏
木偶和木偶戏
挑战出题者
用藏品换投壶
用藏品换投壶
传统戏剧——木偶戏
1,2,3,看这边!
摄影作品
木偶戏
投壶的意蕴及演化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