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2018-08-15张天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营决策风险防范

张天平

摘要: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特点决定了经营风险属性,只要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就必须对信贷业务风险认识和加以防范,一家银行如果不想经营有风险贷款的话,那早晚要关门大吉。由此可见,研究认识信贷风险,更显得紧迫重要。笔者从信贷决策、体制、机制、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找出商业银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措施,为各家商业银行建立科学、高效的信贷风险经營体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形成;经营决策;风险防范;风险对策

一、决策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一)经营指导思想偏差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高风险型的企业,所以商业银行较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应稳健经营。但一些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较多注重开拓、发展、创新和超越,注重做大做强,而对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做好做强重视不够,信贷经营战略与策略的孕育和出台自然要受规模考核与短期化行为等的影响。

(二)决策信息匮乏

以往是因为对信息的内在价值和信息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认识不足,对决策所需要信息情报的采集、集合、分析、处理和利用等不到位。而在现阶段则缺乏对信息情报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战术指导,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操作,对各类信息缺乏鉴别、筛选能力,对未来经济、金融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测能力薄弱,很难从历史数据中把握发展的趋势。

(三)商业银行领导班子变动导致经营决策变化

有些变化不考虑经营战略、信贷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承继性,使的下属经营管理者无所适从。

(四)责任追究软化

近几年来,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较为注重制度建设,就信贷经营管理方面而言,出台了许多制度和处罚条例。这么多处罚条例,看似很多很严,其实所在的作用不是很大。在追究信贷责任的实际操作中,责任追究远远不及实际损失。

(五)信贷文化缺位

从信贷业务决策者、管理者到具体的经办者,没有牢固确立共同的信贷风险偏好,面对市场难以形成发展的合力,可能过多局限于做技术性变通。

二、体制和机制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一)信贷体制改革不到位

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信贷体制改革过度频繁,缺乏在一个较长的经营实践期的检验和反省,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健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体制的参照,局部性改革和阶段性改革造成信贷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不清晰,始终不能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责权利相统一的信贷经营体制,面对客户的部门太多,职责划分不清,形成信贷管理的重叠和死角。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不牢固

由于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较多的是上下级的行政关系,涉及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经济利益关系没有清晰化、契约化,在不同层面管理不同规模信贷资产的“代理人”,其所得与其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匹配,所得远小于所应承担的责任,有可能弱化其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角色规范,或增加了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个人“寻租”动机。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对称

在信贷营销和贷款投放力方面,激励与责任不匹配,只有责任追究,相关奖励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经办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相关人员信贷营销的积极性。而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只要不涉及索贿受贿,不追究刑事责任,所有的处分作用不大。此外,一些对业务的考核,偏重于存款的考核,在奖金分配中存款考核的权重大于贷款考核的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以贷吸存的动机,弱化着贷后管理。

三、操作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信贷业务操作主体的操作风险是指处在信贷经营过程不同环节及不同岗位上的经办人员因工作责任心差和业务不熟悉等方面的原因而在经办具体的信贷业务时所造成的损失和不确定性。一是责任心不强,使得正常贷款变为风险贷款;二是政策、规则不熟悉。在多极化利益目标和分层管理体制的作用下,银行信贷政策目标多样化,信贷操作性和稳定性;三是客户选择目标缺乏操作性,业务办理效率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结果等于变相丢失市场份额或是加大了重新把客户吸引回来的营销成本。

四、风险防范对策

(一)决策性风险的防范对策

1.确立稳健经营的价值取向。以稳健经营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取向,才能在经营战略、经营策略和信贷政策的决策与制定过程中求真务实,保持战略、策略和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风险经营由外部监管向内部自我控制转变。

2.保持领导班子的稳定。商业银行领导班子的稳定,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世界500强企业的高层经营决策层的变动频率远低于一般企业,尤其是CEO的任职时间较一般企业长三分之一。很多公司的CEO退休后,又担任该公司的监事会主席,以保证经营战略和经营政策的稳定与连续,以“稳健经营”为基点确定长期经营战略,调整经营策略,梳理现有的信贷政策。

3.制订信贷经营的“进入”和“退出”政策。商业银行应对竞争较激烈的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和产品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和科学预测,判断和评估其在未来35年内的总体走势。可应用实物期权法于信贷投资的评估之中,用实物期权理论的核心思想来思考经营战略、经营策略和信贷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确定投资战略、最优投资策略和投资机会的价值时,应根据环境的可变性,寻求一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使用信贷投资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以增强信贷投资决策中的灵活性。

(二) 操作性风险防范对策

由于操作性风险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因此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1.建立一支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防范具体项目的信贷投资风险,关键在于一线从事信贷营销、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等工作的客户经理以及贷款审批人,在于他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和工作投入。商业银行选客户经理的首要标准是人品和职业操守。可根据相应的条件与标准,招聘和选拔综合素养相对高一些的人担任客户经理,用2—3年时间的更替和轮训,逐步建立一支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

2.推行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制,完善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客户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行业,地区等其他因素,确定目标客户,要求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加强与这些客户的联系,实现营销与风险平行作业。要注意由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交流,实现同步认知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这样会大大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

3.培育以稳健经营为内核的信贷文化。自上而下,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强化客户经理和信贷审批人的角色规范意识和对所在行的忠诚意识,指导并帮助其处理好所在行利益与个人利益、所在行利益与客户利益、个人的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个人的正当利益与不当利益、显性利益的得与隐性利益的失等方面的关系。应用马斯洛的丘层次需要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教育和帮助客户经理与信贷审批人,逐步实现信贷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取向、职业行为规范与个人职业行为习惯、岗位工作要求与个人综合素质要求的统一,促使客户经理和信贷审批人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内省和外约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等级。

4.强化信贷工作责任制,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商业信贷文化。严格、明确、公正的责任制,是强化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商业信贷文化的制度保证。首先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责任认定指标体系;其次要对相关责任进行认定,分清主客观原因;最后,要对因主观原因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对因调查评估工作不全面或存在明显偏颇、造成审批延误或决策失误的,因审查不严、不落实贷款条件放贷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以及因贷后疏于管理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要查究有关人员的主观责任;而对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人员给予合理奖励。

参考文献:

[1]陈廷.决策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李怀祖.决策理论导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张明善.风险决策中展望空间及其表示理论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猜你喜欢

经营决策风险防范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