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观察
2018-08-16雷书芳
雷书芳
(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河南 新密452370)
作为临床检验的主要手段,生化检验在判断病情、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但是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溶血是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其不仅可以影响患者临床诊断,甚至进一步影响患者治疗[2-4]。溶血可在标本采集、运输及标本处理等过程中出现[5,6],由于溶血生化检验中极为常见,因此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即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75例患者,其中男47例,女28 例,年龄 32~69 岁,平均 41.52±5.31 岁。
1.2 方法 告知患者在抽血前24h内勿食用高脂肪食物,于第2d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排除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将符合前述标准的样本分装在三支采血管中,其中一管按照常规负压慢慢注入血液,为未发生溶血的正常样本,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Beckman-Coulter AU5800)测定所有实验项目。另一管为溶血样本,其具体制作步骤如下:用竹签搅动血块导致溶血,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Beckman-Coulter AU5800)上测定所有实验项目;最后一管为加EDTA钾抗凝剂样本,分别测溶血前和溶血后的Hb浓度。溶血后Hb浓度其具体制作步骤如下:摇动抗凝剂试管导致溶血,然后3000r/min离心8min,呈现有溶血形态时摇匀使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迈瑞BC-5380)检测血红蛋白(Hb)浓度。逐渐加大搅动力度,造成不同程度的两个试管的溶血,分别用(迈瑞BC-5380)测定Hb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生化项目.
1.3 检测方法及待测指标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使用速率法分析;总蛋白(TP)使用双缩脲法;白蛋白(Alb)使用溴甲酚绿法;钾离子(K+)、钠离子(Na+)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三酰甘油(TG)采用酶法;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肌酸激酶(CK)、α-羟基丁酸脱氢酶 (HBDH)采用速率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直接一步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血清Hb浓度与各项目溶血前后差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后的检测结果变化 与溶血前相比,血清 K+、CK、TP、CK-MB、AST、LDH、HBDH在溶血后显著升高,血清Na+在溶血后显著降低(P<0.05),血清 Alb、HDL-C、TG 溶血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 1。
2.2 溶血程度和各项目溶血前后变化值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 Hb 浓度与 TP、AST、CK、CK-MB、HBDH、LDH、K+、Na+等指标溶血前后差值呈显著正相关 性 (r=0.961、0.988、0.984、0.976、0.991、0.992、0.989、0.991,P<0.05),见表 2。
表1 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后的检测结果变化(n=75)
表2 溶血程度和各项目溶血前后变化值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生化检验是临床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生化标本常常出现溶血现象,其对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7]。标本溶血主要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前者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患者,而后者主要是由于抽血速度过快、储血试管不洁净、抽血时试管负压较大、储血试管过度晃动、血液样本接触到表面活性剂等。
本文分别采集75例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各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人为制造出不同程度的溶血现象, 结果显示,K+、CK、TP、CK-MB、AST、LDH 及HBDH溶血前后变化值与溶血程度具有相关性。由此可见,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由上述可知,体外溶血的原因很多,只有针对体外溶血的各个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体外溶血的发生,我们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规范采血操作:采血的静脉血管应尽量明显且弹性良好,禁止在原有疤痕处采集;全程无菌操作;如果使用了抗凝剂,摇匀时不能震荡过度;血管不明显的采血困难患者,不能反复扎针,从而避免血肿继发溶血;压脉带绑扎不宜过紧,抽血速度适中等[8,9]。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导致标本溶血,因此医疗单位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端正护理人员态度的同时提高相应技术,制定详细的规范流程,加强质量控制[10]。③管理好医疗器械:医疗单位应严格把控器械的购买,防止不合格产品应用于临床。④及时总结:溶血现象发生后,检验科人员要及时汇报,并积极分析溶血可能出现的原因,及时总结,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溶血的发生,并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进一步干扰临床诊断和评估病情,因此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相关人员的实验操作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溶血,对于已发生溶血的标本应重新取样,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