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门城墙下,姑苏立秋有魅力
2018-08-16陈佳慧
记者 陈佳慧
关于天气,尽管如今依旧夏日炎炎,但振奋人心的消息还是来了——8月7日,正式立秋。温度不减也没关系,对于讲究节气养生的苏州人来说,生活和饮食的方式要开始调整了。但在繁忙的现代,有多少人还记得立秋后养生的奥秘呢?近日,拙政园历史文化片区(平江街道)相门社区立秋美食嘉年华暨匠心相门“老娘舅”优秀成员表彰活动就为大家揭开了“秘密”。
精致的船点里,是苏州人细致的工匠精神
一场精彩纷呈的嘉年华
8月5日上午9点,运河边的苏州相门城墙广场上,一场与众不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老苏州和小苏州。两天后便是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说到立秋的习俗,一般人只知道“贴秋膘”,其实立秋的习俗多样,而相门社区作为姑苏区的典型古城区社区,文化积淀深厚,面对居民对于文化知识学习和社区生活品质提升越来越高的需求,在立秋时节,相门社区举办了“立秋美食嘉年华”暨匠心相门“老娘舅”优秀成员表彰活动,为辖区居民带来一套高品质的苏式文化大餐。
一杆称,一箩杂粮,是嘉年华的第一个亮点。立秋时节,金风送爽,酷暑渐消,气候将逐渐转凉,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身体正要恢复一下,此时做好养生,祛病延年。为此,特邀健康专家来为居民做专业的秋季养生、调理讲座。并用一杆秤演示一个人每天应摄入多少谷物、蔬菜、蛋白质等能量。
喝着社区送上的绿豆汤,嘉年华和表彰活动正式开始。十位淳朴的姑苏“老娘舅”成为主角,走上舞台,接受了街道领导的颁奖。据了解,“老娘舅”是相门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暖心老娘舅》组建的一支以党员为骨干调解纠纷以及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队伍,分担社区的调解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居民层面。同时在老小区推广环保理念,弘扬新时代正能量。他们的奉献精神,仿佛是这个炎炎夏季里的凉爽清风。
而此时,几位大厨正在舞台一角忙碌着,这次社区邀请了本帮菜厨师烹饪立秋特色美食,并由苏州民俗学会饮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苏州吴门人家饮食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沙佩智现场与居民一起解读“相门秋八鲜”:椒盐慈菇片、荷叶粉蒸肉、蟹斗、鲞鱼桂鱼卷、西施玩月(鱼圆汤)、莲子鸭、水中藏宝、虾饼。
“相门秋八仙”的制作和亮相,一下点燃了活动的热度
除了这八道大菜,现场还展示了苏州船点手工技艺,将“水八仙”用船点手艺演绎呈现,并邀请人们动手尝试,体验传统非遗的魅力,近距离感受工匠技艺。但其中的用意,可不只在一个尝字。这些秋季美食里,还蕴含着平江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它代表的是专注、耐心、坚持、追求极致和完美,苏州代代绵延着精细的手工技艺需要关注和传承。为此,沙佩智以苏州船点手艺为例,向广大居民讲述传统技艺的精巧,学习工匠精神,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
这并不是一次严肃的教学,而是有趣的互动。在品尝美食前,还有苏式灯谜猜“美味”,活动用8组谜语进行互动,让居民感受传统美食文化,猜对的居民即可获得“秋八鲜”美食一道。小小的猜谜活动,大大点燃了活动的热度。
一年细致用心的节令大餐
其实,像这样的节令民俗活动,对于拙政园历史文化片区(平江街道)的居民来说,已经不陌生了。近年来,片区街道一直致力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每当节令到来时,各个社区都会开展贴近生活的民俗活动。
春天,“春风伴我行”系列活动在鼎尚社区展开,活动紧贴春分节气主题,倡导小朋友在春天来临之际亲近大自然,亲近小动物,并且介绍鸡蛋孵化至小鸡的知识,邀请民俗专家向居民介绍节气民俗的相关知识,大家一起立蛋,在社区开展“春风伴我行”风筝制作活动。
立夏,大儒巷社区联合大儒巷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展了儒韵立夏——夏之嬉主题活动,孩子们一起挂蛋、称重、画蛋、斗蛋、画夏。
小满,钮家巷社区党委组织开展了以“小满来自‘夏’的遇见”主题活动,民俗学者为大家讲解《中国二十四节气里的小满》,社区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祛湿元宝茶,之后大家跟随祭祀队伍来到社区小广场,举办了后稷之祭仪式,还在社区三楼文体活动室,以“苦菜”为馅,制作菜团子。此外,相传小满节为蚕神诞辰之日,社区党委书记带领大家在社区微寻访居民大院的桑树和家养的蚕宝宝,感受蚕桑文化。
夏至,拙政园社区举办了“十二道凉面——演绎舌尖上的夏至”活动,并邀请了辖区30位居民来到吴门人家共尝夏至面。
一年四季,姑苏的节气生活总是精彩的,在这里,似乎总有品尝不完的传统美食,享受不完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