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现状探讨

2018-08-15肖启艳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造价

肖启艳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7)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改革。我国建筑行业将技术进行了创新化改革,并在改革的推动下得到了稳健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工业化生产和集成化装配等特点,在如多功能高档写字楼、轻/重工业厂房及现代化办公楼等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得到了诸多运用。

1 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出现了较大的南北差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我国各个地区对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且某些省市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将其地区自主创新的施工经验进行一定程度的保密,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地区装配式建筑技术上的差异。因政府支持力度和研发投入的不同,经济发达的省份和一二线城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较广泛,也相对先进一些。此种技术上的差异给全国统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衡量标准的推广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其次因技术和施工水平限制导致当前装配式建筑造价普遍比现浇结构偏高,房价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了装配式建筑在南北方的发展进程,如南方的环境宜人,资源也比较丰富,人们房产项目投资积极,广州上海等南方一线城市房价基数较高,在此基础上装配式建筑每平米价格提升几百元影响不大,因此其装配式建筑发展较为蓬勃;而北方大部分城市房价本身偏低,装配式建筑每平米价格提升几百元相对其房价基数来说提升较大,人们购买意愿降低,侧面拉缓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此外,南北方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气候的不同也导致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如在防火和保温层的厚度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北方由于冬季气温很低,住宅区更注重于保温的设计,因此采用三明治式的外墙结构来制造房屋;而南方则会更加注重湿度的控制,在墙体设计中往往会增加防潮装置。

这些南北差异,导致了装配式建筑应用在不同的城市区中的办公楼、住宅区以及郊外工厂发挥得作用也不同,它们也要如人类一般入乡随俗,具有地方差异性,这样既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又能促进装备式建筑的科学系统化发展【1】。

2 装配式建筑信息化技术标准的制定发展不足

我国在20世纪末期,就开始针对装配式建筑撰写并通过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相关政策。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计算机程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计算机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建筑信息化在装配式建筑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稀缺和培养的困难性,再加上引入过程中缺失了关键点,衡量标准很难确定,一些关键问题也没有妥善的解决,给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造成了一些困难和限制。

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在确定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衡量标准时,会出现各种各样形式的技术体系,但大都是结合其本地情况的建筑物方案,这就使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出现了各种各样带有地区适应性的版本,全国标准化技术体系的形成需走过一段较长的路。针对这一类问题,我国近几年出台了很多针对装配式建筑技术衡量标准的文案。政府有意形成统一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衡量标准化体系用于指导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设计和施工及验收等方方面面。但结合目前研究成果,建筑信息化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仍在探索阶段,对于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掌握物料需求及其损耗情况以进行及时补充,进而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充分地利用物质质量信息,能够准确而又即刻找到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问题,从而避免工程中发生施工故障。发展装配式建筑,应通过构造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化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工程造价的监控,来彻底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出现的标准化问题【2】。

3 加强建筑施工的合同化管理,确保财产不受损失

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应加强合同化管理,以避免产生财产损失和人身意外,进而造成人财双重伤害。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及时收集和融合合同要求及进行合同管理所需的全部资料,并要妥善保存这些资料,最好交给专人保管,以确保万无一失,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要熟知工程变更时的索赔各项注意事项及需用的相关资料有哪些,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为发生工程或合同变更时提出索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样就能更加方便地把握工程成本的控制,做到利益最大化。

此外,加强施工变更管理显得更为重要,这需要施工监管人员做好变更后续问题的跟进工作,发挥其在岗位上的最大作用。避免因对方公司的设计理念的变更而大幅提升工程造价甚至突破概算。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施工管理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防患于未然,做到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避免风险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变更来增加工程成本。

加强建筑施工的合同化管理,对装配式建筑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可以让其安全性更加有保障,并且还可以降低购买者的资本输出,避免了在装配式建筑构建的过程中有人乱加价的情况[3]。对装配式建筑,我过国政策一直都是以支持和推进为主,从装配式建筑的在各地区所占比例就可以看出来我国的支持力度,并且要求是极高标准的,并且砸炸了巨大的资金和科技投入。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资本市场的需要,也基于绿色建筑发展角度,建筑企业要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既可以不断更新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系统的结构,使之能积极寻求切实可行又具实效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管控效率,使之成本降低;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及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辅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施工成本失控现象产生,最大限度保障建筑企业效益。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造价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工程造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