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8-08-15程绍萍卢雪清杨华富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水位

程绍萍 卢雪清 杨华富

(重庆市勘测院, 重庆 401121)

前言:水文地质是指研究自然界的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及变化规律,通过水文地质研究可以了解某一地域地下水的性质、分布和形成的规律,从而有助于合理利用地下水。然而,在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工作人员极其容易忽略这一问题,导致岩土工程多出现由于地下水而引发的各种事故。所以,深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掌握工程当地地下水的水位升降变化和流量变化等详细数据,是保证地质工程勘查工作效率和效果中必不可少工作之一。

1.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在岩土工程前期所进行的勘察工作中,首先应对该岩土工程周围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重要步骤,一旦存在水文地质问题,后果也相对比较严重。水文地质决定了工程地质的实际状况,在岩土中存在地下水,可能对岩土的稳定性、强度等重要指标产生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岩土的稳固程度。当前的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表面进行勘察,没有深入到地下水水文地质的勘察,这样就无法保障工程勘察的质量,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地下水的危害,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在进行工程勘察前进行系统全面的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2.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

2.1 影响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岩土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将会对该项目中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地基的埋入深度数据应根据工程前期的水文地质勘查资料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出符合该工程项目水文地质情况的合理埋深范围。此外,在对建筑物基础的埋深进行设计时,还应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在对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时,应详细的勘察出地下水的静态水位,并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当地下水的静态水位较低时,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静态水位的上方。但仍有部分地区的地下水静态水位较高,此时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进行选择在合理区间内,并保证其埋深位置低于地下水的水位。此外,在进行建筑物基础施工前,应采用必要的排水手段将建筑物基础范围内的地下水排出,以降低该范围内的地下水位,以确保地下水不会对建筑物的基础造成影响。此外,地下水会对建筑物的地基硬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地下水流经或浸泡地基及周围的土壤时容易产生软化和塌陷等问题;而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后又会出现干裂的问题。

2.2 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经常出现地下水位频繁变化的水文地质现象。地下水水位的高低都会对其上方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土壤的酸度与碱值处在一个平衡值时可以使其稳定性和硬度得到保证。当地下水的水位升高时将会打破土壤的酸碱平衡,溶于地下水中的盐性物质将会对产生一定的腐蚀效果。因此,当地下水与建筑物的基础接触时,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将会降低,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同时,当地下水位上升较大时将会形成积水与暗河,长期的浸泡与冲刷将会引起建筑物出现裂缝塌陷;而当地下水位降低时,将会降低其对建筑物整体的承载力,容易造成建筑物基础的下沉、凹陷等问题。因此,水文地质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2.3 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效果

在地质条件与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地下水的动力循环将处在一种良性的平衡状态之中。当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施工时,这种良性的地下水动力循环的平衡将被其打破,这会为整个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现今,我国人口基础较大,而土地资源却相对有限,这就迫使房地产开发商需要不断增加建筑物层数。随着建筑物层数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物的深度与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对基础周围进行必要的支护,并辅以抽水垂直开挖的方式来降低地下水的水位。这就会对地下水的动力循环产生严重的破坏,也会改变局部的水文地质情况,极易导致空心土壤结构的出现,这就会对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极大的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3.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的特性、水位的升降,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厚度、岩土层的渗透性以及岩土层的渗透系数等。在对水文地质勘察后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报告,同时应重视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地下水和岩土层可能出现的危害,负责过程施工的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制订出可行性高的施工方案,以降低或完全消除地下水对于工程质量与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3.2 加强水理特性的研究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水理特性是指地下水和岩土层之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水理特性通常分为溶水性、渗水性以及存水性等三种类型,这些特性都与岩土的不同形态特征息息相关。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对地下水的抽样检测。通常情况下分别在所勘察地区的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抽取,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勘察时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地下水随时随地做抽样检测。此外,还应根据岩土层的埋深不同以及含水层的差异性来对地下水的类型进行区分。

3.3 加强现场监测

对勘察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是保证地质勘查工程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防止水文地质问题对拟建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关键措施。因此,勘察单位应对勘察现场的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测。在对地质水文进行状态监测的时候,应该明确监测目的,建立相应的监测标准和地质水文在进行地下水调查的过程中,勘察人员要明确调查目的,并建立调查标准,便于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

3.4 加强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

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提升水文地质勘察质量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随着各类新型勘察技术不断的推广与应用,加之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的提升,使得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这一时代背景支架,应不断加大对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投入,如建立工程、天文、地理等学科共通的信息服务平台,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建立指标数据化管理的服务系统等。此外,由于各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实际所采用的勘察方法不尽相同。为提升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应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并选用先进的勘察设备进行勘察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核心问题,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勘察人员应结合勘察地区与勘察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根对勘察结果进行整理,从而为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提供必要的依据,进而消除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所造成的危害,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与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水位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基于MFAC-PID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