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咸新区三桥新街BRT及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2018-08-15曹立峰

建筑科技与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设计创新功能定位

摘 要:针对该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道路功能定位、景观绿化、交叉节点处理、行人过街设施及其与地铁线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论证方案,对道路功能、景观绿化、BRT等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道路网;功能定位;BRT设计;交叉节点;设计创新

New West Ham New Street Bridge and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BRT

Cao Li-feng,Liu Qin-kun,Li Mo,Yang Hai-bo

(Xi'an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710068)

Abstract: The existing road engineering design functional orientation, landscaping, cross-node processing, pedestrian crossing facilities and subway lines converge with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comparative demonstration program on road features, landscaping, BRT and other design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inquiry. Propos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and the key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Keywords: road network; functional orientation; BRT design; crossover node; design innovation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工程规模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规划范围包括长安区的斗门街道、王寺街道,秦都区的沣东街道,莲湖区的三桥街道、六村堡街道在西安绕城高速路以西部分,总面积达159km2,规划建设用地75km2。地处关中渭河冲积平原,属渭河Ⅰ级阶地。区域内有陇海铁路、西宝高速、绕城高速路、过境高架路、310国道等穿越。规划道路网总体布局以“环路加放射”快速系统为主骨架,并以“方格式路网”为基础,最终形成“两环、四放射、七横、两纵”的道路网格局。

三桥新街属“七横”之一,该项目实施将为西咸经济一体化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对正在开发建设的沣东新城十分重要。道路沿线规划用地以商业金融为主,将成为以商务办公、汽车博览为主的现代都市型商业大街。道路全长5.5km,规划宽度80-100m,工程造价44736.2万元(不含后围寨立交及9座人行过街地道),2011年0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底完成。

1.2道路现状

A段:西起后围寨立交东端,东至现状三桥立交西端,长度1.5km。相交现状道路有双拥路、拥军路、武警路、建章路等。宽度40m,三幅路,现状路面沥青面层厚12cm,结构总厚62cm。地铁1号线正在建设中。沿线单位主要有嘉宝大酒店、68103部队等。沿线三桥村大量房屋(砖混)拆迁已基本完成。

B段:西起绕城高速路,东至后围寨立交西端,长度2.25km。现状道路红线宽100m,四幅路,现状相交道路有绕城高速路、车城西路等。现状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面层厚15cm,结构总厚70cm。2004年建成使用至今。沿线单位及村庄主要有地铁1号线地铁段基地、新店小学、陕西城建技术学院、胡家庄等。道路范围有电杆20根,高压铁塔2座需要迁移。

C段:位于后围寨立交范围,连接A段与B段,长度1.75km。

1.3主要交通问题分析

该工程是连接西安与咸阳的主要通道,是目前西安与咸阳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交通量大,包括货运、客运,交通组成较复杂。A段公交线路有301路、226路、223路、222路等6条。B段公交线路有K606路、K630路、701路、912路、59路等,工程起点为咸阳与西安公交线路转换处,目前交通拥挤,节假日交通高峰期问题严重。随意占道经营,环境较差。服务水平低,特别是A段、C段问题尤为严重。全线无1处立体行人过街设施,安全性较差。以绕城高速路为界,东西两侧分别为两个不同交通管理部門,公共交通缺乏统一协调、调度。严重影响陕西省建立西咸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1.4设计难点

主要有五个方面:

(1)道路功能定位。

(2)与尚航路、过境高架、西宝高速路及西宝疏导线的交叉节点处理方案。

(3)BRT设计及其与地铁1号线的衔接。

(4)行人过街方式的选择。

(5)景观绿化的布置方案。本文具体逐一论述。

2.功能定位及主要交叉节点的处理

2.1功能定位分析

按照按照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分区规划(2010—2020),该道路不仅具有城市主干路的交通功能,还具有其独特的景观功能,可归结为“景观一条道,BRT一条线,地道一条链”。由此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值得探究。

由于历史原因,三桥新街到目前为止是连接西安与咸阳的主要通道,考虑到将打造成独特的景观大道,交通功能宜定义为主干路。随着沣东新城路网的形成,临近道路将起到分流作用,由此将缓解三桥新街目前的交通压力。

该道路具有多功能,在道路设计、规划理论上尚属少见,但由于各种原因,该类问题在道路建设中时常遇到,值得进一步研究。

(1)建西部首条快速公交系统

建成后的三桥新街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BRT快速公交系统是将智能交通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实现轨道式交通服务结合在一起。将三桥新街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为BRT专用车道,其他车辆禁入专用道,提高了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行人通过地下通道实行车外售检票方式,确保快速公交的较高服务水平。建成后将成为西部第一条使用该系统的街道。

(2)建景观大道,营造“街头公园”时尚感

三桥新街将把艺术融入街道建设中,分路段设计不同艺术雕塑,形成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雕塑长廊。同时,为了给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三桥新街将在道路两侧设置座椅、小喷泉、小广场等街头设施,营造“街头公园”的时尚感觉。街道中间设8m宽绿化带,通过行道树、花坛等设置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丰富空间层次。做到“车在路中行,人在绿中游”境界。

图1 道路位置效果图

2.3交叉节点—后围寨互通立交

该立交为四层互通式立交,自上而下分别为分别为尚航路、过境高架-西宝高速、三桥新街。总共包括3条主线:三桥新街、尚航路、过境高架-西宝高速。9条匝道:A匝道、B匝道、C匝道、D匝道、E匝道、F匝道、G匝道、H匝道、I匝道。工程费用54995.1万元(未含C段)。

3.设计方法

3.1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原则

1)机动车道为双向十车道(含BRT车道),辅道内考虑停车。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面,

构成慢性系统。

2)行人过街系统与BRT站点、地铁站点统筹考虑,原则采用地下通道方式。

3)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及人性化措施(如太阳能灯、直饮水点等)。设置专用的自行道,

倡导绿色环保出行。

4)景观绿化以乔木加草坪方式,乔木冠幅大于3.5m。

5)现状旧路面结构暂按全部翻建处理。

(2)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轴载,设计使用年限15年。抗滑标准:路面构造深度TD为0.4~0.6,摆式仪测定F0=(47-50),石料磨光值≥42。路面设计弯沉值:0.201mm。

3.2道路工程设计创新

(1)三桥新街是西咸新区一条重要的主干道,全线设置BRT线路。考虑到该道路做为商业街、景观大道的功能要求,BRT站利用中央分隔带布设中央岛式站台。解决了西咸新区目前存在的大客流难题。

(2)行人过街系统与BRT站点、地铁站点结合为一体,采用地下通道方式。通道内设有商铺、人行传输带。地铁1号线共有3个车站,方便市民可乘公交与地铁的转换。

(3)考虑到该道路重车较多,BRT站内车道在夏季高温,车辆加减速的影响下极易出现车辙等因素,主线机动车道采用三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中面层掺加抗车辙剂,面层采用抗重载、抗剪切能力强的沥青玛蹄脂混凝土(SMA)。

(4)冷再生技术,利用原路面结构材料,减少垃圾外运,有利于环境保护,视现状路面基层具体情况,采用冷再生技术。

(5)该道路两侧为商业性用地,诸如华润二十四城、大明宫、宜家等大型商业城,随着远期商业的发展,停车将成为一项难题,设计中为解决该项问题,在辅道中设置有临时性停车位,以方便停车。

3.3 BRT设计

(1)设置BRT停靠站共5处。BRT站利用中央分隔带布设,选用中央岛式站台。BRT专用车辆选用与其配套的两侧开门、低地板型式。并设置停车场、调度控制等。同时设普通公交停靠站4处,與BRT形成完整的公交运营系统。

(2)BRT车道结构:5mm厚彩色耐磨抗滑薄层(橙色),上面层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凝土(SMA-13)。中面层6cm厚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掺加0.3%抗车辙剂。下面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基层二灰碎石(重量比8:17:75)厚34cm,底基层石灰土(重量比10%)厚30cm,总厚度82cm。

(3)为了减小由于车辆反复启动、刹车而引起的路面车辙并延缓路基反射裂缝的产生,在BRT车站、普通公交车站范围内,上中层沥青混凝土之间各铺设一层自粘式土工玻纤格栅。

3.4景观绿化及照明工程设计

(1)定位、风格及理念

设计风格上采用草坪与高大乔木的整齐阵列组合,结合微地形,塑造道路空间的视觉统一感。通过不同树种的段落分隔搭配,合理划分出道路的功能空间,增强了过往行人的视觉冲击感受,突出整条商业街、景观道的明显特色。采用“城市绿色廊道”、“强上木,重地被,弱中层”的种植设计理念。景观绿化以乔木加草坪方式,道路绿化设计突出上层乔木和地被在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乔木冠幅大于3.5m,在慢行系统形成搭灌成荫之境。

(2)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道路景观设计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中间分隔带要考虑到防眩光栽植;机动车交叉口绿化配植应留有一定的开阔视距,以保证过境交通安全。

2)可观赏性原则:引入行车、行人的动态视觉节奏观念,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结合设计的基本原理、体现景观特色,考虑人行和车行不同速度的景观感受。注重绿化的层次,树种的变化,乔灌草复层组合。体现多层次、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景观效果。

3)低碳、生态性原则:道路景观设计要综合考虑降尘、降噪、遮阴等功能。大量使用乡土树种,根据植物的喜光耐阴的特性不同进行多层次种植,降低后期的维护投资,充分体现景观的生态化。

(3)设计特点及创新

1)在树种的选择上乔木主要采用了胸径为10cm的美国红枫。树型直立向上,茂密丰满,秋季叶片为红色,观赏效果突出,生长速度较快,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用于城市美化和环保价值较高,是目前较理想的行道树、景观树。

2)人行道、休息节点及自行车停车节点铺装统一采用400×400×60mm规格的灰色生态透水砖,节点处做有标识纹样处理。

3)整条道路间隔设有自行车存放点、自动饮水机及现代化的公共设施系统。

4)将建成西北地区首条美国红枫城市街道景观。在秋季整条街道成排的红枫形成特有的红色景观大道。

5)后半夜LED灯自动降功率运行,节约电费。BRT车道采用太阳能路灯。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及人性化措施(太阳能灯、直饮水点等)。

3.5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该工程全线共设地道9座,天桥1座。A段共3座地道,其中1座与地铁1号线三桥站结合,实现交通无缝对接;B段共设4座地道,地铁1号线张家村站待定;C段设1座地道,另有天桥1座与后围寨地铁站结合设置。地道在设置中有多处创新,在西北属首创。

(1)设置特点及创新

1)首次在地道中采用自动人行步道,在出入口设有电梯,利于行人通行。为市民的出行活动创造宜人的步行空间环境。

2)道路两侧设有大型商业城,地道起到连接两侧商业街的交通、商业环境作用。

3)与快速公交站台结合,售票厅放入地下,既节约了地面用地,又满足了快速公交站台的使用要求。

4)地面变配电室放入地道内,避免变配电设备占用地面人行道而影响行人通行和破坏街道景观。

5)地道通风采用机械送排风兼防排烟系统,不同于常规地道自然送排风系统。

6)地道消防采用消火栓+自喷+灭火器综合消防系统,不同于常规地道只放置灭火器。

7)首次运用厚板转换梁结构,地道为框剪结构,计算采用PKPM程序计算。对现状电力、电信采用贝雷梁进行保护。

(2)设计规模及造价

通道净宽10m,两侧布置有设备用房、库房及管理用房。在通道的中间还设有四部自动人行步道,有助行人快速通过地下通道,节省大量时间。在地道内设计有变配电室、消防监控室、通风机房、水泵房等设备、管理用房,及售票厅、公共卫生间等服务用房,既有利于通道人员的管理,又方便了行人使用。

地道连接道路两侧地下商场,平面采用工字型布局,共设5个出入口,其中4个出入口分别位于道路红线以外,中间出入口位于三桥新街道路中心8m宽绿化带上,为地道内消防疏散出口。出入口净宽分别为8m、3m,8m宽出入口设有自动扶梯。地道净高3.5m,采用现浇整体钢筋砼结构。

设备用房与通道、其他设备用房之间均设置了甲级防火门。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地道外防水采用两层防水卷材,外层采用2cm厚SF1自粘防水防护。

覆土厚度5-7m,位于排水管道以下。每1个地道工程费用4600-5000万元,全线地下通道工程费用合计达4.25亿元。

4.结论

(1)三桥新街既具有生活性主干路的交通功能,还具有其独特的景观等功能,设计创新

性较强、难度大,设计理念有待进一步探究。

(2)全线设置BRT线路,解决了未来商业街大客流的问题,在西北首创。

(3)地道在设置中有多处创新,功能齐全,结构难度大。

(4)工程投资大,建设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多。施工工艺及要求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沣渭新区三桥新街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Z].西安,2010-2011.

[2] 曹立峰、张长安、张文.道路工程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市政设施管理,2011(2):11-14.

[3] 曹立峰.西安市三环路快速系统的交通问题研究[J].市政技术,2008(2):19-21.

[4] 王亮、申国朝.郑州市快速公交BRT首期工程設计总结[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 (12):46-51.

猜你喜欢

设计创新功能定位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方城黄石砚石工艺品产业升级途径探讨
研究多感官体验设计理念融入书籍中的积极影响
江西民间竹器物审美形态研究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设计创新初探
创客教育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