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地花鼓角色表演特征
2018-08-16徐玉兰
徐玉兰
〔摘 要〕本文对益阳地花鼓角色表演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其表演题材、动作、人物、方言、饰物、妆容等特征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析,以其唤醒人们重视对古老艺术的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发扬、推广。
〔关键词〕角色;表演;特征;探析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全球范围来看,就是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本身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而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使文化在世界上获得生存的权利。
益阳地花鼓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湘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2015年8月27日,益阳地花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地花鼓是湖南花鼓戏中的一个分支。它最贴近民间生活,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益阳地区人们在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的时候,用来庆祝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喜庆与诙谐特征的民间戏曲。它具有十分浓郁的感情表达能力,保留着益阳地方独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思想光辉。
清同治年间,益阳地花鼓开始流行。它是由平时的山歌、小部分民歌、丝弦小调与劳动号子发展而来的,被称为对子戏,也被称为二小戲。它凝结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楚文化好歌尚乐的特性一脉相承;其因流畅的乡土音乐韵味、独有的鼓乐伴奏而得名,多在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之时演出,谐趣喜乐,深受群众欢迎。厘清地花鼓角色表演特征,对于传承地方文化,挖掘固有特色,创新发展形式,推广民间小戏,促进经济发展均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角色表演题材民间化。益阳地处洞庭湖边,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鱼米之乡”“花鼓戏窝子”的称号。益阳地花鼓起于民间,兴于民间,盛于民间,反映的也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其创作来源于田园生活,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地花鼓不像花鼓戏,有两个演员就可检场;也不像龙灯狮子,只有纯动作,它有一定情节。如《冷水泡茶慢慢浓》中唱道“韭菜开花细绒绒,有心恋郎不怕穷,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表达了男女青年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好郎好姐不用媒》中唱道“好田好地不用肥,好郎好姐不用媒,多个媒多张嘴,媒人口里出是非”,表达了男女青年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又如《骂媒歌》唱道 “斜山斜岭生斜树,砍断斜树架小桥,千人万人过去了,瞎眼媒婆踩断桥”等等尖酸、犀利之间又透着诙谐的歌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婚事的不满。演员在表演时,基本用的是方言,唱的是民事,舞的是农时动作。在益阳当地,这些地方小戏是老百姓必点曲目之一。
二是角色表演动作自由化。地花鼓舞蹈属于草根化的艺术形式,动作新颖,节奏明朗,动态优美,舞蹈性强,在堂屋里、禾场上、屋檐下、阶檐上、扮桶上都可以演出。其动作来源于民间,如采茶、采莲、插秧、绣花、送财、收谷等;有的则来自人们的生活形态,丑角的矮子步、丁点步、后滑跳步、十字步等风趣诙谐;旦角的踮步、踏步、俏步、云步等轻盈俏皮。其动作分类主要是“套子”与“窝子”。窝子是由两人及以上的人数组成的成套舞蹈动作的一种表演程式,具有一套规定的成套舞蹈动作、队形位置、变换路线以及严谨的结构形式。套子是指单一的舞蹈动作,动作是由“手、眼、身、法、步”五步完美的单一性动作组合而成,通常手持花扇与手帕起舞。如“扭胯步”则以腰部扭动为主,结合双臂和胯的左右自然摆动,配合小巧的步法和身体自然的上下起伏,使旦角体态显得婀娜多姿,形象灵活、俊俏。丑、旦搞笑的动作,诙谐的道白,娴熟的唱词,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是角色表演人物情感化。任何形式的表演都离不开非常丰富的面部表情,地花鼓的人物刻画非常形象生动。地花鼓舞蹈演员充分利用人的五官表达人物角色的情感,眼神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显得尤为突出。如眼神,有微笑时的眼神、撒娇时害羞的眼神、仇恨的眼神、挑逗的眼神等,又如歪嘴、啄嘴、拱鼻、哄鼻、皱鼻等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得人物角色生动活泼,舞蹈动作明晰有序。如《嘎呀烧火》是益阳农村观众最喜爱的剧目之一,主要讲的是嘎呀如何主动与儿媳妇“烧火”,嘎呀的一举一动与媳妇的一颦一笑,嘎呀的欲动蠢蠢与媳妇的含情脉脉,再加上丑、旦角的表演,令观众捧腹大笑,久久不能忘怀。再就是《孝歌子》,刚才还边演边笑的演员,一旦唱孝歌子,马上要进入边演边哭的角色中,旦角在跪在灵位前,既要哭得很伤心、哭得眼泪双流、哭得情真意切这是基本功,又要哭得东家人自觉跪成一排跟着哭,还要哭得观众噙满眼泪甚至哭声一片。这样的戏不仅展现了丑、旦角的唱功演功,还达到了警示和教育后人的功效。
四是角色表演语言地域化。益阳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普通话词汇中的“很甜”,益阳方言说成 “沁甜滴”,“儿子”“女儿”益阳方言区大多说成“崽”“女”,普通话词汇中的“美女”,湘方言区大多说成“乖妹唧”,普通话词汇中的“鸡翅膀”,湘方言区大多说成“鸡翼甲”,这种差异主要也是由历朝历代长期积累下来的。益阳地花鼓采用当地颇具幽默色彩的方言,比如《三呀子打蛋》里面有这么一段。母亲:三呀子耶,快点起来赖,你看啦,太阳都晒屁股了呢。三呀子:窝窝窝,不起来类,窝冒看见太阳类(母亲进来打人了, 只好起来)。 母亲:把咯点蛋数数看,三呀子:一双俩双,伢猫的噶的拎光(母亲不悦)。每字每句无不透露着一股浓浓的益阳味,这都是典型的益阳方言,益阳方言的主要特点是没有转舌音,大部分没有翘舌音,对于益阳人民来说,在听清听懂的前提下,更能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五是角色表演饰物多样化。“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妆扮一旦一丑。“宁穿破,不穿错”,足以见得服装是何等的严格。丑角以系红巾或戴草帽蒂子、砣帽、酒蒂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蓝色或黄色、黑色服装,手拿巴蕉扇、纸扇、绸扇为道具;旦角以顶绸帕、系手巾、扮仙头、巴巴头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用被面做的红色的彩衣彩裤或彩衣彩裙,手拿丝织红绸、酒杯为道具 。花鼓舞蹈中扇子的运用是最为平凡,如:“开”“合”“甩”“转”“拧”“曲”等一系列舞扇是对地花鼓舞蹈动作的基本表演。手帕是旦角独有的道具。运用手帕的捏、挽、绕等动作来修饰地花鼓舞蹈各种程式化的舞蹈动作,有的高亢激情,如里外挽花、左右转花;有的优美柔和,如单臂花、蝴蝶花;有的舒展宏壮,如大交替花、上桶花,飞舞旋转手帕都是表现旦角内心多种情绪的变化。
六是角色表演妆容简洁化。丑、旦角表演时都要化妆,妆容都相对简洁。男演员“小丑”化成“小花脸”,就是在鼻子上划一道直白的,两眼上各划一道白的,看起来好像“小”字,故名“小花脸”。也有的在额和鼻梁交接处,划上三道横的,叫“三花脸”。身穿马衣马裤,头带驼帽,手持花扇。丑角的妆面惹人喜爱和发笑的看点之一,就是人们对丑角鼻头上画一块儿白豆腐块儿,胡须往上卷翘,穿马衣马裤,头戴它帽,手舞纸扇,性格诙谐幽默,常常惹得人哄堂大笑。女演员化一般粉妆,身穿彩衣彩裤,梳蝴蝶头,结一条大辫子,头上插花;有時也带花冠,手里使用手帕和花扇,表演时一手舞扇,一手舞帕。总之,丑、旦角的妆面既简单朴实又滑稽可笑,使人们在紧张的农作后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
益阳地花鼓作为益阳地域的文化名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及强大的生命力扎根在益阳这片民间沃土中。它内容通俗易懂,节奏欢快活泼,加上完美的表演以及精美的服饰,让人喜爱之极、流连忘返。现今益阳地花鼓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正处在瓶颈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以及传媒的多样化,从电影电视到今天互联网数字化的迅猛发展,观众群体日益缩小,从业人员渐渐老化,传统艺术正面临现代文明的冲击,我们应唤醒人们重视对古老艺术的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发扬、推广。
(责任编辑:冯显容)
参考文献:
[1]周勇.南益路花鼓的正悲剧声腔问题研究[J].中国音乐,2008(3).
[2]李翃旻.浅谈益阳地花鼓的艺术特征[J].通俗歌曲,2013(10).
[3]胡春光.浅析湖南益阳花鼓戏舞蹈元素运用与传承[J]. 青春岁月,2015(6).
[4王迎.湖南益路花鼓的表演特征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4.
[5]石盼.湖南益阳南县地花鼓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音,2015(4).
[6]罗昕.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特征[D].2014.
[7]王月明.论益阳花鼓戏音乐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8(4).
[8]肖翠.湖南益阳花鼓戏的演唱特点研究[D].2010.
[9]陈卉.浅论南县地花鼓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14).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非遗语境下益阳地花鼓的表演方法及保护与传承研究”(编号:17C03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