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怪!烟囱居然不在屋顶上!

2018-08-16高维国

神州民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宅关东山墙

高维国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烟囱一般都是建在房子的屋顶上的,但东北传统民宅的烟囱,与南方的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大怪!那么,东北民居把烟囱建在哪里了呢?

东北传统的民宅烟囱不是建在山墙上方的屋顶,也不是从房顶中间伸出来,而是立在距房山墙三四尺远的地面上。这种烟囱独立垒起,有圆也有方,下粗上细,逐级上敛,像一座小塔,高出房檐约数尺。这种在房屋外侧竖起的烟囱,民间叫做“落地烟囱”、“跨海烟囱”,满语则称之“呼兰”。

落地烟囱源于山林中满族人的住宅。由于他们住宅屋顶是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关东冬季风特别大,人们烧炕做饭多用茅草、树枝,往往燃烧不尽。如果将烟囱附在墙壁上或设在房顶上,烟火一旦被大风抽出去,落到屋顶上,很容易引起火灾,危害极大。所以,就把煙囱设在距离房子稍远一点的地面上,比较安全,经久耐用,成为了东北房屋建造的一大特色。

落地烟囱,通过有内留烟道的矮墙搭建连通屋内火炕的炕洞,俗称“烟囱桥子”,烟火经过炕洞循环,再经过烟囱桥子,到烟囱口时,已经没有半点火焰、火星儿存在,也就很少发生火灾了。最早的落地烟囱,是用森林里被虫蛀死的中空大树做成的。将中空的树干截成适当长度直接埋在房侧,为了防止裂缝漏烟,人们就用藤条上下捆缚,外面再抹上黄泥,落地烟囱就建成了。满族人走出山林后,这种烟囱就被带到了东北汉族居住的地区,并逐渐被汉族人所接受和传承,由此也就形成了东北“烟囱立在山墙外”的奇妙一大怪。

建落地烟囱时,要在地平面上事先挖一个浅坑,俗称“狗窝”。“狗窝”要位于烟囱的正中间,这样可以防止“倒呛风”(冷气倒灌),有了它作底,烟囱一般就不容易“犯风”了。落地烟囱的高度要明显超过房檐,这样就不会因房屋遮挡而出现“窝风”的现象,这样就使得烟囱更加顺畅好烧。落地烟囱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人家往往还要在烟囱的顶端套上一只荆条筐,以避免灌入雨雪,从远处看好像戴了一只奇形怪状的帽子,别具关东民宅之韵味。

早些年,在东北广大的农村,几乎每个屯子都可见这样的落地烟囱。这种烟囱“身兼多职”,不仅仅是用来排烟,比如,有的人家冬天把鸡窝搭在常有热气通过的“烟囱桥子”上,鸡的待遇也随之提升,也能住在热乎的“炕”上,这样开春母鸡就可提前下蛋了。

民间还认为,烟囱根是这家祖先亡灵的栖息之处,年节时要在此处烧纸祭奠。家中老人病重咽气之初,儿女也要到烟囱根下喊“朝西南大路走”,谓之“指路”。当老人故去七天,家人要是想见其足迹,便取小灰撒于烟囱根部,并用大碗盛上水,放置在烟囱的通道上。第二天早上,其灰上若有老人的足迹,水也被老人喝去了一些,这表示老人想念家人,回来看望过了。于是,全家人都很高兴,也较欣慰,所以民间又把烟囱称为“望乡台”。这个习俗,显然是人们对已故亲人的一种留恋和思念,也是人类对灵魂的一种敬畏和恐惧心理,是人类早期对灵魂不灭的一种粗浅认识,但这也从另一个说明了“烟囱”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地位。

落地烟囱,是关东的一大独特景观。乾隆皇帝曾在《盛京土风杂咏》“呼兰”诗中形容它“疏风避雨安而稳,直外通中朴且坚”,这应该算是迄今为止对这种烟囱“最高级别”的赞美描述了吧。

猜你喜欢

民宅关东山墙
陈沛捷 庄绿妮
关东春早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3)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4)
张桐 作品
墨西哥首都一民宅发生火灾7人死亡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关东农家
“澳门历史城区”的中式庙宇与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